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歌曲《银杯》的欣赏与学唱,了解蒙古族的短调歌曲,同时,与蒙古族的长调歌曲《牧歌》相互对比学习,把握短调与长调歌曲的特点,能够辨别基本的长调与短调歌曲。
2学情分析
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初级中学,所以,基础比较薄弱,在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与基础为主,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的目标。
3重点难点
在欣赏过程中教唱歌曲,在教唱歌曲的的过程中把握音乐体裁!把几者结合起来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听马头琴《蒙古人》演奏
问题:我们刚刚听到的音乐作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蒙古族的音乐中不但有优秀的马头琴作品如《万马奔腾》,更有丰富多彩的民歌作品。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第三单元《草原牧歌》,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
活动2【活动】欣赏学唱《银杯》
1、听录音
2、歌曲介绍:《银杯》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地区的一首祝酒歌,属于蒙古族民歌中的短调歌曲,歌曲彰显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歌曲主要流行于蒙古族的农业地区。
3、欣赏学唱:
1)跟随教师的钢琴轻声哼唱旋律,同时熟悉歌曲的乐谱,然后跟随教师视唱乐谱。
2)视唱歌曲
3)分析歌曲
这首蒙古族的短调歌曲有哪些特点呢?
速度:
节奏:
旋律:
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回答问题,解释小结。
教师过渡:老师刚刚介绍了《银杯》是蒙古族的短调歌曲,那么,什么是短调歌曲呢?
短调:
4、复听歌曲:
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赏----你认为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比较有趣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老师把同学们所讲的概括为衬词、滑音和倚音。
1)衬词:
塞勒日外咚赛:蒙语中有一切都美好的存在着、吉祥平安的意思。
你认为歌曲中的衬词有什么作用呢?或者说可不可以把衬词去掉?去掉好不好?
学生体验:跟随教师的伴奏演唱去掉衬词的《银杯》。
学生回答问题:
衬词:是指歌曲中那些没有实在或明确含义的虚词。是作为歌词的组成部分而出现的,起到了不可取代的衬扩充和补充的作用。(带领学生练唱歌曲的衬词)
2)滑音:是装饰音的一种,用波纹线或带箭头的弧线作为标记,从一个音向上或向下滑至另一个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
(练唱滑音小结)
3)倚音:记写在主要音前面或后面的小音符叫倚音。记写在音符前面的叫前倚音,记写在后面的叫后倚音。
教师过渡:我们歌曲中的装饰音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衬词起到了扩充旋律的作用,滑音和倚音突显了歌曲蒙古族草原风格和蒙古族民歌的豪放。
5、欣赏不同版本的《金杯银杯》
浅析:《银杯》是一首祝酒歌,采用五声调式写成,流传至今有很多版本,就连名字也有很多如《银杯》《金杯》《金杯银杯》不同的版本,就连歌词和节奏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介绍蒙古族传统敬酒的特点。
活动3【活动】欣赏《牧歌》
欣赏《牧歌》
观看视频歌曲介绍:
《牧歌》是内蒙古东部昭乌达盟的一首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写成,主要流行于蒙古族的牧区。
3、《银杯》与《牧歌》特点的对比
4、长调:节奏自由、多大跳音程、旋律舒展辽阔、高亢悠远、句尾悠长,多采用五声羽调式、宫调式写成。
5、再次体验《牧歌》(跟随音乐拍手打节奏)
你认为哪首歌曲更适合拍手击打节奏?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是由长调与短调歌曲的节奏特点决定的。
长调与短调特点对比:(表格呈现)
活动4【活动】欣赏与辨别
欣赏与辨别
根据长调与短调歌曲的特点,辨别哪首是长调歌曲哪首是短调歌曲?你的根据是什么?
1、《辽阔的草原》—节奏自由、长调
2《嘎达梅林》-----节奏整齐 、短调
小结:短调民歌在蒙古族的音乐生活中曾占有主导地位,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农业地区。而长调民歌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主要流行于内蒙古牧区。流行地区的不同也是产生长调与短调特点的主要因素。总之,长调与短调民歌在蒙古族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活动5【测试】拓展
拓展:
欣赏蒙古族风格的当代创作歌曲《天边》
你能听出歌曲是吸取了长调还是短调的因素进行创作的吗?
介绍:《天边》是一首具有浓郁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创作歌曲,其旋律从蒙古族长调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更是远离草原家乡的游子,对故乡深切思念和怀恋之情的完美表达,也是蒙古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和创新。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