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1 19:3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2.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
3.学生能够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即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以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庐山美景的图片、视频等)。
小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和展示重点字词。
学生预习《题西林壁》,尝试理解诗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之前学过的与庐山相关的古诗(如《望庐山瀑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首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的诗,还记得是哪一首吗?”
学生齐声回答:“《望庐山瀑布》!”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索庐山的魅力,不过这次,我们要走进的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题西林壁》。苏轼在游览庐山时,被其变幻莫测的景色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世界,感受他眼中的庐山吧!”
2.介绍诗人苏轼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意做铺垫。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2.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音和停顿。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三)理解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教师巡视指导,相机进行点拨和讲解。
4.重点讲解:
(1)学习第一、二句古诗
①全班朗读这两句诗。
②这里的“横看”是怎么看?(从正面看)能用一个词说说山
岭的样子吗?(课件出示连绵起伏的山岭)那侧面看到的山峰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课件出示巍峨耸立的山峰)
③能连起来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出示课件四幅图画)
④学到这里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呢?(为什么一座庐山却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呢?)是呀,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六面体,我请几位同学起来说说各自都看到什么颜色?(从不同角度找5名学生观察),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看到的颜色都不一样)为什么看到的颜色不一样?(因为坐的位置不一样)那同样的道理,想一想为什么诗人会看到不同的景象呢?(因为诗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哪些字是写角度的?(横、侧、远、近、高、低)还有什么原因?让我们在后两句诗中找找答案。
师:作者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庐山,最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学习第三、四句古诗
①学生说一说后两句的意思。
②朗读后两句,思考: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
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他之前不是已经说了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播放视频)
④总结:所以,我们要想真正的了解事物,就要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考看待问题。(板书:悟诗情)
5.教师总结归纳,强调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联系实际:同学们当遇到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客观的看待事物,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同学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多替别人想想,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四)体会诗情
1.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和心境。
2.通过配乐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诗情的体会。
教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站在庐山之中,四周是连绵不绝的山峦,阳光从云层中洒下,光影交错,美不胜收。苏轼在这样的景色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闭眼想象,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作为背景。)
教师:“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通过配乐朗读,再次感受苏轼笔下的庐山美景。”
(学生配乐朗读,情感投入。)
(五)拓展延伸
1.教师:“除了《题西林壁》,还有很多古诗和文章都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大家可以在课后搜集并阅读这些作品,拓宽自己的视野。”
2.教师:“同时,我也鼓励大家尝试仿写或创作与庐山相关的诗歌或文章,用自己的笔触去描绘你心中的庐山。”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
2.搜集并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或文章,准备在课堂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