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32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32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0 07:07:42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第一篇章包产到户 个体经营 图片反映的社会现象与邓小平提出的什么决策有关?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邓小平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1982年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思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党的十三大阐明了我国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提出了怎样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一 个 中 心两 个 基 本 点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56年1990年底20世纪末21世纪中叶温饱水平小康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发展水平)——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年 高瞻远瞩筑通途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1982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及经济发展 战略部署基本路线三步走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第二篇章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扰”?邓小平是如何克服的?有什么重大意义?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④特区姓“社”不姓“资” ;
… …邓小平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 结合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 材料一:听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让我听出了这位老人的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 材料二:海外舆论纷纷把邓小平的南巡活动和谈话称之为“邓旋风”,认为在“邓旋风”的推动下,中国必将出现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百年潮》2002第3期 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何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2年1997年 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 。指导地位1.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2.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 。指导思想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南方讲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进一步解放思想指导地位指导思想梳理求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世人看小平 外国媒体看小平: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国人看小平: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了。 “小平”看小平: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 外国政要看小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第三篇章 两次历史性飞跃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思想毛泽东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2002年党的十六大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拓展求知 2007年党的十七大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012年党的十八大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课题: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应对本课内容利用历史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
二、课程标准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其确立的基本史实: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教师:“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春天的故事》歌唱的是一位老人,这位老人用他的智慧与汗水为整个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位老人就是邓小平,邓小平是怎样引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他为什么获得了“总设计师”的赞誉?
今天就让我们领略一下这位伟大老人的风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课堂。
(二) 教师引领 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 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展示:图片“包产到户”“个体经营”
教师:你知道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与邓小平的什么决策有关吗?
学生: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教师: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
播放视频:邓小平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学生: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教师: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实质就是: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必将危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强调“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哪四项基本原则呢?
学生: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
教师:一连用了四个必须,剑锋直指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支撑起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四根擎天之柱,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
展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教师:1982年,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又提出了新的思想。是什么新思想呢?
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如今,邓小平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一条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指出了光明前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条道路“具体该怎么走,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成功召开,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
播放视频:
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展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我国现在处于什么阶段?提出了怎样的基本路线?
学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教师:邓小平又阐明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
展示:
学生:根据图示理解三步走的战略
教师:这不是一般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因此,它是一个切实、具体而又光辉诱人的宏伟蓝图,是激励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奋进的目标。
展示:图片
学生: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结合图片现身说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展示:
时??? 期
主要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初期
十二大
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学生:根据表格提示内容讨论问题,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邓小平带领着中国走向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也从此让中国走向了繁荣和富强。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所以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设计意图】:这几个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通过一系列的表格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有更具体、形象的认识。
过渡:然而,希望和危机总是并存的,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总设计师指引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又遇到了阻力和障碍。影响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又是怎样拨开迷雾,引航我国改革开放之路的。请同学们速读本课第二部分第一段。
第二篇章 拨开迷雾,引航改革路
展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扰”?邓小平是如何克服的?有什么重大意义?
展示视频:(南方谈话的背景)
学生:遇到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
展示视频:(历史的声音,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视频)
教师:说一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强调了哪些观点?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用序号标注下来。“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发展才是硬道理”
“特区姓社不姓资”
教师:“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用简介而又准确的语言解决了争论多年的问题,请看课本导入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展示:材料一:听完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让我听出了这位老人的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国家对改革开放的信心。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烈云
材料二:海外舆论纷纷把邓小平的南巡活动和谈话称之为“邓旋风”,认为在“邓旋风”的推动下,中国必将出现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百年潮》2002第3期
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
学生: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师: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是90年代的春雷,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新浪潮。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将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教师: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又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何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完成课件表格空。
展示:十四大,十五大图片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上一课我们曾学过党的十四大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南方讲话一起,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展示:知识梳理
教师:小组推选代表,结合知识树,带着大家回忆本课内容。
学生:……
教师:远见卓识的邓小平、立足国情、开拓创新,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一历史功绩,将用最浓笔墨载入史册。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世人怎样评价邓小平
展示: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邓小平把中国带出了落后与孤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
——《德新社》
国人看小平: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让我们富起来了。
“小平”看小平:拿我来说,能够四六开,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够满意了
教师:一位有着一生巨大成就的老人,对自己的评价却仅仅是四六开!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针对领土问题,他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也正是这位老人,在临别之际,留下遗愿,不搞仪式,遗体用于医学解剖,捐献眼角膜,这是对祖国、对人民何等的情怀?
过渡:历史创造了伟人,伟人影响和改变了历史。踩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得以走得更高、看得更远,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第三篇章 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
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
教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
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
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大《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教师: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领导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充实着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则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历史还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
六、 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一、选择题
1.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
C. 党的十五大 ????????? D.党的十六大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下列哪位领导人说的
A.温家宝?????B.胡锦涛??   C.江泽民???? D.邓小平
3.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江泽民??
C.邓小平、江泽民?? ??????D.毛泽东、周恩来
5.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6.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他是我们的带路人,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 照到哪里哪里亮 ,哪里有了共产党, 哪里人民得解放…… ──《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三所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其主要历史业绩各有哪些?(至少各写出两例)
(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分别写出这三首歌曲的创作背景。
测验题目二 完成《助学》上的达标训练。
七、板书设计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一篇章 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
第二篇章 拨开迷雾,引航改革路
第三篇章 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