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资源包(1)

文档属性

名称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资源包(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9-20 16:21:00

文档简介

22.2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双基演练
1.一个多边形有70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有________条边.
2.九年级(3)班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全组共互赠了240本图书,如果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x(x+1)=240 B.x(x-1)=240
C.2x(x+1)=240 D.x(x+1)=240
3.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 ).
A.12人 B.18人 C.9人 D.10人
4.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若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人,那么可列方程为 .
5.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能力提升
6、,和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方式“分裂”成2个、3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也能按此规律进行“分裂”,则“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是( )
A、41 B、39
C、31 D、29
7.某商店将甲、乙两种糖果混合运算,并按以下公式确定混合糖果的单价:单价=(元/千克),其中m1,m2分别为甲、乙两种糖果的重量(千克),a1,a2分别为甲、乙两种糖果的单价(元/千克).已知a1=20元/千克,a2=16元/千克,现将10千克乙种糖果和一箱甲种糖果混合(搅拌均匀)销售,售出5千克后,又在混合糖果中加入5千克乙种糖果,再出售时混合糖果的单价为17.5元/千克,问这箱甲种糖果有多少千克?
聚焦中考
8.(2008.福建南平市)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
A.8人 B.9人 C.10人 D.11人
9.(2008年聊城市)如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第8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 )
A.54个 B.90个 C.102个 D.114个
答案:
1.10  2.B   3。C  4.1+x+x(1+x)=121
5.设x个球队参加了比赛,x(x-1)=15,解得:x1=6,x2=-5(舍去),
答:有6个队参加了比赛.
6.A
2.分析:通过混合糖果计算方法,单价=,可以看出,混合前糖果的总价=混合后糖果的总价.如果设出这箱甲种糖果的质量为x千克,实际上就是x千克甲种糖果和15千克(先10千克后5千克)乙种糖果混合后出售,只不过混合过程稍复杂了点,先x千克甲种糖果与10千克乙种糖果混合出售5千克,此时销售价=元/千克,再加入5千克乙种糖果,此时销售价=17.5元/千克,而总质量是(x+10)-5+5=(x+10)千克.
解:设这箱甲种糖果重x千克,则
20x+(10+5)×16=×5+(x+10)×17.5.
去分母整理,得x2-4x-60=0,
解得x1=10,x2=-6.
经检验,x1,x2都是原方程的根,但x2=-6不合题意,舍去,∴x=10.
答:这箱甲种糖果重10千克.
1.B   2 B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决传播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数学思考
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解决问题
 通过解决传播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重难点、关键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有关传播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传播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关键: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传播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问题】
下表是某一周甲、乙两种股票每天每股的收盘价(收盘价:股票每天交易结果时的价格):
星期






12元
12.5元
12.9元
12.45元
12.75元

13.5元
13.3元
13.9元
13.4元
13.75元
某人在这周内持有若干甲、乙两种股票,若按照两种股票每天的收盘价计算(不计手续费、税费等),则在他帐户上,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多少股?
老师点评分析:一般用直接设元,即问什么就设什么,即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由于从表中知道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因此,两种股票当天的帐户总数就是x或y乘以相应的每天每股的收盘价,再根据已知的等量关系;星期二比星期一增加200元,星期三比星期二增加1300元,便可列出等式.
解:设这人持有的甲、乙股票各x、y张.
则 解得
答:(略)
【思考】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
【活动方略】
教师演示课件,给出题目.
学生口答,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
复习列方程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为继续学习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解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探索新知
【问题情境】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分析】
(1)本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如何理解“两轮传染”?
(3)如何利用已知的数量关系选取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4)能否把方程列得更简单,怎样理解?
(5)解方程并得出结论,对比几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解答】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依题意第一轮传染后有x+1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后有x(1+x)人患了流感。于是可列方程:
1+x+x(1+x)=121
解方程得 x1=10,  x2=-12(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
【思考】
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活动方略】
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分组,分别按问题(3)中所列的方程来解答,选代表展示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过程和应注意问题.
【设计意图】
使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传播问题,验证多种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解题过程的对比,体会对已知数量关系的适当变形对解题的影响,丰富解题经验.
反馈练习
1.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同学,那么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x(x+1)=182 B.x(x-1)=182
C.2x(x+1)=182 D.x(1-x)=182×2
2.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 ).
A.12人 B.18人 C.9人 D.10人
  【活动方略】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教师巡视、指导,并选取两名学生上台书写解答过程(或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应用拓展
例1:参加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两次比赛(双循环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了比赛?
例2: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了一次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几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分析】
两题中有哪些数量关系?
(2)由这些数量关系还能得到什么新的结论?你想如何利用这些数量关系?为什么?如何列方程?
(3)对比两题,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活动方略】
教师活动:操作投影,将例题显示,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讨论解答。
【设计意图】
进一步提升学生在活动1中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充分体会传播问题,培养学生对传播问题的解题能力。
小结作业
1.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
本节课应掌握:
用“传播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2.作业:教材P53,习题22.3第1、2、6题,P58,复习题22第6题.
 【活动方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学生反思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通过课外作业,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内化知识。
课件17张PPT。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主  页学习方式说明
按顺序学习,可利用鼠标控制进程。
从右侧或上方导航栏中选择内容,进行学习。
电子教案可查看配套教案,课后练习可查看配套练习(含答案)。
目标呈现教材分析复习引入探索新知  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探索新知探索新知如果按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 反馈练习拓展提高拓展提高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小结作业教材P53,习题22.3第6题,P58,复习题22第6题小结作业双基演练 能力提升聚焦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