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2 16: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老子》四章
1.了解老子和《道德经》概况,了解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
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文中表达的对待“有”“无”关系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3.学习《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论说道理的写作方法。
4.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5.背诵这四章。
素养目标
· “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
· “玄妙玉女梦流星入口而有娠,七十二年而生老子。”
“李母昼夜见五色珠,大如弹丸,自天下,因吞之,即有娠。” “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情境导入
神秘人物——老子
基础学习
老 子
· 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 · 春秋末期人。
· 出生于楚国苦县。
·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
孝 · 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
作者介绍
孔子向老子问道图
生平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与庄子并称“老庄”。
在道教中,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
认为李姓始祖。曾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基础学习
作者介绍
文化身份
老君岩
基础学习
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
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有关其退隐及著《老子》,也充满传奇色彩: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
作者介绍
退隐传说
基础学习
《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
《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
《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介绍
名 称
作 者
篇 目
内本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
·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 ·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基础学习
《道德经》介绍
基础学习
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
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
语言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词句准确、鲜明、生 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道德经》介绍
42
版本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 · 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 · 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
·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
· 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基础学习
《道德经》介绍
马王堆《老子》帛书
① 辐 ( fú ) ② 毂 ( gǔ ) ③ 蜒填( shān zhí )
④ 户牖( yǒu) ⑤ 赘 (zhuì) 行 ⑥ 易泮( pàn)
⑦ 累( léi)土
朗读正音
三十根辐条,聚集到车毂上,只有车毂中间是空的, 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
因此有车子、器皿、房屋等是一种便利,但恰恰是 “无”使它们发挥了作用。
文意疏通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y án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
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蜒填以为器
古义: 把……作为。
今义:认为。
蜒填:陶土。
企者不立,跨 者不行,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 彰 ,自伐者无 功 ,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 道者不处。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行”同“形”,形体。
· 踮着脚跟的人
· 跨步行的人
· 自逞己见的人
· 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得不到彰显 · 自我炫耀功劳的人
· 自尊自大的人反而得不到敬重。 · 吃剩下的食物或身体上的肉瘤 · 不居于这样的境地。
文意疏通
· 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人。
· 确定不移、竭力实行的人有意志。
· 不丧失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
· 死得不荒唐亦即正常死亡的人就是长寿的。
文意疏通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
· 战胜别人的人有劲儿,战胜自己的人刚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
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
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文意疏通
民之从事
古义: 指办事,处理事务。
今义:做;投身于某种活动或事业中去。
其脆易泮
“泮”同“判”,分离。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累”同“慕”,土筐。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填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文意理解
辐和毂 蜒填以为器 凿户牖以为室
◆实体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
◆器物中空这个“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 ◆“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
二者缺一不可。
◆老子更强调的是空虚不盈的作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文意理解
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 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文意理解
自是者不彰
跨者不行
企者不立
文意理解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
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些轻浮、急躁的举动都是反自然 的,短暂而不能持久。
◆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的行为不可恃。
◆强调谦下守中的价值与意义。
企者——不 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有道者不处
余食赘形,物或恶之
其在道也
明——智人 --= -==== - ◆明——自知
◆强——战胜别人--------------◆强——自胜者
◆富——拥有很多财富----------- 富——知足
◆志——树立远大志向--------- - ·有志——强行者
◆ 久 — 强健,坚持--------- -◆久——不失其所者
◆寿——活得久------------------ -- ----◆寿——正常死亡,善终者
- ---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文意理解
老子见解
一般见解
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大”与“小”的关系。
大始于小,小成就大。
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文意疏通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
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安——易持
未兆——易谋 脆——易泮
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
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 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文意疏通
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
保持初心
方得始终
① 圣人无为、无执,他虽有欲望但并不渴求,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 然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 圣人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 条。
③ 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 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
课文探究
老子认为圣人应该如何做
1. 《老子》第十一章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有之以为利”,实际上是
“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
2.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明了什么道理
3.怎样理解《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
4. 《老子》第六十四章阐释了什么道理 是怎样论证的
问题探究
结论不同。
荀子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
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 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提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有“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者有什么不同
思考延申
写作特色
体会本文的写作特色
◆善于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具体事物中概括出抽象的哲理。
◆行文简洁凝练,句句警言,如歌如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善用辩证对应的双方来说理。
有无,大小
◆善用逆向思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拓展积累
老子名言
布置作业
1.完成《基础测试》 2.背诵课文
3.课文积累老子其他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