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6 09: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水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 )。
A.食盐 B.沙子 C.红糖
2.冬天的自来水管容易被冻破裂,这个现象说明水结冰后( )。
A.体积会变大 B.体积会变小 C.体积不会变
3.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C.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怎样测量一场雪的降水呢?正确的做法是( )。
A.根据降雪的厚度来测量 B.等雪融化后再测量 C.都可以
5.在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中,下列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B. C.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B.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C.露是液态的水,雾是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7.木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木料使用时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燃烧木柴取暖 B.用木头来做课桌
C.用大圆木做独木舟
8.用湿抹布擦黑板,水迹很快不见了,是因为( )。
A.水蒸发了 B.水被黑板吸收了 C.水流到地上了
9.在“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子中,盒外蚊香的烟会( )。
A.竖直向上升 B.进入盒子中 C.向四面八方飘
10.下列方法中,糖块溶解得最快的是( )。
A.10℃,不搅拌B.30℃,搅拌 C.50℃,搅拌
11.果果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在加入食盐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食盐颗粒没有溶解,这是因为( )。
A.食盐的颗粒太大
B.搅拌得还不够
C.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12.“我们来做热气球”实验中,我们需要一个纸筒,它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塑料袋着火 B.聚集热量 C.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
13.在自然界中,某地受太阳曝晒后,空气受热膨胀 后上升,周围的空气就会填补过来,这样空气就流动起来,形成了 。
14.在使用酒精灯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需要使用 点燃,用 盖灭酒精灯。
15. 和 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16.体积相同的空气、水和石头相比较, 最轻。
17.我们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 在水中。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
18.空气占据 ,压缩的空气具有 。
三、判断题
19.读温度时,把“-10℃”读作“零下十摄氏度”。( )
20.熄灭酒精灯时,绝对不能用嘴吹。( )
21.冰是很冷的,0℃的冰已经没有温度了。( )
22.空气能溶解在水中,水中的动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
23.水蒸气是水的一种形式,而空气是干燥的,因此空气中不可能有水蒸气。( )
24.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早晨的温度比中午低。( )
四、连线题
25.连线题。
水温计 使烧杯受热均匀
石棉网 测量物体质量
小天平 测量风向
风向标 测量降雨量
雨量器 分离盐、沙混合物
滤纸 测量水温
五、简答题
26.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7.你知道哪些有关天气的谚语或俗话?(至少写三个)
28.请你简单说一说孔明灯能够升空的原因。
29.请你说出三种温度计,并说出它们的用途。
六、实验题
30.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代的孔明灯多用于祈福许愿,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放飞。
1.我们曾做过“热气球”的实验,根据看过的放孔明灯的视频,来推测孔明灯的变化。
(1)放飞时,撑开孔明灯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发现灯体鼓起来了,这说明空气能 。
(2)点燃灯体下方的燃料球,过一会儿,手能感觉到灯壁变得越来越 ,灯体鼓得越来越 ,这说明空气具有 的性质。
(3)感觉灯的质量慢慢变 了,当我们的手感受到灯体有向 (填“上”或“下”)的力后,松开手,孔明灯会慢慢升到空中。
(4)当孔明灯的燃料用完熄灭后,灯体里的空气会变 (填“冷”或“热”),孔明灯会落下来。
2.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空气受热后会 ,受冷后会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食盐、砂糖、高锰酸钾、味精放入水中后,会形成稳定均匀的溶液,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说明它们是溶解在水中了。沙放入水中会沉淀,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说明它们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
2.A
【详解】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就会结成冰。自来水管里的水在寒冷的冬天容易结冰,造成自来水管破裂,这个现象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3.C
【详解】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医疗,科研等。酒精易燃、易挥发,在使用中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操作。加热时用外焰加热是正确的,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和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都是错误的做法。
4.B
【详解】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降雪量的测量与降水量测量略有不同,发生降雪时,须将雨量器的承雨器换成承雪口,取走储水器(直接用雨量器外筒接收降雪)。观察时将接收的固体降水取回室内,待融化后取量。
5.C
【详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选项A、B的操作不正确。
6.C
【详解】雾是由水蒸气在高空遇冷而形成的小水珠,因此雾实际上是液态的水。
7.A
