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教材内容分析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 ”、“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标准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列举洋务派所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认识洋务运动的背景与影响、地位与困境,认识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通过精选材料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知历史本质的探究能力。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体会洋务派勇于走出传统、勇于接受新事物,艰难开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中兴煤矿公司旧貌 张学良的股东证明 中兴公司新貌
材料:1861年,洋务派发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而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兴公司正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米协麟、戴华藻筹资5万元,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注销“华德”字样,完全为华资经营,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公司)
中兴煤矿公司(原中兴矿局),矿厂位于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市),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本煤矿。至30年代,中兴煤矿公司与当时的开滦、抚顺齐名为中国三大煤矿,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民族股份制企业”。“能与外煤抗衡者惟中兴公司也”,中兴煤矿公司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师:以上是我们家乡的课程资源“中兴公司”的图片资料和文字介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地址是枣庄。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兴建于洋务运动期间。
学生:中兴煤矿公司是一个股份制企业。
学生:少帅张学良曾是中兴煤矿公司的大股东。
教师:同学们捕捉信息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嘛。中兴煤矿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呢还是民用工业?洋务派还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他们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6课 洋务运动。
板书: 第6课 洋务运动
(设计意图:此设计注重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吸引学生进入预设的课堂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进课堂中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彷徨——为什么要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背景)
展示:
材料一: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其在《原叙》中如是说:“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
教师:根据材料一,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概括地回答)?
学生:“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师:根据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学生:太平天国运动涉及大半个中国,拥有了半壁江山,严重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
教师:鲁迅先生说的打在中国人背上的“很大的鞭子”指的是什么事件?它使中国人开始了什么行动?
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教师: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用一句话归纳概括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出现内忧外患(内外交困)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归纳出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领会“论从史出”的观点和方法,达到学以致用)
教师:在清政府内忧外患背景下清政府内部有什么分化?
学生: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对立。
教师:“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指诸如外事交涉、签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那何谓“洋务派”?
学生: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教师: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展示:图片
学生:中央的奕?、地方上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教师:同学们,你能替他们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吗?
学生:加强军事
学生:改革制度
教师:改革制度这一个层面,洋务派别应该没有触及到。但我们的这个同学想的很深,很远见。谁还有补充?
学生: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建造坚船利炮。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建议,活跃学生的思维,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但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赞许,鼓励学生更进一步地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我们先来看一下洋务派代表官员曾国藩、李鸿章的主张。
展示: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纡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船制炮,大可期永远之利孔子和老子: 仁者与智者的思考 ——曾国藩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教师:从展示的资料中我们分析出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学生: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教师:他们提出这些观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生: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教师:他们是怎样实践自己的观点,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呢?
二、践行——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的内容)
展示:图片
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
教师:这是一组洋务运动时期的企业图片。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领导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28页到30页的有关内容,归纳出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的实践活动(总体概括)。
学生:创办军事工业
学生:创办民用工业
学生:筹建近代海军
教师:还有没有补充?
学生:兴办新式教育
教师:总结(板书)四大举措。也就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把全班划分出四大组,分别承担四个方面的探究任务。如果提前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可以涉及其他方面的探究任务。
展示:(先把四个方面的探究任务全展示出来,然后依次检查、点拨探究结果)
创办军事工业的探究任务:
1.制作洋务派别创办的军事工业简表(表格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创办人)
2.比较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和手工制造的武器,分析总局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优秀者展示)
展示:
洋务派别创办的军事工业简表
创办时间
口号
企业名称
创办人
19世纪60年代、70年代
自强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教师:洋务运动从军事工业的创办开始,突出体现出洋务运动的哪个目的?
学生:强兵
(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表格并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择优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展示:(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共创办了20个军事工业)
教师:全国这么多军事工业,全部运转起来需要很大的财政资金,慢慢地,大多军事企业出现了资金短缺,无法正常运作。怎么办?
