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1 11:2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校对(jiào)   迥乎不同(jiǒnɡ)   气冲斗牛(dǒu)
B.气氛(fèn) 硕果(shuò)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C.挚友(zhì) 滑稽(jì)     目不窥园(kuī) 鲜为人知(xiǎn)
D.卓越(zhuó) 澎湃(bài)    家喻户晓(yù) 深恶痛绝(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奠基  谣言  鞠躬尽粹  当之无愧
B.深宵  典籍  沥尽心血  慷慨淋漓
C.咳嗽  薪金  心不在焉  妇儒皆知
D.秩序  宰割  群蚁排衙  锋芒必露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是需要奋斗的,只有你奋斗了,失败后才会当之无愧。
B.吉林以其千年积雪的长白山而闻名全国,而长白山天池的壮观景色也是家喻户晓。
C.他虽然取得了成功,得到了众人的赞许与羡慕,然而其背后的辛酸故事却鲜为人知。
D.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四川省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C.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D.“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它不仅是各国文明的文化交流之路,也是沿线各国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鲁迅先生的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
②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
③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
④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
⑤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贞不贰、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
⑥所以,在我们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④③①⑤⑥
C.②④①③⑤⑥ D.④①③⑤⑥②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厅长让我去请负责的老师来参加会议。我在办公室见到了负责老师莫老师,说:“莫老师,厅长请您去开会。”
B.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同学,一天下课后,他问一位年纪很大的教授:“您今年几岁了?”
C.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足下做主了!”
D.我寒假回南方过年,返校后遇到一位同事,交谈中他知我返乡过年,于是客气地问起我父亲的情况说:“家父身体可好?”
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她不仅是朋友,她将把她的一生交给他,两个地狱中的人将要抹去泪珠而含着笑携手前进。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小福子不用说话就能感动他。他对曹先生说了真实的话,他将要对小福子说些更知心的话,跟谁也不能说的话都可以对她说。
(1)以上文段选自《 》,文中的“他”是指 。
(2)联系相关情节,谈谈小福子的死对“他”产生的影响。
9.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你所在的班级组织开展“走近杰出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你会以怎样的开场白揭开活动的序幕?(100字左右)
(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下列对联。
上联:闻一多
下联:周树人以笔为枪救中国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曰:“此未足为我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嘉佑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持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第。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但当涉猎       涉猎:
(2)即更刮目相待 更:
(3)与二子轼、辙至京师 至:
(4)父子名动京师 名:
11.请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两处)
(1)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
(2)父子名动京师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此未足为我学也。
13.吕蒙和苏洵的学习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14.古代名人苦读的故事很多,请你再写出两个。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5.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说说开头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袁隆平改稿
郝 安
①民谚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当年,80 多岁的邓小平夹着一支烟,摇着头,抿着嘴说,中国农村改革,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第一次见到袁隆平,是他 75 岁的时候,我跟他说了这句大实话,袁隆平也夹着一支烟,也摇着头,也抿着嘴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一点点”。
②再一次见到袁隆平,是 8 年之后的 2013 年 1 月。他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宽额头,小平头,古铜色的脸;依然是红格子棉布衬衫,深色休闲裤;依然是精神爽朗,睿智逼人,举手投足一点都不像个 80 多岁的老人。
③一见面,老人同几年前一样,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包红色中华烟。
④这次来,我们带着清样,是请袁隆平审定有关他的一篇文稿。就是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袁隆平戒烟了。“难道又‘复辟’了?”我说出自己的疑问,袁老乐呵呵笑着,打开烟盒,抽出一支烟:“告诉大家,我已经正式戒烟 64 天了。这个是给客人抽的。”他举着烟,挨个儿问抽不抽。而后才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稿,竟不带老花镜。少顷,听他说:“梦见的是谷粒像花生米那样大,不是花生那样大,哪有那么大,这个‘米’字丢不得。”边说边拿起笔在“花生”后工工整整地加了一个“米”字。“这个字也不确切,”一直低头看稿的袁隆平抬起头,“我梦见的是自己躺在稻穗下乘凉,说躺在‘水稻’下面不准确。”
⑤一般情况下,名家、领导的文稿大都经过层层把关,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审看大样,不过走一个程序,签字画圈甚而点头即可。袁隆平却没有这样。他看稿时,竟像小学生对待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改正的这几个字无论语义还是修辞都恰到好处。我心头悄然一颤。上面说的袁隆平做的这个梦,大凡采访过袁隆平、写过杂交水稻的都熟悉,都描述过,我也在《见到袁隆平》这篇文章中用过。回来后一翻检,大报小报、长稿短稿居然都是说“袁隆平梦见的谷粒像花生那样大”“在水稻下面乘凉”。不觉赧颜,随后分明感到一种常人很难有的精神从袁隆平改稿时那如同雕塑般的身体里溢出,充盈在我的四周。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是科学家对待事业的那种一丝不苟,是圣教徒对待经典的那种敬畏虔诚。
⑥我又想起上次袁老为我们题字的一个细节。他一笔一画地写着,老人是读老书的,不习惯简化字,当写到“读者”的“读”字时,看他停笔思索,我们提醒是“讠”字旁加“卖”,他将信将疑,硬要查字典看简化了的这个字到底是怎么个写法。
⑦论名气,袁隆平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动天下;论学问,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满腹才学,建树丰硕;论经历、意志和信念,可谓风霜雨雪,九死而不悔,硬是从一条坎坷的泥巴路,一直走到脚下铺满红地毯;论贡献,为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成绩功劳响当当。就是这样一个人,阅改一份不满 3 000 字的文稿、为题写几个字而正襟危坐,如此仔细到近乎苛刻,一点都不含糊。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1.第④段中加点的 “复辟” 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2.本文主要写袁隆平,第⑤段为什么要写“一般情况下的名家、领导”呢?
2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写自己生活中的事,有真情实感;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1、A 2.B 3.A 4.B 5.C 6.C 7.A
8、(1)《骆驼祥子》 祥子
(2)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破灭。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沦为“城市垃圾”。
9、(1)【示例】同学们,大家好!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会涌现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身上有睿智、有坚持、有勤奋……这些闪光点值得我们尊敬与学习。今天,我们开展“走近杰出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参加。
(2)【示例】激情演讲骂特务
10、(1)粗略地阅读 (2)重新 (3)到 (4)名声
11. (1)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
(2)父子/名动/京师
12. (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托。
(2)这不值得作为我学习的内容。
13. 【示例】学习不分早晚,只要认真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14.【示例】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
15.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16.前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后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什么。
17.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3分)。
18.开门见山,照应题目,通过对比,突出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引起下文。
19.第一问:他的卓越、伟大、言行一致,是始终如一的。第二问:闻一多先生面对强大的敌人英勇无畏,他用行动感染了后人,他用言行一致教育了后人,他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感动着后人,教育着后人。
20.袁隆平精心为“我”改稿。
21. “复辟”原指被推翻的统治者复位或被消灭的制度复活,这里指戒烟后又开始抽烟,如此戏称也说明作者与袁隆平交流的气氛是轻松活泼的,从侧面表现了袁隆平的平易近人。
22.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将一般情况下的名家、领导走程序看文稿和袁隆平像小学生对待自己的功课一样严谨认真地看稿子的情况对比,突出袁隆平做事的严谨认真。
23.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袁隆平是一个享誉世界、建树丰硕、执着不悔、贡献卓越的人,突出表现了其阅改一份不满3 000字的文稿、题写几个字时仔细到近乎苛刻的可贵品质,反映了他一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