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26 09:0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关于铁与铁锈,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锈是蓝色的 B.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C.避免皮肤与铁锈直接接触
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下列液体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食盐水
3.下列属于人工干预产生的生物是( )。
A.四叶草 B.玉米 C.彩椒
4.“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说明生物具有( )。
A.变异的特征 B.遗传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双重特征
5.将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混合,我们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有气泡产生 B.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C.杯中液体变浑浊
6.科学家在研究化石时,用( )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A.扫帚 B.刷子 C.抹布
7.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自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是( )。
A.卡西尼号 B.旅行者号 C.好奇号
8.电灯是美国人( )发明的。
A.爱因斯坦 B.爱迪生 C.牛顿
9.冲出地球的困难有很多,对此描述错误的是?( )
A.物体速度达到7.9米/秒,就能冲出地球
B.人类利用火箭实现了冲出地球的梦想
C.冲出地球的主要困难是要有足够大的速度
10.在遗传现象中,“有无耳垂”属于( )。
A.行为方式 B.生理特点 C.形态结构
11.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产生气泡,需加入( )。
A.自来水 B.橘子汁 C.白开蚪湍璃仓
12.小刚家的牵牛花开出粉红色的小喇叭花,第二年它的种子长大后开出的花会是( )。
A.粉红色的大喇叭花 B.紫色的小喇叭花 C.粉红色的小喇叭花
二、填空题
13.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 浇灌的栽培方法。
14.农民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种植,所遵循的是生物的 规律。
15.除了杂交技术,采用 或 的方法,也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
16.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有 、 、 等。
17.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颗 、 、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
1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 的变化,没有产生 ,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 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 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
三、判断题
19.父母的坏习惯也会遗传到子女身上。( )
20.人造肥料并不能提高水稻的产量,而且会使土壤变得贫瘠。( )
21.恐龙有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 )
22.现代的蟑螂与化石中的蟑螂有明显的变化。( )
23.人造肥料提高农作物产量,一般以固态形式存在。( )
24.二氧化碳气体能让蜡烛熄灭,我们可以用它来灭火。( )
四、连线题
25.连线。
长期在户外工作导致皮肤变黑
肤色正常的父母生出白化病的孩子 可遗传的变异
因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高茎豌豆种子长成低茎豌豆
小狗母亲因受伤残缺的腿 不可遗传的变异
五、简答题
26.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一半是黑色,如果白色的羊毛好卖,你会怎样做?这样的结果如何?
27.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怎样防止家中铁制品生锈。请至少说出四个防护措施
2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下面的两种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
(1)水烧开后冒气泡。
(2)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冒气泡。
29.举例说说你知道的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至少三种)
六、实验题
30.某小组同学像科学家那样研究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问题: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
实验假设: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方法:
(1)用集气瓶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往瓶中插入燃烧的细木条,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瓶中的气体沿杯壁倒入点燃了两支蜡烛的烧杯(如图),观察发生的现象。
(3)将产生的气体倒入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透明玻璃杯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现象:
(1)把瓶中的气体倒入烧杯(如图),观察到 。
(2)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
实验分析和实验结论:
(1)产生的气体不支持 ,比空气 ,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这种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铁锈是蓝色的,错误;铁锈是褐色的;
B.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错误;铁和铁锈是不同的两种物质;
C.避免皮肤与铁锈直接接触,正确。
2.B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会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
B.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B正确;
C.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钠发生反应,故C错误。
3.C
【详解】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质,杂交水稻、太空椒、无籽西瓜都是人工变异的产品。分析选项中,彩椒属于人工干预产生的生物;四叶草、玉米是自然变异产生的,不属于人工参与的生物。
4.B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等都是遗传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所以B符合题意。
5.A
【详解】把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我们能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说明这个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不能直接观察到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才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6.B
【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古生物活动所留下的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科学家在研究化石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7.B
【详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经过了漫长的历程,从古到今,没有间断。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它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及其各自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8.B
