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上承七七事变、下启国共内战,叙述了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战例和抗战的胜利。抗战是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这条主线索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为整个第四单元整体感知历史发展脉络打下基础,从而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无论在本单元还是在整个教材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
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知道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了解日本投降的史实;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以及伟大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全国人民浴血奋战,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巨大力量,以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贡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台儿庄战役。
2.百团大战。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在屏幕上显示歌词)
教师:你知道这首歌曲创作于什么时期吗?
学生:抗日战争时期
教师:这首歌曲和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都是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残暴的日本法西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抵御日本侵略者。今天,我们学习16课“血肉筑长城”。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能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黄河在咆哮——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三次战役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并从中找出三次重要战役分别是哪三次?(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意义等)。
学生:分别是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展示:
教师:结合上面的图片、材料完成表格
展示:表格(学生完成)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部队名称及指挥员
主要战绩
意义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
平型关
八 路 军
一一五师
林彪、聂荣臻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材料、图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平型关大捷也是正面战场的胜利。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重要战役“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取得重大胜利。
展示:
材料: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播放:《台儿庄战役》视频
教师:结合材料、视频完成表格
展示:表格(学生完成)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部队名称及指挥员
主要战绩
意义
台儿庄
战役
1938
年春
山东
台儿庄
国民党部队
李宗仁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抗战以来最重大的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填写表格,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台儿庄战役的了解与把握,凸显重点。)
教师:除了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之外,中国共产党在敌后也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不断的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沉重的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下面,让我们感受另一场鼓舞中国人民抗战信心的战役——“百团大战”。
展示:
材料: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在日本在华主要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汇编》
教师:请同学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日本军队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
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
播放:《百团大战》视频
展示:
材料一: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教师:结合视频和书中相关部分,谁能概述一下百团大战的主要概况。
学生:简单明确的回答。(时间、地点、人物、主要目标、意义)
(设计意图:用视频、材料加深学生对百团大战的了解,突出了重点,让学生概括百团大战的概况,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展示:
材料一: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材料二:蒋介石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教师: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彭德怀的印象?
学生:畅所欲言
展示:总结三次战役并完成“三次重要战役比较表”
(设计意图:通过三次重要战役比较表,再次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加深记忆)
教师:经过中国军民的奋战,抗战即将胜利,中共为了 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光明的前途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中共七大。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历史的抉择——中共七大
展示:
材料一: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二: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教师:中共七大何时、何地召开的?主要解决哪两个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学生1: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学生2:解决怎样夺取最后的胜利以及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学生3: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使学生对中共七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教师:中共的七大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三篇章:胜利的乐章——日本法西斯投降
展示:
材料一: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抵抗,1944年到1945年初,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教师:结合材料回答:1944年到1945年初,抗战形势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展示:
教师:思考:1945年8月后,抗战形势又有怎样的发展?
学生:思考、回答
(1)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 东北日军。
(3)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直观了解1945年8月后,抗战形势的变化。)
展示:
教师:抗日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学生: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师:后来把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展示:
材料: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教师:你知道上面谜底的意思吗?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请根据谜底的提示归纳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生:思考、归纳
(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根本)
(2)中共正确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顽强抵抗(中流砥柱作用)——敌后战场。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
(4)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支持,国际友人及爱国华侨的支援。
(设计意图:用猜谜语的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有助于学生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展示: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材料二: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
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教师:结合材料,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
学生1: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学生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学生3: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设计意图: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课文并没有介绍,如果单纯让学生思考有一定难度,展示材料可以起到点拨与提示的作用。)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虽然战争的帷幕早已落下,但发动战争的国家日本并没有反思当年自己犯下的罪行,战争的雾霾仍然笼罩着亚洲上空。
第四篇章:备忘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示:
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材料一: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政要不断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每年的“八?一五”投降日前后参拜靖国神社,并延续八十年代初期就频频出现的公开否认侵华战争、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敌视中国和其它亚洲被害国家和人民,为军国主义招魂。对此,尽管中国和其它亚洲受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人民以不同形式提出严正交涉,但日本右翼政要依然如故。
