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学会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结合图片及相关资料掌握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太阳活动的类型;
4.结合实例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5.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能量来源,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识记太阳大气层的组成,掌握太阳活动的类型。
4.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0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目录
0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西藏冈底斯藏医学院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过去学校的电力供应一直比较紧张,每天最多只能供电三小时,学生们早晚读书受到很大影响。2015年,学校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电。
1.西藏为什么缺电?
2.为什么不发展传统火电、煤电,而发展光伏电站?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8-9页,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太阳辐射?其能量来源哪里?
2、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3、全球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4、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哪些?
1、太阳的概况
1
物质组成
炽热的气体
2
主要成分
氢、氦
3
表面温度
约6000K
4
能量来源
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1/22亿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太阳辐射对地球带来了
哪些影响呢?
影响①: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着地表温度,促进生物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进行光合作用
冷血动物晒太阳提高体温
生物圈:万物生长靠阳光
大气圈: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影响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
水圈: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影响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岩石圈:自然界岩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外力作用塑造地貌。
影响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人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学
科
网
影响③:太阳辐射为生活、生产提供能量。
光能
石油
天然气、煤层气、可燃冰等
风能
水能
煤炭
太阳能的表现形式
“太阳辐射有百利而无一害”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不正确。
太阳辐射虽然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正面影响,但也有一些负面作用,例如太阳辐射中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等。
读图思考:1、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联系?
生物量多少与太阳辐射呈正相关;
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
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弱,生物量少;
2、全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呈现怎样的规律?
全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中国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总体分布不均;
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
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1、我国年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2、试分析我国太阳辐射极值中心分布的成因
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水汽、尘埃含量少
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青藏高原(丰富区)原因:
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阴天、雾天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大气削弱作用强
四川盆地(贫乏区)原因: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获得太阳辐射量越多。
白昼越长,日照时间越长,太阳辐射量越多。(昼长)
地势越高,大气层越薄,透明度越高,日照时间越长,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越弱,太阳辐射越强。
晴天云少,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多;阴天相反。(天气)
探究活动: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0-11页,思考下列问题。
1、读图1.16,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分为哪三个圈层?
2、读图1.18,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现象主要有哪些类型?其存在位置和主要表现有什么差异??
3、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什么?太阳活动现象之间有怎样的密切联系?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
(一)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是怎样的?
太阳的部分,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圈层。
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底层;
它发出的可见光最强,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光球层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色球位于光球层之外;
由于色球发出的可见光总量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因此人们平常看不到它,只有在日全食时或者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色球层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用肉眼看见。
叁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
日冕层
什么是太阳活动?它有哪些形式?
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现象较多,主要有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
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斑点。太阳黑子区域温度比周围低,因此颜色看上去深一些。有周期性变化,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耀斑:色球表面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可在短期内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
日珥是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结构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明显变化,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它使大范围日冕受到扰动,破坏了太阳风的流动,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活动】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976
1986
1996
2008
10年
10年
12年
最多的年份
最少的年份
太阳活动极大年
太阳活动极小年
太阳黑子数目
在图a中找出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
2010
(2008)
1710
27个波峰,平均间隔11年
太阳黑子数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周期约为11年
【活动】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在图b中找出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数出这两个年份间波峰的个数,计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什么是太阳风?
结合案例,具体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1-12页内容,结合11页图1.17和12页案例“不同历史时期太阳活动的影响”思考下列问题。
吹向地球的太阳风
什么是太阳风?
阅读课本第11-12页内容,结合11页图1.17和12页案例“不同历史时期太阳活动的影响”思考下列问题。
太阳大气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吹向地球的太阳风
①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②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③扰动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小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
太阳活动
对地球的影响
里
外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黑子
耀斑、日珥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电磁波)
扰乱地球磁场(高能带电粒子)
两极地区的极光(高能带电粒子)
自然灾害
太阳活动的周期:
11年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将一张白纸置于阳光下,观察投到纸上的阳光,结合太阳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1.投射到纸上的阳光,主要属于图中的( )
A.①区 B.②区
C.③区 D.全部区域
2.有关太阳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B.太阳辐射能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发电
C.太阳辐射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
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
B
C
截至2023年10月18日,我国首颗探日卫星(观测太阳活动)“羲和号”已在轨稳定运行两周年,其轨道距地面517km。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羲和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卫星 B.太阳的卫星
C.脱离了地月系 D.属于河外星系
4.“羲和号”的观测内容不包括(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全食
A
D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据报道,2021年6月18日,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项目在重庆璧山正式启动,计划在距离地球表面3.6万千米的高空建造“太空三峡”——巨大的太阳能电站,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微波成激光等技术传输回地球。以提供清洁、可持续的能源。
(1)说出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大小。描述我国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总体特点。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
(3)与传统地面太阳能电站相比,从能源开发角度简述计划实施的“太空三峡”的优点。
40。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整体上是东南少,西北多;青藏高原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四川盆地最少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空气杂质较少,大气透明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太阳辐射强,太阳能更丰富;受天气状况影响小,能量稳定。
课堂小结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大气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由里到外:光球、色球、日冕
太阳活动:黑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