【详解】电灯是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爱迪生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其中主要包括电灯、电车、电影、发电机、电动机、电话机、留声机、创造年表、投票计数器、印刷机、声波分析谐振器 、同步发报机、蜡纸油印机、碳阻送话机、碳化棉丝白炽灯、镍铁碱性蓄电池、活动电影放映机、爱迪生式选矿机、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等。
9.A
【详解】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牢牢地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
A、冲出地球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当运载火箭的速度达到7.9千米/秒时,它才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而飞向太空。故A错误;
B、人类利用多级火箭的不断加速,实现了冲出地球的梦想,发射卫星、载人航天器等,都需要火箭,故B正确;
C、地球引力牢牢抓住地表的各种物体,要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需要足够大的速度,至少达到7.9千米/秒,故C正确。
10.C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有无耳垂”属于形态结构。故选C。
11.B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要使食用的小苏打或碱块产生气泡,需要加入橘子汁,才能产生化学反应。
12.C
【详解】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牵牛花开出粉红色的小喇叭花,第二年它的种子长大后开出的花会是粉红色的小喇叭花,这是由于遗传的原因。
13.营养液
【详解】人造肥料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无土栽培也叫营养液栽培,就是用非土壤基质或栽培容器固定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
14.遗传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农民选种、饲养员挑选种鸡,所遵循的都是生物的遗传性质。
15. 添加化学物质 用放射性物质照射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除了杂交技术,采用添加化学物质,或用放射性物质照射的方法,也可以使生物产生变异。
16. 发光发热 产生气体 改变颜色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7. 行星 几十颗卫星
【详解】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几十颗卫星、成千上万颗小行星、为数众多的彗星、数不清的流星体以及充满整个星系空间的行星际物质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18. 形态 新物质 新物质 发光发热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类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改变,还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如蜡烛的燃烧。
19.×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等都是遗传现象。子代和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变异。父母不是所有特征都会遗传到子女的身上,所以,父母的坏习惯并不一定会遗传到子女身上。题干表述错误。
20.×
【详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养料,人造肥料能够弥补自然土壤的不足,提供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缩短植物生长周期,但是滥用人造肥料会改变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等不良影响。所以使用人造肥料便能提高水稻产量。题目说法错误。
21.√
【详解】恐龙比人美在地球上出现约早几千万年。这已经通过在世界各地发掘出来的化石得到了证实。恐龙有食肉的,也有食草的,体形巨大,重可达50吨,长可达30米,利用四足或后足行走。
22.×
【详解】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已经不存在如渡渡鸟、奇虾、恐龙等,还有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像大熊猫、银杏、白鳍豚、蟑螂这些,我们形象的称它们叫活化石。
23.×
【详解】人造肥料可以是固体的,也可以是液体的。无土栽培就是用非土壤物质固定植株,用营养液浇灌的栽培方法。  
24.√
【详解】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会发现蜡烛立即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够用于灭火。
25.
【详解】生物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比如肤色;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分析选项中,长期在户外工作导致皮肤变黑,因用眼不当导致近视,小狗母亲因受伤残缺的腿是不可遗传的变异;肤色正常的父母生出白化病的孩子,高茎豌豆种子长成低茎豌豆是可遗传的变异。
26.如果白色的羊毛好卖,我会改良品种,淘汰黑毛绵羊,改养白毛绵羊。这样做的结果是黑毛绵羊会被淘汰,影响羊群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叫人工选择。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假如我养了一群绵羊,一半白色的,一半黑色的,如果白色的羊毛好卖,我会改良品种,淘汰黑毛绵羊,改养白毛绵羊。这样做的结果是黑毛绵羊会被淘汰,影响羊群的生存和发展,这就叫人工选择。
27.擦去水分,抹点油;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覆盖瓷釉;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
【详解】铁在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下容易生锈。隔绝水和空气,可以防止铁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有:擦去水分,抹点油;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覆盖瓷釉;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
28.(1)物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水烧开后冒的气泡是水中的空气,不是产生的新物质。
(2)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因为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烧开水时水中冒出气泡,是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冒出气泡,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29.袁隆平利用水稻杂交优势、解决技术科研难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利用杂交技术可以培育出产量高、植株健壮的玉米。人类通过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如瘦肉型猪、新型草莓、太空椒、无籽西瓜和人工杂交稻等。
【详解】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袁隆平利用水稻杂交优势、解决技术科研难题、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利用杂交技术可以培育出产量高、植株健壮的玉米。人类通过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的品种,如瘦肉型猪、新型草莓、太空椒、无籽西瓜和人工杂交稻等。
30. 位置低的蜡烛先熄灭 浑浊 燃烧 重 二氧化碳
【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详解】(1)用集气瓶收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把瓶中的气体倒入烧杯,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继续倒,高处的蜡烛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比空气重,且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和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
(4)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实验现象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这种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