学生:到70年代,洋务派发现要维持军事工业的运转还要解决资金、燃料和原材料等来源的问题。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洋务运动后期,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展示:
创办民用工业的探究任务:
1.制作洋务派别创办的民用工业简表(表格内容包括创办时间、口号、企业名称、创办人)
2.结合课本29页的小字,分析湖北织布局的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选择优秀者展示)
展示:
洋务派别创办的民用工业简表
创办时间
口号
企业名称
创办人
19世纪70年代以后
求富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教师:分析湖北织布局的作用?
学生:较好地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设计说明:本环节引导学生自已动手制作表格并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择优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洋务派创办的这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个共同点,都是采用的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洋务运动是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展示:
筹建近代海军的探究任务:
洋务派共筹建了哪几支海军?筹建海军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学生:洋务派共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筹建海军的目的是加强海防。
教师: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的总体实力在当时排在世界第四,可见清政府在海防建设方面是花了大力气的。
展示:
兴办新式教育的探究任务:
1.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
2.与以前学过的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和目的比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什么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学生: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①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成立京师同文馆 ②派遣留学生
学生:八股取士的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目的是考取功名;洋务派兴办学堂学习近代文化,目的是办洋务,富国强兵。
教师: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30多年,富国强兵的目的达到了吗?
三、反思——学习西方的效果怎么样(洋务运动的评价)
展示:
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
材料二:
教师:材料一中说练兵、海军都是“纸糊的老虎”指的是什么?
学生:“纸糊的老虎”指的是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教师:材料一中的“破房子”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指的是清朝腐朽的制度。
教师: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教师:请结合以上内容和第一单元所学的在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遭遇说明“洋务运动实现它的目的了吗?”
学生:没有。
讨论:洋务运动没有如愿地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我们又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呢?
教师:给出当今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要观点和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大家可以讨论后表明你的态度,你支持哪一种?
展示当今观点:
A.彻底否定,没有价值
B.全面肯定,无可挑剔
C.虽然失败,但作用明显
(设计说明:学生做出选择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选择的原因。在互动交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内容的学习加深理解。)
教师:老师选择C . 因为这是一种公正全面的评价。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物和一件事的时候要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请学生阅读理解课文30页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强调: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师生共同探究:洋务运动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
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②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
③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可以说,洋务运动在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的背景下大胆迈出了图强求富的第一步,这是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第一步,也是长期封闭的中国主动走向近代世界的第一步,是圆中国梦的开始。洋务派用他们注意周围形势变化的眼光和努力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缓慢进步,也改变了一个民族故步自封、盲目落后的思想认识。但是,洋务运动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命运,没能挽救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上越陷越深,那么中国的出路究竟何在?
在近代化的道路上,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的梦想,又开始了苦苦的探索。一个新的政治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改变中国的命运了吗?我们下节接着学习。
下面把本课的主要内容用知识口诀表达一下,便于理解记忆。
说清朝,道洋务,六十年代集体出;
学军事,引技术,维护统治抵外侮;
从中央,到地方,奕?曾左李鸿章;
后求富,先自强, 赶上西方分洋商;
改陆军,建海军,甲午一战成泡影;
译书籍,介西方,出国留学新学堂;
近代化,力自强,资本主义抑扩张;
顽固阻,还列强,不变制度教训长,
教训长!
