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大约1万年前,小亚细亚半岛南部( )原产地
A.小麦、大麦 B.玉米 C.甘薯 D.水稻
2.约公元前7000年,生活在西亚的原始居民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资源有( )
①小麦 ②玉米 ③粟 ④绵羊 ⑤猪 ⑥山羊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⑥
3.西方学者推测,农业出现于距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大约1.2万年至1万年间的两河流域,而后向东传入中国。1990年代,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江西省仙人洞等遗址的居民,在距今1.6万年前已经以采集野生稻为主要粮食,至晚在距今九千年前定居的稻作农业已经开始。据此可知(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科学研究可以更新历史认识 B.中国先民与外部地区没有交流
C.水稻是人类最早驯化的植物 D.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中国南方
4.有学者认为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8500年,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的。这里所说的“各地”主要是指( )
A.西亚、 东亚、 中美洲 B.南非、 东亚、 中美洲
C.西亚、 南非、大洋洲 D.西亚、大洋洲、南美洲
5.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由游牧到定居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由于( )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 B.早期城市出现
C.私有制得逐渐产生 D.国家开始形成
6.农业革命作为历史演化的重要事件改变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社会的进程,被公认为--种历史性社会进步。主流观点认为:以栽培和驯化,以及水利灌溉为基本特征的农业革命不仅是原始时期人类采集狩猎形态的进化,而且促使了人口聚集、群体定居、城市雏形乃至国家的生成。关于下图表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①地罗马人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葡萄
B.②地苏美尔人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骆马等家畜
C.③地印第安人在特斯科科湖排种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而积
D.④地班图人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的农作物
7.据考证分析,100万年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球人口仅有1万~2万;距今10万年时,只有2万~3万,千年人口增长率不足1%。新石器时代,世界人口虽增长极其缓慢,但出现了有意义的增长状态。世界人口出现“有意义的增长状态”主要是因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原始农业产生 B.铁制工具普及 C.私有财产出现 D.人类居所稳定
8.在人类处于食物采集阶段,人类各群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其狩猎场所。当人类学会了农业、冶金术和造船术时,活动范围就扩大了,地区性的帝国也逐渐形成了。这表明( )
A.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B.帝国的形成扩大了文明区
C.食物采集时期人类活动单一 D.生产力发展推动文明扩展
9.据法国普罗旺斯的史前文化显示,在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前3500年左右的时候,其家庭食物总消费量中野生动物的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0%,而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则只占到10%。这一变化说明
A.采集和渔猎的消失 B.新生产方式的推广
C.原始农业开始出现 D.原始人口迅速增加
10.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由单纯依赖粟和黍逐步演变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西北地区以种植粟和黍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这些可以用于揭示( )21教育网
A.早期文明区域分工明显 B.地理环境决定经济形态
C.农业生产影响文明发展 D.精耕细作模式基本形成
11.罗振玉所编的《殷墟书契》为甲骨拓片的汇 ( http: / / www.21cnjy.com )编。其中出现了“禾”“黍”“麦”“渔”等字,有的字体的写法也有着生动的形态,如“男”字由农具和田组成,“彘”字像豕中了箭矢,“率”字像鸟在田猎捕网之中。由此可以推知,商代( )2·1·c·n·j·y
A.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已经形成 B.获取食物的方式较为多样
C.北粟南稻的种植体系日臻完善 D.储藏肉类的技术十分成熟
12.农业生产各要素必须作为整体置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定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条件下进行考察,透视传统农业技术自身内在的适应模式。从该视角审视世界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是( )
A.推动科技发展 B.孕育多彩文明 C.催生社会变革 D.改善生存条件
二、非选择题
13.【写一写】
东西方传统农业结构
材料 衣着原料取之于自然,属于植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麻类和棉花等,始于动物的则有毛皮和蚕丝等。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衣着原料因地而异。东方的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以蚕丝和大麻为主,丝为富人和老人享用,麻为平民百姓穿戴。到宋元以后,改为以棉花为主,则“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贱皆赖之”(丘浚《大学衍义补·贡赋之常》)。动物的皮毛虽然也被用作衣着原料,但极不普遍,除给富人充作奢侈品外,普通百姓难以得到。西方,特别是英国则正好相反。史前时代开始就以毛皮和亚麻(特别是羊毛)作为衣着原料。……衣着原料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在中国则为养蚕,在英国则为养羊,但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养蚕和养羊都不能单独存在,而必须与谷物种植相结合,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结构。在中国,农业结构的主体是农桑结合,在西方则是农牧并举。21·世纪*教育网
——摘编自曾雄生《中西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
依据材料,比较东西方农业结构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特点的表现。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参考答案:
1.A
2.D
3.A
4.A
5.A
6.A
7.A
8.D
9.B
10.A
11.B
12.B
13.农业结构:中国是农桑结合;西方是农牧结合。
形成原因:衣着原料的差异是东西方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构差异的最初原因。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衣着原料因地而异。东方以蚕丝和大麻为主,后期以棉花为主,动物皮毛因其珍贵而很少被用作衣着原料。因此,种桑养蚕成为获取衣着原料的主要方式,在与谷物种植相结合的情况下,形成农桑结合的农业结构。而英国则与此相反,史前时代开始就以皮毛和亚麻(特别是羊毛)为衣着原料。因此,养羊成为获取衣着原料的主要方式,与谷物种植相结合,因而形成农牧结合的农业结构。21cnjy.com
14.(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21·cn·jy·com
作用:大豆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
(2)总结推广农业经验;重视农时;兴修水利;改进耕作技术;发明创造农业生产工具;投入更多人力等。
15.主题:农业文明时代人口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特点。
说明: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牛耕的推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能力增强,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使得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农业文明时代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