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件 (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件 (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1 20:5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 入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 ,我的1997年。1997年我深情地呼唤你,让全世界都在为你跳跃,让这昂贵的名字永驻心里。曾经有过的长长黑夜,曾经有过的痛苦离别,多少个梦中拥抱过你,你和我的心永远不分离……”
这是一首歌的歌词,在公元1997年回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街小巷。为了庆祝离开祖国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学习目标
分析本文在内容上和艺术上的独特之处,了解新闻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知识积累
(1)作茧自缚:蚕吐丝做成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2)扬眉吐气: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
(3)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
(5)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成语积累
(1)在南海这个舞台上,曾经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现在又有人兴风作浪,还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来了又退去一样,这些图谋最终都不会有结果。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针对南海问题的回应)
(2)美方是否期待日本方面对偷袭珍珠港道歉,我不做评论……如果日方想深刻反省、真诚道歉,无论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还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或是“731”部队遗址,中方有很多场所可向其开放。(就日本安倍晋三访问珍珠港一事答记者问)
中国外交部金句集锦
(3)请美方不要高估自己的造谣能力,也不要低估别人的判断能力。谎言重复一千遍依然还是谎言。
(就美国特朗普称中国因被加征关税变得虚弱一事答记者问)
(4)我还想提醒佩洛西,她面对的是占全人类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挑衅的是14亿多中国人民。民意不可欺,民意不可违,佩洛西凭此“秀”到底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相信历史会给出公正答案。
(就美国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一事答记者问)
(5)中方已经多次说明了情况,有关飞艇是民用性质,是因为意外误入美国领空,完全是不可抗力造成的。美方不顾中方的反复说明和沟通,过度反应,滥用武力是不负责任的。美方称这个气球是所谓机群的一部分,我不了解,我想这可能是美方对中国进行信息舆论战的一部分。谁是世界上最大的间谍监听、监测国家,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
(2023年2月就美国声称击落中国飞艇发表声明)
知世识体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中国在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背景知识
1997年4月的一天,解放军军乐团接到一项任务,要组成一支35人的乐队,参加香港回归仪式,由于建芳担任指挥。到香港后,解放军军乐团和准备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英国皇家乐团进行了几次合练。这时候,中英双方在关于政权交接仪式上的“一秒钟”进行了激烈的争夺。英方要将降英国国旗和演奏英国国歌持续至6月30日最后一秒才结束,要求中方推迟一秒,即在7月1日0时0分1秒才开始升中国国旗和演奏中国国歌。
香港回归小故事
“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必须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奏响中国国歌。我们已经等了一百多年了,一秒钟都不能再等了。”
——于建芳(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现场军乐团总指挥)
消息
消息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新闻文体。
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时效性是最强的。消息一般篇幅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故列宁曾称之为“电报文体”。
它的主要构成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文体知识
标题:消息的眼睛。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
导语:一篇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零度写作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零度写作”方式多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掺杂任何个人的想法,完全是机械地陈述。“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相反,是将澎湃饱满的感情降至冰点,让理性之花升华,写作者从而得以客观、冷静、从容地抒写。
知识链接
独特的新闻视角
隐隐的新闻情感
情境任务
香港回归作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报道非常多。由新华社四位记者合作完成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其中最别致的一篇,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假如你是评委会中的一员,请从多个角度说出推荐理由。
荣获新闻一等奖,如何实至名归?
