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写作 热爱写作 学会观察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2 06:5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xie zuo




学会观察
24年秋/部编版 初中语文
学习目标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感受不同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激发自己的写作欲望。
加入写作小组、论坛或社交媒体上的写作圈子,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心得,互相鼓励,增强写作的动力。
尝试从不同的视角、距离、时间节点去观察同一事物,以获得更全面的认知和理解。
养成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悟、情绪变化、有趣见闻记录下来,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度和热爱。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放慢脚步,用眼睛、耳朵、鼻子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注意那些平时可能忽略的细节。
记录观察结果:随身携带笔记本或使用手机便签,随时记录下观察到的有趣现象、人物特征、环境氛围等,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写作指导
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选材问题是
有意无意的模仿,似曾相识。
材料虚假,违背常理
游离中心,不合主旨
常见问题
材料贫乏,内容干瘪
游离中心,不合主旨
写作
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用文字来记录生活,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把自己熟悉的人物、经历的事情、看到的景物以及内心的情感想法等告诉读者。所以要写好作文,就要学会观察,勤于思考。
如老舍 25岁前生活在北京,后去英国讲学5年之久,离开伦敦回国途中,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回国后去济南齐鲁大学任教,对济南感受强烈,提笔描写济南的冬天。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睛”这一特点,写山、城、写人、写雪、写水,都无不涂上一层温暖睛朗的色彩。
应按写作要求寻找观察对象,然后根据观察对象的本质特征有重点地观察
有目的地观察
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的描写:“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干啥还希望别的呢!”作者想象从济南上空俯视大地,用宏大的视角,把偌大的一个济南,竟然放在一个由三面群山环抱而成的小小摇篮里,交代了济南冬天温暖的地理原因。此外作者还细腻地描写了济南的人们的生活感受,从侧面体现了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再如朱自清《春》中的“春花图”,作者既描写了树上的花,又写了花下的蜜蜂与蝴蝶,还写了遍地的野花,从上到下,展示了一幅立体的百花竞放图。
要多角度、立体地去观察,既要看表面,也要看本质;既要看正面,也要看侧面,甚至看反面;既要看其本身,也要看与之相关的环境。
多角度、立体地观察
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用温情的眼光观察济南,发现了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顺着这条主线,紧扣“山”和“水”,向读者展示了三幅淡雅的山水画:小山摇篮图、雪后初晴图、空灵水晶图。读完《济南的冬天》,我们同济南的人们一样也是面带微笑的,也感受到了温暖和舒适。
要带着感情去观察,找到能寄托自己感情的典型材料和典型细节。
有感情地观察
如朱自清《春》中,“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看着春花想到秋实--满树的“桃儿、杏儿、梨儿”,着实让人过足了喜获水果丰收之瘾。这样的想象不仅拓宽了描绘的视野,更从另一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根据眼前的所见、所闻,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仅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展现很深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展开联想和想象
如刘湛秋《雨的四季》中,就通过对不同季节的雨的长期观察,提炼出春雨清新甜美、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绘制出了一幅幅秀丽的图画。
有意识地把自己观察的结果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把观察到的东西加以提炼,写成观察卡片或观察日记,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注重积累和提炼
写作实战
片段写作1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这些变化了吗 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话,描述这些变化
天气渐渐凉了,秋天的脚步悄无声息地来了。
夏日的燥热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弥漫着一丝清凉的味道,风轻悄悄地拂过耳边,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小树林,清脆的蝉鸣在上空回荡,时而整齐划一,时而此起彼落,奏着秋天的赞歌。地上落着一层银杏叶,像剔透的小扇子,走上去还沙沙地响。“金桂花开香十里”,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淡淡的香甜。@满树的桂花聚在枝头上,一簇一簇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像小太阳,像点点繁星,有时散落的花瓣随风一起飘下,又像金色的雨滴。
(作者:钟绘霖)
范文赏析
嗅觉
触觉
听觉、视觉
①从嗅觉、触觉的角度写秋天到来的变化。
嗅觉
听觉
视觉
触觉
②从听觉、视觉、嗅觉的角度写秋天的蝉鸣、落叶及花香。
③把桂花比作小太阳、繁星雨滴,形象地写出桂花之美。
天气渐渐凉了,秋天的脚步悄无声息地来了。
夏日的燥热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空气里弥漫着一丝清凉的味道,风轻悄悄地拂过耳边,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小树林,清脆的蝉鸣在上空回荡,时而整齐划一,时而此起彼落,奏着秋天的赞歌。地上落着一层银杏叶,像剔透的小扇子,走上去还沙沙地响。“金桂花开香十里”,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淡淡的香甜。@满树的桂花聚在枝头上,一簇一簇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色的光芒,像小太阳,像点点繁星,有时散落的花瓣随风一起飘下,又像金色的雨滴。
(作者:钟绘霖)
范文赏析
片段写作2
九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自然景物、人们穿戴等方面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你注意到了吗 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体验,选取一个场景,写一段文字,描述这些变化。别忘了取一个别致的题目。
九月的校园
步入学校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扇形的花坛,花坛里的泥土散发出秋季独有的气息。小树、小草都已由昨日的嫩绿变成浓绿,只有个别的花草儿还呈现点滴的鲜绿色,残留着夏姗姗离去的脚印。高大的教学楼洒满了秋季的阳光,阳光照耀下的红砖墙让人感到别样的温暖。教学楼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与蓝天白云遥相呼应,形成了一道金秋的美景。
九月的阳光已不再那么让人燥热难耐。操场上,同学们还穿着薄衣衫,他们三五成群,有的在打乒乓球,你攻我守,你抽我杀,凉爽的秋风不时吹走他们稚嫩脸颊上的汗水;有的在跑步,秋光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篮球架下,同学们正在进行投篮比赛,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他们披了件橘红色的外套,不仅人是橘红色的,篮球也涂上了橘红色。小路上,有的人在悠闲地散步,有的人在低头思考,有的人在低声交谈,他们大多穿上了长衣长裤。人们都在感受秋天带来的凉爽和甜美。都在享受秋的舒服与惬意。
范文赏析
教师点评
善于观察,描写细致。作者善于观察,细致地描绘了九月的校园。“嫩绿变成浓绿”“阳光已不再那么让人燥热难耐”以及人们衣服的变化,这些细节都突出了九月份景色的特点。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