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6 09:0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恐龙属于( )。
A.爬行动物 B.哺乳动物 C.两栖动物
2.达尔文写成的巨著是( )。
A.《自然选择》 B.《物种起源》 C.《昆虫记》
3.下列生物属于“活化石”的是( )。
A.中华鲟 B.狗熊 C.柳树
4.鸟的祖先是( )。
A.始祖鸟 B.恐龙 C.野鸡
5.现代马的进化过程是( )。
A.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B.始祖马→中新马→渐新马→现代马
C.渐新马→始祖马→中新马→现代马
6.下列关于化石的科学价值,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化石可以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
B.用化石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学说
C.用化石可以证明人猿不同祖
7.根据化石观察,食草恐龙特点是( )。
A.牙齿尖锐锋利 B.牙齿平齐 C.牙齿参差不齐
8.和鱼龙最相似的现存生物是( )。
A.海豚 B.鳄鱼 C.鸟类
9.恐龙的繁殖方式是( )。
A.胎生 B.卵生 C.卵胎生
10.下列生物不是活化石的是( )。
A.鲎 B.松树 C.银杏
11.关于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恐龙化石非常坚硬,所以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担心受到损坏
B.发掘恐龙化石时,科学家会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C.发掘、清理恐龙化石需要很多人,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12.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 )。
A.水杉是一种活着的化石
B.水杉树的寿命跟化石一样长
C.现代水杉与数千万年前的水杉相比,变化不大
二、填空题
13.有些生物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被称为 。
14.电影里的恐龙都是基于恐龙 的研究基础上模拟复原出来的。
15.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生物 、 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16.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鸟类是由 演化而来的这一科学假说。
17.根据化石,科学家发现马经历了 、 、 、 的进化过程。
18.被称为“活化石”的有 和 等。
三、判断题
19.食肉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猎物。( )
20.恐龙有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
21.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假说。( )
22.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没有其他生物化石。( )
23.恐龙的发现是考古学家利用化石通过电脑人工合成还原成的。 ( )
24.所有的恐龙形象都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 )
四、简答题
25.根据图示,解释什么是自然选择?
26.说一说恐龙是怎样被发现的?
27.印度洋南部有一个岛屿上经常刮暴风,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你能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吗?
28.达尔文在环球考查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在这样的海岛上不适合飞行,同时岛上的花草树木都很低矮,有的甚至贴着地面生长,而这里的昆虫有的有强翅,有的有残翅,有的无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解释为什么岛上植物矮小甚至贴地生长?
(2)海岛上有强翅的昆虫容易活下去还是有残翅或无翅的昆虫容易活下去?为什么?
五、综合题
29.给下面的5种恐龙找出对应的化石模型。

① ② ③

④ ⑤
(1)三角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 ;
(2)霸王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 ;
(3)似鸡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 ;
(4)梁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 ;
(5)剑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身体表面有鳞和甲,肚皮贴地爬行的是爬行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的是两栖动物;体表有毛,胎生,吃奶长大的属于哺乳动物。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2.B
【详解】《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它说明物种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3.A
【详解】化石是人类认识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如:大熊猫、银杏、螳螂、白鳍豚、水杉、中华鲟等。狗熊、柳树不属于活化石。
4.B
【详解】恐龙主要出现在中生代时期,它们大多数都具有矫健的四肢、庞大的身躯和长长的尾巴,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开阔地带或森林地带。鸟的祖先是恐龙。
5.A
【详解】生物进化规律:生活环境从水生到陆生,生物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现在的马是由始祖马进化而来的。始祖马出现在6500万年前,马的进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始祖马(5000万年前)进化到渐新马(3500万年前),到中新马(1500万年前),到现代马。
6.C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科学家可以用化石可以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用化石可以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用化石可以证明人猿同祖。
7.B
【详解】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遗骸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根据化石观察,食草恐龙牙齿平整,食肉恐龙牙齿尖锐锋利。
8.B
【详解】鱼龙是1.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与鳄鱼相似,不是鸟类;海豚是哺乳动物。
9.B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恐龙的繁殖方式是卵生。
10.B
【详解】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我国现在还存在的银杏、秀山恐鲎等生物几千万年甚至亿年后还是老样子,与原来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被称为活化石。松树不是活化石。B符合题意。
11.A
【详解】科学家对恐龙化石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挖掘恐龙化石到复原化石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很多的人。科学家在发现了恐龙化石之后,要先将其表面的泥土除去,保持化石表面的整洁,然后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所以,即使恐龙化石非常坚硬,在运输过程中也会担心受到损坏,因为得来太不容易了。