材料二: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综合本报记者报道:对于有报道称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高中教科书编写指南中写明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8日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材料三:有关“二战”期间日军强征“慰安妇”问题,日本当局一直刻意回避。2012年8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还曾公开宣称,“慰安妇”问题相关证据不足。
教师: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事件,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师:本课是抗战的最重要的部分,三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共七大为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长达八年的抗战,中华民族经历了空前的灾难考验和战火的洗礼,终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独立与解放。面对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作为青少年一定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单元大事记:
(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2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
(4)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7)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
(8)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第一篇章:黄河在咆哮——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三次战役
第二篇章:历史的抉择——中共七大
第三篇章:胜利的乐章——日本法西斯投降
第四篇章:备忘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课件36张PPT。欣赏歌曲《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第16课 血肉筑长城枣庄市第三十五中学 马士兰学习目标1、记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时间、影响;
2、掌握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影响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标志;
3、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意义。温馨提示: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标记在书上(5分钟)【 平型关大捷 】第一篇章:黄河在咆哮 【 台 儿 庄 战 役 】 【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日军进入山西,国民党军败退,八路军未待整编完毕就投入了战争,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师长林彪、聂荣臻领导下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这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我们称之为“平型关大捷”。结合示意图、材料完成表格:1937年
9月平型关八路军
一一五师
林彪、聂荣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抗战以来
第一次大捷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观看台儿庄战役视频片段:结合材料、视频完成表格:1938年
春台儿庄国民党
军队
李宗仁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材料: 在抗日根据地由于共产党在日本在华主要战略要地华北的发展日渐壮大,日本军队在1939年夏季,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实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但1939、1940夏季两次扫荡,将集中于华北地区30余万日军、满洲国军队的分布点不断增加,力量分散。这对华北地区的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摘自《中国近代史史料汇编》请同学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观看百团大战视频,搜集相关信息:【 百团大战 主要战绩】请结合课文和视频,介绍百团大战的概况。彭德怀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毛泽东
蒋介石于1940年9月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彭德怀的印象? 【 三次重要战役比较表】1937年
9月平型关见P81战绩表八路军
彭德怀华 北1940年
8月 取得抗战以来
的重大胜利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国民党
军队
李宗仁1938年
春抗战以来
第一次大捷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八路军
一一五师
林彪聂荣臻中国军队主动
出击日军的
最大规模战役
台儿庄第二篇章:历史的抉择中共七大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材料二: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中共七大主要解决哪两个问题?
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任务:中共七大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意义: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zxxk中共七大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任务是什么?有何意义?第三篇章:胜利的乐章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接受日本投降的会场
材料一: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的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抵抗,1944年到1945年初,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思考:1944年到1945年初,抗战形势发生
怎样的变化?思考:1945年8月后,抗战形势又有怎样的发展?(1)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 东北日军。(3)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1945年9月9日,日本代表小林浅三郎向中国代表何应钦呈递降书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中国军方代表在台湾接受日军投降日本在台湾最后一位总督
安藤利吉在协议上签字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取得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9月3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 “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苏武——苏联红军
出兵东北,一举 击溃日关东军。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4)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和支持,国际友人及爱国
华侨的支援(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1)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根本)
(2)中共正确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顽强抵抗(中流砥
柱作用)——敌后战场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抗战胜利?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老是失败,像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抗日战争可是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材料二: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材料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结合材料,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的重大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援了其他国家人民的斗争,具有世界意义。
3.中国人民为反抗法西斯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安倍参拜靖国神社
第四篇章:备忘录材料一: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政要不断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每年的“八?一五”投降日前后参拜靖国神社,并延续八十年代初期就频频出现的公开否认侵华战争、修改历史教科书的行径,敌视中国和其它亚洲被害国家和人民,为军国主义招魂。对此,尽管中国和其它亚洲受害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和人民以不同形式提出严正交涉,但日本右翼政要依然如故。
材料二:本报北京1月28日电 综合本报记者报道:对于有报道称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高中教科书编写指南中写明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8日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材料三:有关“二战”期间日军强征“慰安妇”问题,日本当局一直刻意回避。2012年8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还曾公开宣称,“慰安妇”问题相关证据不足。 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日本侵略者血肉筑长城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准备本课小结1、单元大事记(1)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的标志是——
(2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
(4)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5)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6)抗战以来取得的重大胜利——
(7)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
了条件的会议——
(8)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是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小试牛刀:2、完成《助学》相关内容。振兴中华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