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读记并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舱面”、“半明半昧”、“霎时”、“摇摇欲坠”等。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体会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感受,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难点:
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观看繁星时情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作者年龄、阅历增长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繁星图片、作者介绍、课文朗读音频等)。
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繁星图片或播放星空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展示繁星图片,配以轻柔的音乐)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片星空,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A:我觉得很美丽,星星很多,像钻石一样。
学生B:我感觉很宁静,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
教师:非常好,星空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金的散文《繁星》,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片星空的,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巴金和他的创作背景。
2.简要介绍作者巴金及其创作背景,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巴金照片及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真实、细腻的情感著称。《繁星》就是他在1927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他正值青春年华,对自然和人生充满了热爱和向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词语:纳凉 静寂 怀抱 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
(2)读准带多音字的词语:仿佛 模糊
(3)重点理解:星群密布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眨眼
(4)读准下列词语并尝试用这几个词语说一段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飞舞 星群密布 半明半昧
眨眼 摇摇欲坠 密密麻麻
2.指名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几次观看繁星的经历?每次的地点和感受分别是什么?
3.全班交流,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接下来,我请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几次观看繁星的经历?每次的地点和感受分别是什么?
(学生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教师:好了,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写了几次观看繁星的经历?
学生C:三次,分别是在家乡庭院、南京菜园和海上。
教师:非常好,那每次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D:在家乡庭院看星天时,作者感到宁静、舒适,好像回到了母亲的怀里;在南京菜园看星天时,作者觉得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和朋友在促膝谈心;在海上看星天时,作者感到无比陶醉,仿佛和星星有了更深的交流。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默读第一段,思考:
①作者第一次看繁星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景象?
预设:引导学生认真读第1自然段的第2句话,从中提炼出关键信息回答。作者第一次看繁星是从前七八月,在家乡庭院里纳凉的时候。他看到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②作者在家乡庭院看星天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学生体会首句在段落中的作用。这句话开篇点题,一个“爱”字表露出“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引出下文“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关键词“密密麻麻”、“忘记一切”、“回到母亲的怀里”等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第二段:
(1)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作者在南京菜园看星天时的情景和感受有何不同?
预设:引导学生阅读第2自然段,在理解段落内容的基础上寻找关键信息。作者第二次看繁星是三年前,在南京住处后面的菜园里。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感觉到星光虽然微小,但是光明无处不在。
(2)“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
预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要在讲解前适当铺垫巴金的人生经历,并且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作者当时正值青年,胸怀宏伟理想,微小的星光“无处不在”正体现了青年人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渴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期盼。
(3)仿写训练:写一写自己观看星空的经历,以及从中产生的感想。
(4)通过关键词“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等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3.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学第三段,出示合作学习要求:先在小组中读一读你最喜欢的画面,然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喜欢的画面,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相机点拨。(按照顺序交流)
预设1: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星星这样低?引导学生读课文抓住“悬”“摇摇欲坠”。悬着的星星摇摇欲坠,给你什么感受?(奇妙、触手可及、怕掉下来、担心……)交流后,读好第一幅画面。(个人读)
预设2: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
作者由星星这种事物想到了萤火虫,由星星闪烁想到了与人相关联的眨眼睛,小声说话,这种写作手法就叫——联想。(同学在写景物作文的时候,可以尝试用用)
交流基础上引读课文。(个人读,男女生读)
预设3: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引读:师: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3)朗读指导。
第三幅星空画面是最丰富、最神奇的,让我们一起配乐朗读第三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画面,不同的小画面读出不同的感受。
四、品析语言,学习写法
1.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精妙之处和表达效果。
(1)句段一: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图片引导学生体会“船动星移”时作者产生的梦幻之感。
A.说说好在哪里。
B.体会“悬着”和“摇摇欲坠”相对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
(2)句段二: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候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图片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感悟作者回忆起了童年,产生了淡淡的思乡之愁。
A.说说好在哪里。
B.“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把“星星”比喻成“萤火虫”;“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繁星半明半昧的可爱样子。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以及整段话都用了想象的方法来写,使夜晚的星空更加神秘迷人,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观看繁星的经历和感受。
2.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星空的文字。
六、总结归纳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繁星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还学会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巴金一样,用心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美。
2.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三段,并尝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