【详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木柴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木头来做课桌和用大圆木做独木舟都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8.A
【详解】蒸发是水在平常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根据对水的蒸发的认识,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水干了,这是水的蒸发现象。
9.B
【详解】空气受热之后,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周围的冷空气之上。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在“风的成因”模拟实验中,点燃蜡烛并放到盒子中,盒外蚊香的烟会进入盒子中,盒子里空气受热之后,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所以盒子外的空气需要补充进来,所以B符合题意。
10.C
【详解】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是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图中三个烧杯中,糖的大小相同,C的温度高、搅拌的溶解得快。
11.C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充分搅拌后发现还有部分食盐没有溶解,这是因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溶液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12.C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升。热气球就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升空的。热气球实验中材料纸筒的作用是用纸筒罩住蜡烛可以防止塑料袋变形、着火、聚集热量。
13. 变轻 风
【详解】自然界中,被太阳照射的地方温度高,没被照射的地方温度低。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后上升,温度低的冷空气过来补充,空气不停地流动,风便形成了。在实验中,当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便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14. 火柴 灯帽
【详解】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2.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使用时灯帽打不开。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4.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5.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
15. 水 空气
【详解】水和空气,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两种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动物、植物和我们人类。
16.空气
【解析】略
17. 溶解 不同
【详解】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溶解。把红糖、食盐放入水中,它们会慢慢消失,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说明它们能在水中溶解。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的量不同,说明它们的溶解能力不同。
18. 空间 弹性
【详解】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会流动。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19.√
【详解】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根据对温度读写的认识,零下十摄氏度、写作-10℃。故题干说法正确。
20.√
【详解】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将火焰盖灭,而且应该盖两次,确保火焰不会再着起来,也可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21.×
【详解】0℃也是温度。
22.√
【详解】水中的动物同样需要空气,比如鱼类的鳃能够过滤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完成呼吸,它不停地张合,是在呼吸。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23.×
【解析】略
24.√
【详解】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即14时的气温最高,早晨的温度比中午低。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水温计的作用是测量水温;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受热均匀;小天平的作用是测量物体质量;风向标的作用是测量风向;雨量器的作用是测量降雨量;滤纸的作用是分离盐、沙混合物。
26.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
【解析】略
27.燕子低飞要落雨;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详解】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有经验的人能从动物,植物的行为变化中总结出天气的变化。生物也能预报天气,如蚂蚁搬家必有雨下;泥鳅在雷雨到来前常常显示得焦躁不安;每当午后或傍晚看到燕子三五成群低飞时人们会说,燕子低飞天要下雨。
28.孔明灯的下方有一团火,能够持续加热孔明灯内部的空气,空气受热后,就会使孔明灯升上天空。
【解析】略
29.气温计:测量空气的温度。体温计:测量身体的温度。水温计:测量水的温度。
【解析】略
30. 流动 热 大 受热膨胀 轻 上 冷 膨胀 缩小
【详解】1.我们曾做过“热气球”的实验,根据看过的放孔明灯的视频,来推测孔明灯的变化。
(1)做“热气球”的实验时,放飞孔明灯时,撑开孔明灯袋口,在空中来回挥动几下,发现灯体鼓起来了,这说明空气能流动,空气被装进了袋子。
(2)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特征,点燃灯体下方的燃料球,燃料球燃烧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量,过一会儿,手能感觉到灯壁变得越来越热,灯体鼓得越来越大,这说明空气具有受热膨胀的性质。
(3)加热一段时间后,手会感觉灯的质量慢慢变轻了,当我们的手感受到灯体有向上的力后,松开手,孔明灯会慢慢升到空中。
(4)当孔明灯的燃料用完熄灭后,灯体里的空气会变冷,温度降低,体积变小,此时孔明灯会落下来。
2.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受冷后会收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