活动一 推荐理由:契合新闻特点
1.无论是怎样的新闻作品,它都须符合新闻的基本特点,这是基本前提。请从新闻的普遍特点上推荐这篇新闻稿。
(1)本文具有新闻结构、内容的特点。(填写下表,摆出事实)
新闻结构 内容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别了,“不列颠尼亚”
英国撤离香港
英国告别香港的具体过程
四个背景材料,即对港督降旗传统、港督府、英军占领香港的历史和英军占领香港的统治时间的介绍。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本文符合新闻语言的基本特点。(举例说明)
答案 ①语言表达准确,数据运用及叙述描写准确。准确的数据能增强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准确的叙述和描写能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可以使场景、事件或人物真实、具体、鲜明;可以使读者如亲临其境、亲见其人,营造出一种庄重、严肃的氛围。
②“让事实说话”,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
③按时间顺序,精确计时计分,衔接非常紧密,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活动二 推荐理由:具有独特个性
2.本文能从几千篇新闻稿中脱颖而出,一定是因为它与众不同。请说明其“个性”之处。
(1)本文的写作角度与众不同。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观察视角独特。作者没有局限于一般新闻报道可能会选择的视角,如写交接仪式现场的庄严,或写庆祝回归人群的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新颖而别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选材角度新颖。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却并没有写成英军撤离大事记的形式,而是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别出心裁地穿插对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实施管治的历史的回顾,今昔对照,将现实的事件放在了一个历史的背景中,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与众不同。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使用倒装和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强调的句式、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意味的具体事物,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国统治的终结,中华民族扬眉吐气时代的到来,既有对侵略者的嘲讽,又有民族自豪之情蕴含其中。
②采用象征和一语双关的手法。“不列颠尼亚”是英国皇室的象征,与这样一艘极具代表性的游轮告别,告别的就不仅仅是人,而是150余年的英国殖民统治,一语双关。
③蕴藉,有历史意味。“别了”的角度确立了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也给历史呈现了更独特的意蕴。借鉴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这样的标题,表达“走了”与“来了”之间的历史嘲讽,表达一以贯之的自豪和蔑视。
(3)采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手法,与众不同。
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历史背景的加入,及时补充的解释性文字,使得文章内容达意更清楚明白。
②现实与历史的巧妙交融,既形成了恰到好处的对比,又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历史纵深感。
③在对事实的记述中,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活动三 推荐理由:语言准确生动
3.鉴赏新闻语言,一方面要看其准确性,是否“让事实说话”,是否准确报道了真实事件;另一方面,新闻语言也要富有生动性。虽尽量是“零度写作”,但是情感仍要有表现方式,有感染力的新闻才能更快速传播。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1)
赏析:该细节准确生动地描写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时黯然神伤的神情,以及他对离开香港的失落感。这一细节描写,从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自豪。“日落”一词一语双关。
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2)
赏析: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这次降旗是具有标志性的最后一次,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3)
赏析:一语双关。“退役”,暗示着英国的衰落和统治的结束;“很快”,暗示着殖民者的落魄;“消失”,暗示着历史的屈辱将不再重演。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4)
赏析:“从海上来”标志着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的正式开始。
“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回归祖国。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
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从海上黯然地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活动四 拟写新闻颁奖词
4.本文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请为其写一则颁奖词,包含艺术、内容方面的特点,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70个字左右。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失去与收回跨越156年的时间长河织就的欣喜与希望,在一个个场景的渲染中久久回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告别,更是崭新的开端。
微任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新华社《别了,“不列颠尼亚”》)
材料二: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材料三:按惯例,历任港督离港前都要坐车绕总督府两圈,彭定康也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是,彭定康没有继任了。(凤凰卫视)
材料四:彭定康的车轮在原地转起了圈子,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在原地转圈的。 (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
同一新闻细节,“零度”背后有“热度”
新闻作品讲究客观、理性,情感不明显外露。也就是尽量用“零度写作”的方式,但是零度写作并不是缺乏感情,更不是不要感情。
以上四则新闻语言,全部指向同一件事,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试分析以上材料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侧重点。
答案 ①材料一看似平铺直叙,强调的是“最后一次”。蕴含收复香港的自豪感。
②材料二强调“传统”“我会回来”,表达对殖民统治的留恋。
③材料三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的是“没有继任”。表达了一种自信。
④材料四采用对比和一语双关以及比喻的手法,讽刺了港督的留恋。
香港将继续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为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愿祖国繁荣昌盛,和平稳定!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