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26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课件(26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0 07:48:29

文档简介

课题: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 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
可以说本课内容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做好了铺路搭桥的准备。所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占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标准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原因、特征。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历史图表、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课,感受张謇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难点:1.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同学们,上图中的交通工具叫什么名字?
学生:自行车。
教师:我们的爷爷奶奶以及一些老年人还叫它什么名字?
学生:洋车子。
教师: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你还能说出哪些?
学生:洋火、洋油、洋灰、洋钉、洋布等。
教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
学生: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很多东西都需要进口,连老百姓的日常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因此许多东西都带一个“洋”字。
教师:今天我国有哪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 ?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海尔电器、波司登羽绒服等。
学生: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工业产品已走向世界市场。
教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中国从自身经济近代化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经历了血雨腥风,历尽了重重磨难。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来切入课题,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在教学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第一篇章 状元张謇:近代实业第一人
展示:
教师:简单介绍张謇,张謇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创办实业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圈点你所获得的信息,并完成助学88页知识梳理相应内容,稍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教师: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启发学生从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情怀、结局等方面思考回答)
学生: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学生: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学生: 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垮破产。
教师: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
学生: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
展示:1、张謇创办的实业
大生纱厂 大生纱厂车间
南通师范学校 通遂火柴厂
材料2:
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材料3:
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毛泽东
教师:对于张謇创办实业,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稍后由组长发表本小组的讨论意见。
学生:说明了张謇非常有爱国之心,希望通过兴办实业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挽回中国的利益。
学生:张謇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他能创办大生纱厂并使之自成系统,这在 当时也属于不多见的情况。
学生:张謇具有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他看到教育的重要性,他以实业所得办教育,还创办了近代一系列学校,在社会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学生:张謇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骞”与“謇”怎么区分?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马”换“土”。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马”。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情景、板书比较,使学生正确区分“骞”与“謇”。)
教师:张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国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篇章 民族工业:春夏秋冬多心酸。
教师: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在外资企业的刺激下,在洋务企业的诱导下,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自诞生以来,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经曲折,可谓春夏秋冬多心酸。
展示:一组图片喻指民族企业发展的“春夏秋冬”

教师:阅读课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目,完成表格。组织学生根据表格的提示,在书上找到答案加以标注,然后通过“接龙”式练习,完成下表:
主要发展阶段
时 间
特 征
原 因

A
E
I

B
F
J

C
G
K

D
H
L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
A.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 甲午战后和辛亥革命时期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E.萌芽 F.发展 G.短暂的“黄金时代” H. 凋谢萎缩
I.在外资企业的刺激下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产生
J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辛亥革命时期政策利好
K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抵制日货运动
L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教师: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尽管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这些民族工
业往往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后,情况有了较大改观,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展示材料一::辛亥革命的成功……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也。”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9课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南京国民政府法令措施
教师: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竟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
教师:辛亥革命后, 掀起兴办实业的浪潮,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教师:辛亥革命后哪一历史阶段,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最快?
学生:一战期间。
展示:
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教师:从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呈什么趋势?我们把这一时期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什么时期?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从数据(图示)看,材料给我们提供的有效信息是:快速增长趋势。结合教材看,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 “黄金时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历史有效信息能力。 )
教师:一战以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请同学们结合荣氏企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荣宗敬 荣德生
展示: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在创办初期,适逢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荣氏兄弟经过艰苦奋斗,创立了庞大的家族企业。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却屡遭挫折。
1927年国政府奠都南京,蒋介石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查封他们在无锡的产业,迫使荣宗敬认购巨额库券而了事。
三十年代,突然袭来的世界经济危机再次将荣氏企业打入低谷。国民政府实业部又乘荣氏借贷无门,假谓借款救济的名义,策划吞并申新企业的阴谋。后来迫于舆论压力,未能得逞。
1935年英商汇丰银行又以申新七厂债权人的身份,公然将该厂拍卖给日商,这一事件激起了上海各团体的公愤,申新七厂职工也发表宣言,誓与工厂共存亡,终于迫使英商让步,保住了申新七厂的产权。
二年后,日本军队在上海发起全面进攻,荣氏企业备受重创,申新一、三、八厂全部被毁,其他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劫掠和强占。经此打击,荣宗敬忧郁成疾,不幸病逝。
在此逆境下,荣氏家族为求生存,历尽艰难,将申四福五迁往后方发展,开创了新的天地。
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翘首以待,冀盼重振雄风,并向日本政府索赔战争损失,但是他们再度失望,部分被日军强占的工厂,花费了巨款才得以从国民党敌伪物资接收机关中赎回。1946年国民党军警官员勾结土匪绑架荣德生勒索巨款。荣氏企业再遭重创。
至此,荣氏企业对国民党政府彻底绝望。在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荣德生力阻荣氏部分企业向海外拆迁,坚守产业,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参考书
教师:同学们,荣氏企业发展的曲折历程,正是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能看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叙述,讨论交流,完成下表:
展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简表
时 期
特 点
原 因
洋务运动到清末?
萌 芽
洋务运动的推动,但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辛亥革命之后?
发 展?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海外华侨竞相投资。
“一战”期间?
?黄金时代
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一战”后到解放前夕
再度受挫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和材料,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教师:通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表分析、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学生: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制约。。
教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制下,求生存、图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学生:A.总体上比较落后 (受三座大山压迫)
B.发展上不平衡,主要集中于轻工业,分布于沿江沿海的大城市
C.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教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学生: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来决定的。
教师:那么中国民族企业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呢?
学生:摆脱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
(四)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教师:通过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师: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企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才使得实业救国这条道路走不通,但是那个时候,有许许多多和张謇一样的人,他们为了救国改变社会现状艰难创业。民族资产阶级在艰难创业过程中所具有的这种爱国之情让我们感动。因为他们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积极竞争、勇于创新,所以直到今天,这些实业家的精神依然令我们为之骄傲。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是(? )
A.严复????? B.魏源????? C.张謇???? D.詹天佑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成功??????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 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实业???????????? D.北洋军阀的分裂
3.下列发生在近代的历史事件,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是(???? ) ??? ①洋务运动? ②《马关条约》的签定? ③戊戌变法? ④辛亥革命? ⑤北洋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⑤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是(????? )
??? ①?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③集中与沿江沿海大城市? ④ 重工业比较发达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一篇章 状元张謇:近代实业第一人
第二篇章 民族工业:春夏秋冬多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