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3 08:0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罗马帝国时期,官员占公民人数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西汉成帝时的东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约为1:633。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www-2-1-cnjy-com
A.西汉政府的行政效率极端低下 B.罗马民主政治激发公民积极性
C.罗马法维系统治的作用强大 D.统计样本偏差不能反映问题
2.麦迪逊指出,“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相互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一设计体现的政治制度是【来源:21cnj*y.co*m】
A.邦联制和联邦制 B.三权分立体制和共和制
C.联邦制和共和制 D.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
3.“内阁”是中西方共用的政治概念,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西方国家的内阁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掌握着最高决策权 B.是最高的行政机构
C.行使立法和司法大权 D.是皇权专制的产物
4.明初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秘书和顾问,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实权,地位低于六部尚书。明中后期,内阁逐渐掌握票拟权,参与国家决策,并逐渐控制了六部,所担责任和唐宋宰相相当。但内阁仍不被视为宰相,原因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明中后期,宦官的权力高于内阁 B.内阁只有决策权而无执行权
C.内阁的权力和地位非制度赋予 D.内阁只能跪受笔录,完全听命皇帝
5.商朝统治者认为:“我生不(死)有命在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建立后,统治者认为:“天矜(怜悯)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并确立了“敬天、明德、保民”相统一的治国思想。这一变化反映出( )
A.世俗王权的日益扩大 B.天命观念遭到质疑
C.人文意识的逐渐增强 D.民主观念出现端倪
6.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雅典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皆得为官吏”的口号下,所有公职岗位均向每一个等级的公民开放,公职人员通过抽签的方式产生,由此,担任公职岗位的财产资格限制被取消。这一举措
A.否定了梭伦的政制设计 B.导致雅典民主走向衰落
C.废除了氏族贵族的特权 D.加速了公民阶层的流动
7.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漫两《新政疗法》: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这里强调的是www.21-cn-jy.com
A.行政权力的扩大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蓝鹰运动效果显著
D.政府全面管制经济
8.辛亥革命后政党社团纷纷建立,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1912年大小政党团体就出现300多个。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每当召开国会期间,各个政党为了选票贿赂议员,乱象迭出。政党政治最终因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而名存实亡。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
①当时的社会性质难以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②北洋军阀派系纷争,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
③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民众的民主意识淡薄 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879年,法国议会两院决定:将国家机关从凡尔赛迁回巴黎,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决定7月14日为法国国庆节。这些决定的意义是
A.巩固了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 B.共和派与君主派达成妥协
C.民众政治生活进入共和时代 D.共和派取得议会绝对胜利
10.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1285~1314年在位)召开了包括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和城市富裕市民三个等级参加的三级会议。有学者认为,三级会议的召开,反映了11世纪以来法国社会经济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指( )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城市经济的发展
C.价格革命的冲击 D.宗教改革的兴起
11.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其发展成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这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12.西周时期,中原音乐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蹈不论动作、曲调还是词意表达,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四夷乐舞”则反映人本来的生活状态与情趣,其内容大多是歌颂自然、生活和爱情,表现形式热烈奔放、真挚感人。这反映出21·cn·jy·com
A.各地民俗融和宗法理念 B.礼乐制度浸入主流文化
C.儒家思想确立正统地位 D.音乐舞蹈促进民族联系
二、非选择题
13.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
材料一 从历史演进的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选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三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
14.西方民主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近代西方国家的民主进程表现出民主传统继承与借鉴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的公民,并不是现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义上的公民,而是特指城邦内一小部分成年男性。以雅典为例,全部居民约为30万,18岁以上的成年男性公民仅3—4万。雅典城邦政治活动极其频繁,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议事会及倍审法庭的活动则更多,加此频繁的政治活动使普通公民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无法承受,据统计,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的人数只占雅典公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另外,雅典公民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他们对于所需要决断的问题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意见,大多数公民的投票具有一定的盲目怯,这给反动煽动者创迨了煽起人们非理性激情的机会,并可能导致破坏性的后果。例如,公元前406年,六位雅典将军被公民大会室判死刑,原因是作为远征军的统帅,虽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必须为许多雅典士兵的伤亡负责。
——摘编囱任遂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法律规定,农村地区议员必须有年收入600英镑以上的地产,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
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867、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
1928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为21岁,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号 关键词
① 郡县制
② 三省六部制
③ 察举制
④ 推恩令
⑤ 废丞相
⑥ 九品中正制
⑦ 行省制
⑧ 军机处
⑨ 科举制
(1)从表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
(2)结合所学知识,试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封建统治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同一时期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方吏民比例相比,罗马帝国的官员在公民中占比非常少,是因为罗马法具有强大的维系统治作用,C项正确;西汉政府的行政效率极端低下是表现,不是造成东西方官民比例差距的原因,排除A项;“罗马帝国”实行的并非民主政治,排除B项;统计样本即便有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政治体制的不同,排除D项。故选C项。21教育网
2.D
【详解】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体现联邦制下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政府分得的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体现三权分立体制,因此体现了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邦联制度,排除A项;BC项与材料的主旨不对应,排除。2·1·c·n·j·y
3.D
【详解】西方的内阁是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设立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而中国明朝的内阁不是作为决策机构出现的,是皇帝的顾问,因而是皇权专制的产物,故选D。A项并非从性质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内阁不是最高行政机构,只是顾问机构,排除B;内阁都不具有立法权,排除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点睛:明代建立后,明太祖吸取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朝丞相专权的弊端,废除丞相,自己直接管辖六部。为了提高效率,逐渐地发展成内阁制度。内阁官员无实权,只备顾问;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内阁是资本主义政权的附属物,与中国明代的内阁在性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内阁的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和地位不是制度赋予,没有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所以即便内阁掌握票拟权,甚至控制了六部,仍不被视为宰相,C项正确;明中后期,宦官的权力高不是内阁不被视为宰相的原因,A项错误;明代内阁参与国家决策,并不等于掌握了国家的决策权,B项错误;跪受笔录,完全听命皇帝的是军机大臣,不是内阁,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由“天矜(怜悯)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敬天、明德、保民”等信息可知,西周统治者强调天命就是民意要实行德治,相对于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而言,西周更加关注现实世界,体现了人文意识的逐渐增强,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王权发展情况,无法得出王权扩大的结论,排除A项;商周时期的政治特点之一就是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天命观念遭到质疑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当时不可能出现民主观念,排除D项。故选C项。2-1-c-n-j-y