(设计意图:把本课知识编成口诀朗读背诵,一是对本课知识的总结,更主要的是和学生一起巩固所学,建构知识体系。)
六、课堂检测
测验题目一:
1.下列属于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企业的有 ( )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福州船政局④轮船招商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工业有 ( )
①江南制造总局②轮船招商局③汉阳铁厂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筹办的与文化教育有关的事情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的创办 B.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C.京师同文馆的创办 D.北洋舰队的创办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第6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忧外患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新式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三、洋务运动的评价
课件41张PPT。第六课洋务运动 1861年,洋务派发起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洋务派大力发展新兴工业,而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兴公司正是洋务运动的产物。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派米协麟、戴华藻筹资5万元,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中兴煤矿公司(原中兴矿局),矿厂位于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市),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也是中国近代设立较早的民族资本煤矿。至30年代,中兴煤矿公司与当时的开滦、抚顺齐名为中国三大煤矿,而且是其中唯一的“民族股份制企业”。“能与外煤抗衡者惟中兴公司也”,中兴煤矿公司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中兴煤矿公司地址是枣庄。
●中兴煤矿公司兴于洋务运动期间。
●中兴煤矿公司是一个股份制企业。
●少帅张学良曾是中兴煤矿公司的大股东。
…… 材料一 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写道,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其在《原叙》中如是说:“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根据材料一,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概括地回答)? 材料三 鲁迅先生回顾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的重要性。材料二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之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中国近代史》鲁迅先生说的打在中国人背上的“很大的鞭子”指的是什么事件?它使中国人开始了什么行动? 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用一句话归纳概括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 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西方列强侵略内忧外患洋务派主张进行改革,学习西方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增设科举新科目,培养人才。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主张用封建伦理道德巩固统治VS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恭亲王奕? 奕?支持李鸿章等人办洋务,是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道光帝第六子。
1861年,奕?与慈禧勾结,发动政变。之后,奕?为议政王,总揽清政府内政外交。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内容你认为哪一项内容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洋务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强国之梦,在中国引进了西方文明的曙光,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基础。江南造船厂曾孕育了中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更因为中国第一炉钢,第一艘兵轮,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批远洋考察团等72个第一,而被誉为中国第一厂,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江南制造总局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口 号主要军事工业自强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
炮厂的机器房安庆内军械所旧址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总局内生产大炮的厂房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前后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变化?由手工生产转变为机器生产。这正是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从1865年到1890年,洋务派在全国共创办了20个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广州机器局、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吉林机器局、神机营机器局、西安机器局、兰州机器局、广州机器局、湖南机器局、金陵制造洋火药局、浙江机器局、云南机器局、山西机器局、广东机器局、台湾机器局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上海汉阳开平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武昌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 阳 铁 厂张之洞口 号→ 求富 主
要
企
业→70年代90年代60年代“自强”“求富” 前期 后期
过程:19世纪60~90年代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筹办近代海军南洋北洋福建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3.筹建新式海军洋务企业制造的军舰京师同文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兴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 “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自从来到美国,人人善用时间,研究学术,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 ……他们不愧为大国国民的代表,足以为贵国争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因此谨言慎行,过于成人。”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一文2004/04/21)詹天佑南柯一梦?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场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推动的轰轰烈烈的运动最终既没能达到自强也没有实现求富的目的。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材料二: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使中国自强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性质:
目的:
作用:评价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②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
③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以维护清朝的统治启示内忧外患两考验,统治阶级忙自救。
师夷长技三十年,自强求富办洋务。
奕?曾李与左张,工业海军和学堂。
甲午一战三军败,国未能富兵未强。
开辟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艰又长。洋务运动拍手歌说清朝,道洋务,六十年代集体出;
学军事,引技术,维护统治抵外侮;
从中央,到地方,奕?曾左李鸿章;
后求富,先自强, 赶上西方分洋商;
改陆军,建海军,甲午一战成泡影;
译书籍,介西方,出国留学新学堂;
近代化,力自强,资本主义抑扩张;
顽固阻,还列强,不变制度教训长,
教训长!课堂总结:练习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练习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
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所谓近代化,指的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近代化又叫现代化,主要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为标志
以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为趋势。
近代化的探索包括三阶段、四件大事材料: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史称洋务运动。……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
问题:
(1)材料中说“残酷的现实证明,洋务运动无法实现其目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残酷的现实”又指什么事件?
(2)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其积极作用有哪些? A 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
C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D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练习1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C练习2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是 ( )
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B练习3洋务派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
B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C发展资本主义
D维护清朝统治D4 洋务运动中,兴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的困难
C推销民用产品,占领国内市场
D为了进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B练习5 下列事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
A创办新式海军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湘军
D兴办新式学堂C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法。
——魏源《海国图志》“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主张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兴办工业,建设近代化国防的开明官员。从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他们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指一切涉外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订立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洋舰、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