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一、该生对待师长和同学态度良好。
二、该生才能良,德语和历史成绩很好,
数学及格,只有法语一门不够用功。
三、该生作文显得思想丰富,对事物有
深刻的理解,不过经常过于冗长。
四、该生历史和地理具有相当令人满意
的知识;在物理方面的知识中等。
17岁中学生的毕业评语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中学毕业论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千年第一思想家
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墓志铭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如何改变世界?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造世界?
——生活时代
资本家
越来越富
工业革命
工人
越来越穷
社会极不公平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生活时代
英国宪章运动
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工人阶级的抗争
缩短劳动时间
增加工资收入
要求选举权利
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工人阶级的抗争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请报道一下宪章运动的情况。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工人阶级的抗争
傅立叶在报纸上登的广告
我设计的理想 “和谐社会”,人人平等,按兴趣工作,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免费教育。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我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我实现,为此,我每天中午12点到
下午1点在家接见愿意出资的富翁。
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思想家的探寻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改造社会的方式是什么?
马克思如何改变世界?
2、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3、改造社会的力量是什么?最终想把世界改造成什么样子?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年轻的“老爹”让全世界工人沐浴“阳光”
马克思如何改变世界?
1871年3月的巴黎
(1)直接选举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
(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3)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4)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其他措施。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在这些要枪毙的人中,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当轮到他的时候,他请求执刑的军官暂缓3分钟,以便好把手上的一块手表给住在对面街上的母亲送去。‘免得她丧失一切!’执刑的军官不由得被感动了。便同意放他走。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了!过了3分钟,那个男孩喊着:‘ 我回来了!’轻轻地跳过他已经牺牲了的战友的尸体,靠在墙上,巴黎,你有这样的儿女是永垂不朽的。…”
——《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1871年5月的巴黎
李大钊
中共一大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毛泽东
井冈山会师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共产党宣言》是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籍。
2、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3、法国每年都举办“国际马克思大会”,每次都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参加,其中不少人是著名学者。
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
来源
指导
完善
马克思主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看谁总结的好
工业革命
分化
工业资
产阶级
工业无
产阶级
对立
导致
国际工人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为代表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
《共产党宣言》的
发表 为标志
巴黎公社运动
1871年3—5月
影响了
无产阶级
建立政权
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
《国际歌》
纪念
和平请愿(失败)
暴力革命(失败)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题: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世界近代史第六单元《无产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的第一课。即“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部分,主要讲述工业革命以后,产生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分化对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无产阶级开始与资产阶级作斗争,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本课内容上承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是理解十月革命的重要思想基础。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对本课内容重新整合,首先让学生能进入经典,阅读第一手资料后再对经典进行分析运用,切实体会其历史与现实意义。
主要讲述了三个知识点: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
二、课程标准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宪章运动基本史实;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背景;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基本史实;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运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方法;培养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19世纪中期工人阶级生活状况视频,创设情景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和个人经历让学生体会马克思伟大人格和优秀品质。通过巴黎公社小男孩的表现,体会公社战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播放视频:千年第一思想家
(设计意图:以马克思的毕业论文、千年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思想家、墓志铭等马克思的生平导入,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
播放:视频(反映19世纪中期工人生活状况的视频。)
教师:19世纪中期的欧洲正在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历史转折,这就是——工业革命,给资本家带来了什么?
学生:财富;
教师:那给工人带来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超负荷的工作却无法满足最起码的生活需求,也无法给孩子带来幸福的童年,面对如此的现实,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工人阶级的抗争
展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示意图
学生:分析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缩短劳动时间增加工资收入、要求选举权利……
教师:假如你是一名记者,请报道一下宪章运动。
学生:1836——1848年在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宪章运动的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普选权问题是饭碗问题”,工人阶级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来提高自己的经济地位。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丝织工人起义称为世界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但其最后失败,失败的原因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资本主义呈上升趋势。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情境,让学生了解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
3、思想家的探寻
展示:傅立叶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
我设计的理想 “和谐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人平等,按兴趣工作,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免费教育。怎样实现这个理想社会呢?我相信资本家或权贵人物会帮助我实现,为此,我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1点在家接见愿意出资的富翁。
教师:傅立叶设计的“和谐社会”能实现吗?为什么?
学生:借助课后的“自由阅读卡”回答。
教师:面对现实,马克思是如何做的呢?
二、马克思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教师:提出四个问题,同学们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认为改变社会的方式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改变社会的力量是什么?最终想把世界改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1: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2: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学生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学生4: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的大同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讨论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教师:简介《共产党宣言》的销量以及创立过程,科学理论必须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三、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1、1871年的巴黎
展示:巴黎公社建立后工人欢呼的图片和巴黎公社的措施。
(1)直接选举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
(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3)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4)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其他措施。
思考:巴黎人民为何如此兴奋?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并由此理解巴黎公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一个证明。
教师:72天后再来巴黎你会看到什么?
展示:《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中一个小男孩的材料。
“在这些要枪毙的人中,有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轮到他的时候,他请求执刑的军官暂缓3分钟,以便好把手上的一块手表给住在对面街上的母亲送去。‘免得她丧失一切!’执刑的军官不由得被感动了。便同意放他走。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不会再回来了!过了3分钟,那个男孩喊着:‘ 我回来了!’轻轻地跳过他已经牺牲了的战友的尸体,靠在墙上,巴黎,你有这样的儿女是永垂不朽的……”
——《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小组合作:针对材料自己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体会公社社员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展示:《新青年》、李大钊、中共一大的图片
SHAPE \* MERGEFORMAT ( http: / / www.21cnjy.com ) SHAPE \* MERGEFORMAT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滚动图片:回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对中国产生的影响。理解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学生:学习中共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继续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不已。
3、马克思主义在世界
展示:资本主义国家也在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克思主义的资料:(1)《共产党宣言》是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籍。 (2)目前几乎所有德国大学都有研究马克思的项目。 (3)法国每年都举办“国际马克思大会”,每次都有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参加,其中不少人是著名学者。
思考: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然而现实是资本主义社会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对这一问题如何理解?
教师: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看,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对剥削制度的废除,不能期望在短时期内完成,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质疑,引发学生深层思考。)
(三)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展示:示意图 实践 理论 实践
教师:(结合本课知识解读),十八大在雄 ( http: / / www.21cnjy.com )壮的《国际歌》歌声中闭幕,重温国际歌歌词,体会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意义。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足以证明其生命力的持久。
六、课堂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有成年男子都有选举权;进行无记名投票;平等选区;评论员选举废除财产资格要求;议员应有报酬;议员每年六月进行大选。
——《人民宪章》
材料二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国际歌》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次工人运动的革命纲领?工人阶级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据材料二概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是为了纪念哪一次革命运动而创作的?它反映出怎样的革命精神?
参考答案
(1)英国宪章运动。②要求取得普选权(或选举权),参与国家的管理。
(2)主要内容:《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革命运动:巴黎公社。革命精神:无产阶级追求真理、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创造精神。(意思相近即可)
七、板书设计:
17、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为什么要改变世界?
二、马克思是如何改造世界的?
三、马克思改变世界了吗?
THE PHILOSOPHERS HAVE ONLY
INTERPRETED THE WORLD IN
VARIOUS WAYS . THE POINT
HOWEVER IS TO CHANGE I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墓志铭
指导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