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以及雷达的工作原理;学会从不同角度(内容、写法、启示)提出问题。
2.通过朗读、讨论、实验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普文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意识,以及从动物身上获取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属于科普类文章。文章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三次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本课旨在通过这一科普故事,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并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未知领域。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蝙蝠的基本特征、雷达的工作原理等。
教师:(面带微笑)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蝙蝠的神秘世界,还记得蝙蝠有哪些独特之处吗?
学生A:蝙蝠能在夜间飞行!
学生B:它们还会发出超声波!
教师:非常好!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这篇课文,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了解雷达是如何从中获得启发的。首先,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重点内容。
2.展示飞机夜间飞行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飞机是如何在夜间安全飞行的,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展示飞机夜间飞行的图片或视频)看,这是飞机在夜空中自由翱翔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知道飞机是如何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吗?这和蝙蝠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
(二)精读课文
1.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
2.整理自己的问题清单。
3.小组讨论,张贴问题清单。
4.讲解重点。
(1)科学家是怎样解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
①读相关段落:找到提出问题的段落朗读。
②勾画关键词句,完成表格。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③齐读第4自然段,全班交流,完成第一次实验。
④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读这段话的感受吗?请把感受朗读出来。
⑤尝试用上“无论、即使、也”等关联词夸夸蝙蝠的飞行本领。
⑥自由读第5自然段,完成表格。
第一次实验
拉绳子,系铃铛,蒙上眼睛
铃铛一个没响,绳子一根没碰着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⑦根据表格,用自己的话讲述第二、三次实验的过程。
蝙蝠是怎样做到夜里安全飞行的?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
①自读7-8自然段,思考蝙蝠是怎样做到夜里安全飞行的?雷达又是如何工作的?勾画出相关语句。
②通过投屏画笔将学生勾画的内容呈现在课件上。
③通过幻灯片动画导图,引导学生明确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过程。
④学生仿照蝙蝠飞行原理的动画导图,对照雷达动画导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⑤思考: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⑥明确:两者的原理使用是一样的,蝙蝠的嘴巴相当于雷达的天线,蝙蝠的耳朵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雷达是受蝙蝠启发发明的。
师:看来好的问题,是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的。
(三)拓展延伸
1.过渡: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提问,同学们到底有没有真正地掌握呢?我们来看课后第三题。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第三题,练习从不同角度提问。
(1)学生默读课后材料《它们是茎,还是根?》,边读边写下自己的问题。
(2)自主进行问题分类。
(3)小组交流,对问题进行整合和梳理。
(4)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汇报提示语:
读到_____________,我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这是从______角度提出的问题。
关于_______这个问题,我从______得到了解决,我的想法是__________。
3.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示,如电子蛙眼、抗荷服等。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发明都是受到了动物的启示。比如,电子蛙眼就是模仿青蛙的眼睛制成的。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E:抗荷服是模仿长颈鹿的皮肤制成的!
学生F:潜水艇的声呐系统也是模仿蝙蝠的超声波定位!
教师:真棒!看来大家平时都很注意观察和学习。
4.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或书籍,如《神奇的仿生学》等,进一步拓宽知识面。
(四)总结归纳
1.教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并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最后,请大家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思考一下你还有什么疑问或想要了解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搜集更多关于仿生学的资料,准备在下次课上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
夜间飞行的秘密
发射无线电波
接收反射波
显示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