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26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26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1 22:5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一篇: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第二篇: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第三篇:曲终人散,硝烟未散——论战争之得失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各缔约国,缔约的背景和目的,萨拉热窝事件的时间、内容和影响,凡尔登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简要战况和战役结果等。
2.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并探讨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和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和相关战役的学习,了解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史为鉴,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此消彼长 力量失衡
——探战争之缘由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铁血宰相”俾斯麦,强化专制集权,扩大军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
1.德国的强势崛起:
政治上: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较多的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具有侵略性。
(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气内燃机。
(2)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4)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经济上:后起之秀德国的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15.7%,居欧洲第一位。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经济: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政治: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美国殖民地最少
1913年英法德美殖民地面积
这一问题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新兴资本主义国家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2.各国实力的失衡: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3.一战爆发的原因:
德国外长——皮洛夫
德国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意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
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
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面积是德国的11倍
德国:我终于强大了,
世界却早被瓜分完了!
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漫画)
根本原因: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根本原因)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国家 争夺计划
法国 普法战争失败,力图复仇,想收回被德所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煤铁丰富),并想吞并德国的鲁尔矿区。
德国 遏制法国,夺法领土,在欧、亚、非各地争夺更多的殖民地,挑战英国,实现建 立“中欧帝国”的迷梦
英国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经济增长已落后于德国 当仍想稳坐世界殖民老大的交椅,保住霸主地位。
俄国 得到法国经济上的援助,反对德国过分削弱法国,与奥 匈在争夺巴尔千地区的控制权产生矛盾。
意大利 与法国在争夺北非殖民地的冲突中失败,法意关系恶化。
奥匈 帝国 奥匈帝国与德国都属于日耳曼族,染指巴尔干地区,吞 并了其中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与俄国结下梁子。
依据表格中欧洲各国的争夺计划,分析判断一下,哪些国家会结盟。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突尼斯问题
争夺巴尔干



世界市场、殖民地
普法战争后果
巴尔干问题



1882年
1879年
1904年
1907年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两大军事集团建立: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三国协约。
最主要的矛盾:英德矛盾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壹·此消彼长,力量失衡——探战争之缘由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巴尔干半岛:
战略地位重要,地处欧亚三大洲;煤、石油资源丰富;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独立意识强烈;欧洲列强势力介入 ......
20世纪初的欧洲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硝烟四起 战火燎原
——解战争之过程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观看视频,了解萨拉热窝事件,思考你怎么看待热血青年普林西波的行为?
杀手普林西波
思想崇高,行为愚蠢
反对恐怖袭击,争取和平磋商的办法解决地区冲突
1914.6.28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2.正式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后…
德皇威廉二世兴奋的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德皇威廉二世
经过与德国策划,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炮击贝尔格莱德市,塞尔维亚被迫应战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3.战争双方:
VS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同盟国
协约国
意大利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英)帕麦斯顿
意大利是虽是三国同盟中的一员,却于1914年8月3日宣布中立。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手段,向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欲望。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宣战。
——《世界史·现代史编》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4.三大战线:
西
线
英法VS德

线
德奥VS俄
南线
奥VS俄塞
仔细观察一战形势图,小组讨论:
1.你认为一战有几条战线?
2.每一条战线作战的双方分别是哪些国家?
3.分析判断哪条战线战争可能更加惨烈?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日德兰大海战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最惨烈
新武器:飞机、坦克、毒气等
索姆河战役1916:英法——德
马恩河战役1914:英法——德
4.三大战线: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5.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的战役,战事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战争中运用各种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炮等。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终于破产,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自2月27日起,法军利用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又称“圣路”),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一周内组织3900辆卡车,运送人员19万、物资2.5万吨。这是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法军大批援军及时投入战斗,加强了纵深防御,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军的新武器:火焰喷射器
绞肉机
地狱
屠场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5.1917年战局变化:
①美国态度的变化:由中立到参战
1915年5月7日,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邮轮卢西塔尼亚号。百余名美国乘客和社会名流丧生,为1917年4月美国参战的借口。
美国为何要参战?
1.美国在大战前期利用”中立”地位大发战争横财,1917年一战已进入尾声,为抢夺战利品及在战后夺取世界霸权,美国参战;
2.美国与德国在争夺拉丁美洲的过程中矛盾尖锐;
3.同时美国与协约国经济利益紧密相连。
1914年美国人口9800万,国民收入是英国的13倍多。包括俄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国民收入总和与美国旗鼓相当。美国海军世界第三,仅次于英、德两国。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5.1917年战局变化: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918苏俄退出了一战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战争导致其国内经济崩溃,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罢工人数更达到了百万人以上。1917年3月8日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
俄国工人农民忍受不了无止尽的战争贫困,在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俄。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5.1917年战局变化:
③中国、巴西等中立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战场。中国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1917年8月14日中国参战14万华工以工代兵
中国虽然没有派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了十几万劳工到欧洲战场。中国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华工是世界一流的劳动者,可以成为出色的士兵,在现代武器的炮火之下仍然能保持良好队形。
       ——法国福煦元帅
贰·硝烟四起,战火燎原——解战争之过程
6.一战结束:
1918年11月11日,法国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福煦车厢里签署了《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德国宣布投降,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曲终人散 硝烟未散
——论战争之得失

叁·曲终人散,硝烟未散——论战争之得失
德国: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英国:保住霸主地位。
法国:同德国争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美国: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
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标决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把整个世界作为其争夺的自然边界。
1、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1.一战的性质:
叁·曲终人散,硝烟未散——论战争之得失
2.一战的特点:
战争历时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欧洲、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1800多亿美元
①持续时间长;②规模大,涉及范围广;
③危害大,杀伤力空前强大。
根据一战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表归纳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名称 数量(人)
拿破仑战争(1790-1815) 233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1075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518
普法战争(1870-1871) 876
日俄战争(1904-1905) 292
巴尔干战争(1912-1913) 1941
一战(191-1918) 5509
材料一:战争所带来最直接、最明显的后果是人力、物力的巨大损失和破坏。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即达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350万成为终身残废,饿死、疫死者大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元。……生产遭到沉重打击,纯粹从经济角度估计,欧洲的工业发展倒退了8年。
——《世界史 现代编》
①对人类社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潜艇
毒气
坦克
飞机
飞艇
材料二:
交战国在战争中使用了很多新式武器装备,如坦克、潜艇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据统计,参战各国的死伤人数高达3000多万。
②对科学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是柄双刃剑)
3.一战的影响:
叁·曲终人散,硝烟未散——论战争之得失
材料三: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英国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材料四: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 ——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
一战中最大的获利者是谁?
③对欧洲: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3.一战的影响:
叁·曲终人散,硝烟未散——论战争之得失
材料五: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 ——《世界史·现代史(上编)》
④对殖民体系: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在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都在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从而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得以壮大起来。
中国的五四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民族觉醒
⑤对中国: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造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3.一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