12.C
【详解】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远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水杉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历史悠久,现代水杉与古代水杉相比,变化不大,与它们同期的动植物早就灭绝了,而且树形美观,具有很好的观赏和研究价值,C是正确的选项。
13.活化石
【详解】有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像大熊猫、银杏、白鳍豚、蟑螂等,我们形象的称它们为活化石。
14.化石
【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电影里的恐龙都是基于恐龙化石的研究基础上模拟复原出来的。
15. 遗体 遗物
【详解】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头、外壳、叶子、脚印等.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16.恐龙
【详解】中华龙鸟的头骨低而长,脑颅较小,有明显的眶后骨;牙齿侧扁呈刀状,边缘具有锯齿形的构造;腰带骨的耻骨粗壮并向前延伸;尾椎骨数超过50个,以上这些都是兽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同时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具有从恐龙到鸟类的过渡特征,因此中华龙鸟化石作为证据资料,充分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假说。
17. 始祖马 渐新马 中新马 现代马
【详解】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化石记录表明,从始祖马带现代马的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分支,但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大都灭绝了,只剩下现代马这一支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根据对马的进化的认识,所有的信息都是依据对化石的研究得来的,马的进化顺序是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现代马。
18. 银杏 银杏树
【详解】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现存的一些古老的生物种类。“活化石”生物有:大熊猫、银杏、白鳍豚。
19.√
【详解】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食肉恐龙的牙齿尖锐锋利,适合撕咬猎物。题目观点正确。
20.√
【详解】恐龙比人美在地球上出现约早几千万年。这已经通过在世界各地发掘出来的化石得到了证实。恐龙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体形巨大,重可达50吨,长可达30米,利用四足或后足行走。
21.√
【详解】中华龙鸟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嘴里有牙齿,尾椎很长。同时,它从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像羽毛一样的东西。从中华龙鸟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正明了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科学假说。
22.×
【详解】我们可以通过化石了解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等。
【点睛】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3.×
【详解】发现恐龙化石后,要细致、准确的挖掘,然后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包装好化石后,进行运输,拿回实验室再仔细清理恐龙化石,把化石还原成一具具完整的恐龙骨架。
24.√
【详解】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所有栩栩如生的恐龙形象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来的。题目说法正确。
25.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详解】自然选择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26.古生物学家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骨骼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并还原成完正的恐龙骨架,再还原成恐龙原型。
【详解】1822年,英国医生曼特尔发现了一些不知名的古生物牙齿和骨骼的化石。后来,类似的化石又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陆续被发掘出来。古生物学家经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类人们从未见过的爬行动物。1842年,英国的古生物学家欧文给它们起了一个总的名称--恐龙,古生物学家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骨骼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并还原成完正的恐龙骨架,再还原成恐龙原型。
27.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就,就形成了这种现象。
【详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岛屿上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只有哪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就形成了这种现象。
28.(1)答:矮小的植物,蒸腾作用较小,保水能力强,还不易被风折断,有利于生存;经长期自然选择后,岛上植物均是矮小的。
(2)答: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容易活下去。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强翅能飞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机会多。
【详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岛屿上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岛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只有哪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积累下来,就形成了这种现象。
(2)由于海岛上经常刮大风,那些有翅能飞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29. ② ④ ③ ⑤ ①
【详解】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分析图片可知,三角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②;霸王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④;似鸡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③;梁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⑤;剑龙图片对应的化石模型序号是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