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进程,每与和平中得伸展,昧者不察,遂妄疑中国历来政制,惟有专制黑暗,不悟政制后面,别自有一种理性精神为之指导也。”中国古代政制中最能体现文中“理性精神”指导的是21教育网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内阁制 D.君主制
2.《旧唐书》所载的官吏中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出身的共二十人,占入传总人数的56%,入传的人一半以上具有科举出身的资格,其中位至四、五品以上高官的共十五人,占科举入仕者总数的68%。由此可知,唐朝【版权所有:21教育】
A.科举成为入仕重要途径 B.门阀政治不复存在
C.道德素养成为唯一标准 D.官僚政治逐渐衰落
3.宋代立国之初曾规定:宗室子弟不许参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考试,只能在宗室学校就学,学成后成绩优异者也只能授予虚衔,不能任实职,更不得填补地方官缺。这些规定意在
A.解决地方权力的威胁 B.保证皇权和朝局的稳定
C.维护科举制度公正性 D.杜绝王孙贵胄进入仕途
4.薛元超凭借门荫入仕,在唐高宗时期官至宰相,其谓所亲曰:“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这表明( )www-2-1-cnjy-com
A.选官方式科举门荫并重 B.丞相大多数由门荫入仕
C.选官制度具有不确定性 D.科举取士制度受到重视
5.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 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6.关于下表中的
类别 察举制 科举制
依据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方式 长官推荐 自由报考
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7.明宣德(1426~1435年)后,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省直乡试按定额录取,会试分南、北、中卷按比例录取。根据南、北、中卷地区录取比例为55%、35%和10%的规定可知,北卷、中卷地区比洪武、永乐间的实际录取比例提高近一倍,南卷地区录取比例下降21%。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 )
A.巩固政治统治的基础 B.完善考试选官的程序
C.增加封建官僚的数量 D.削弱江南士人的特权
8.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9.据记载,清前期有富商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会将产业交付仆人打理,自己则到城市生活;仆人在打理主人产业时也可以积累自己的资产,培养子弟读书做官,主人一般也不禁止。仆人子弟读书做官后,与原主人多不再以主仆相称,而可称主人为伯、叔。这主要说明当时
A.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B.民间向学风气浓厚
C.主仆关系趋于平等 D.阶层流动机会增加
10.“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21·世纪*教育网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等级制度
11.东汉末年,地方州郡官员推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才的察举制,因战乱“人士迁移”、地方个别豪强操纵崩坏。曹魏初期,由中央委任中正官评议现职官员、候补者、地方士人等级,作为中央选拔官员依据。这一变化( )21*cnjy*com
A.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 B.缓和了部分社会矛盾
C.抑制了豪强士族发展 D.导致了选官权力下移
12.下列历史现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序号 事件
① 汤武革命、国人暴动、田里不贔
② 玄学、士族门阀、均田制
③ 青苗法、榷场、科道
④ 推恩令、太学、《轮台罪己诏》
A.①④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④③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起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两汉时,中央制定了监察法规《监御史九条》和《刺史六条》。宋代时,监察法规内容开始增多,对文武官员的监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元朝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监察法规《宪台格例》,在中央设有御史台,在地方设立行御史台和22道肃政廉访司,共同行使监察职责。清沿明制,并加强了对中央部门和各省官员的监察,在此基础上,清朝还制定了中国古代最完整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至此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到顶峰时期。www.21-cn-jy.com
材料二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非常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视监察官员的遴选,从德、才、识三方面严格选拔,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选任制度。古代对监察官员基本素质的标准概括起来为清、正、勤、谨四个字,要求监察官员清廉谨慎、刚直敢言、公正无私、通体博识、勤敏练达、立心正直、才守兼优。汉魏时一般通过察举考试的方式选用御史,至唐以后,需进士出身的官员方可担任御史。明代御史一般为六、七品官员,六年考满或九年考满之后,多数能够迅速提拔为三、四品的高级官员。【来源:21cnj*y.co*m】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聂义峰《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历程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监察立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任监察官员的具体做法并分析采取这些做法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御史台总管全国监察,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台院、殿院和察院。一台三院分别管理内部事务、监察中央与地方百官,甚至设狱、审判。特别是对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监察加强,御史有权列席尚书省会议,“监其过谬”。对州县二级地方行政组织则采取分为“十道”监察区为主的巡视监察。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台院)侍御史主要掌纠举百僚及入阁承诏、知、推、弹、杂事;(殿院)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检查朝班时百官之仪态行履;(察院)监察御史“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礼、营作、大府出纳皆领焉”。2-1-c-n-j-y
——摘编自李孔怀《汉唐明三代行政监察体制比较》
材料二 唐代御史台三院职能向察院的集中自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开始、元朝完成。明初的御史台已成为察院的代名词。1382年,朱元璋罢御史台,置都察院(即大察院,有总览都察之意),负责察纠京城内外百官。另创设六科给事中制度,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既强化了对六部的监察,也适度分割了都察院的职权。清初承袭明制,都察院和六科机构分置;1723年,雍正帝将六科“始隶都察院”,至此,中央监察系统合而为一。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摘编自谢文乐《民国时期国家监察院与中国传统监察制度的比较研究》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代监察系统的职能分工及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监察系统的主要变化。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类别 说明
行卷诗 应试者把自己的上佳作品献给社会贤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公巨卿,得其赏识,再向主考官推荐,大诗人杜甫也有许多行卷之作,如《奉寄河南韦尹丈人》《赠韦左丞丈济》。
应试诗 诗赋是进士科必考科目,而且关系到举子们能否被录取,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唐朝的科场考试必定会产生大量的诗歌,且质量上乘。
及第诗 中举后吟诗作歌,是唐代十分盛行的风气。如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
落榜诗 唐科举的发展,“落第”“下第”题材的诗篇几乎成为一大门类。如赵假在《下第后上李中丞》中叹道“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
——摘编自《论科举制度与唐诗的繁荣》
根据材料,找到四类唐朝诗歌的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特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C
6.A
7.A
8.B
9.D
10.B
11.B
12.A
13.(1)意义:有助于规范监察官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行为;提高了监察系统的地位;强化了中央对监察事务的统一掌控;为近现代监察制度建设和监察法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做法: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提高监察官员的准入门槛(学识要求);为监察官员提供相对便捷的升迁渠道。2·1·c·n·j·y
原因:惩治腐败官吏的需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者加强廉政建设的考量;选官制度的不断完善;官僚出身结构的变化;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4.(1)分工:御史台总揽全国监察;台院监察中央百官;殿院掌管百官仪态;察院既监察百官,又巡视地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特点:分工明确(职能清晰);监察效率高;监察范围广;监察机构权力大。
(2)设置都察院,取代御史台;创设六科给事中制度;将六科隶属于都察院。
15.特点:科举制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随着科举制度在唐代的逐步完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参加进士科考试成为广大读书人改变命运。由于进士科主考诗赋。士人不仅以诗参加举试、出名而受到社会的尊重,影响了整个社会,大大地刺激了诗人的创作,使唐诗走上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出处:21教育名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