6.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不受财产资格限制,下层的贫穷公民也可以通过抽签选举担任公职,上升到上层,同样上层公民也有可能下降到下层,这加速了公民阶层的流动,D项正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它是对梭伦设计的民主制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排除A项;材料是雅典民主发达的表现,而非衰弱,排除B项;废除氏族贵族的特权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1*cnjy*com
7.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由题干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的信息可知总统的权力扩大,故A项正确; B、C、D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21*cnjy*com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8.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12年中国就出现了300多个大小政党团体,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每当召开国会期间,各个政党为了选票贿赂议员,乱象迭出。政党政治最终因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而名存实亡,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性质难以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以及在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民众的民主意识淡薄,加之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故而形成此局面,①③④正确,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中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1875年颁布了《法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并把《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决定7月14日为法国国庆节。而1879年,法国议会两院决定实施这一规定,说明民众政治生活进入共和时代,C正确;这一决定与大革命的成果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这一决定与君主派无关,排除B;绝对胜利无法得出,排除D。
10.B
【详解】根据材料“三级会议的召开,反映了11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纪以来法国社会经济的变化”可知,中世纪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因此市民阶层可以参加三级会议,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C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兵士待遇较为优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可知,北宋军队士兵人数众多且待遇优厚,政府在军费方面的开支巨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皇帝为了防止武将谋反篡权,极力打压武将,为此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方针,这也导致了北宋军队战斗力低下,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北宋实行募兵制的情况,并没有涉及对地方的控制,与社会贫富差距也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A项。21cnjy.com
12.B
【详解】根据“中原音乐舞蹈不论动作、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还是词意表达,都体现出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等信息可得出,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俗与宗法的关系,排除A;当时儒学还没有出现,排除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民族间的联系,排除D。
13.(1)区别: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作用:根本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立;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同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3)原因:地方出脱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
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4)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1)区别:结合所学知识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分封制属于间接管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建立,根本消除地方与中央的对立;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演变:根据材料“ 春秋时代,郡 ( http: / / www.21cnjy.com )县制开始萌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和所学知识可知,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同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3)原因:根据材料“行政区划变化纷繁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可归纳出地方出脱分权倾向;根据材料“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可归纳出机构设置混乱。措施:根据材料“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可归纳出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4)作用: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确立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4.(1)缺陷:雅典民主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狭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政治活动过于频繁,导致低收入公民无法正常参与政治生活;公民缺乏专业素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趋势: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或逐步取消了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民主逐渐下移。
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人民群众要求普选权的斗争日益高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古代雅典(西方)。
关于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古希腊的公民,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而是特指城邦内一小部分成年男性”可知,雅典民主具有狭性,享有公民权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由材料“雅典城邦政治活动极其频繁”、“加此频繁的政治活动使普通公民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无法承受”可知,政治活动过于频繁,导致低收入公民无法正常参与政治生活;由材料“大多数公民的投票具有一定的盲目怯,这给反动煽动者创迨了煽起人们非理性激情的机会,并可能导致破坏性的后果”并结合所学可知,公民缺乏专业素养,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近现代英国。
第一小问,关于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材料“城市议员年收入必须在300英镑以上。”、“1832年改革法案规定,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1867、1884年改革法案降低了选民财产资格,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1918年法案中,授予了年满30岁的妇女以选举权。”可知,英国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选举的资格不断降低(或逐步取消了财产资格、年龄、性别、出身限制),民主逐渐下移。
第二小问,关于分析这些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国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当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同时,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斗争。
15.(1)示例:词语,三省六部制,废丞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机处论题;中国古代权不断削弱,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说明: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和制约,从而加强了皇权;宋代时期设立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相传进一步被削弱,皇权得到加强;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制度,君权得到大幅增强。清朝设立军机处,使我国专制主义制度达到顶峰。
(2)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科举制;用科举选官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
【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材料设问“任选三个关键词”可以从所给的词语中找出相同属性的一组,如:郡县制,推恩令,行省制可以从中央集权强化回答;通过词语“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可以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词语“三省六部”“制废丞相””军机处”可以从君主专制的强化角度去分析。拟定论题之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本问主要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