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送东阳马生序》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 《送东阳马生序》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2 12:39: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熬过严寒,便是春天
——初中语文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而深刻,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善于汲取思想精华,获得情感的激励,在自己的人生途中学会选择和坚守。《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马君泽写的赠言。作者叙述了自己在求学生涯中的艰难经历和学习态度,旨在勉励马君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学有所成。本课除了重要的文言词语需要积累学习外,更要把作者勤苦求学的意志作为激励学生发奋读书,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好教材。最近此文在网络上的讨论度很高,其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引起广泛共鸣,只有足够的专注和热爱才能抵挡诱惑、抗拒干扰,才能心无旁骛地学习。网友表示:其文不只是学习的经典课文,更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神文”,“初读不识文章意,再读已是书中人。”这篇的价值在人生成长中的意义重大。
学情分析
初中时期正是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00后的现代中学生,很多孩子缺失吃苦的经历,缺乏意志的磨练,缺少勤奋的态度,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积极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刻苦勤奋、好学上进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精神追求。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可以在关键文言字词的准确把握上加强引导与学习。但对永州学生的学情不是很了解,我采取相信他们基础好,又为他们提供阅读文言文的学习支架。因此,教学过程设计较灵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教学目标
1.借助导学案进行前置学习,扫除文言文阅读障碍,整体感知文本,提出阅读问题,从而了解学情。
2.通过“学习小贴士”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课课文、把握文意的能力。
3.通过项目式的学习活动:初读感宋濂之苦学、品读知宋濂之乐学、悟读行我们之成学,在“有”和“无”的对比中,领悟文章劝学的主旨。
4.借助链接材料和写作活动,引导学生从文中有所悟,劝诫自己和同学要勤奋刻苦求学,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实现自己人生从“无”到“有”的跨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人这一生,会经历两种冬天。一种是季节的苦寒,一种是人生的低谷。苦寒是万物的难关,低谷是人生的修行。让我们一起走进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像他学习如何在人生的低谷中修行,熬过冬天、迎来春天的。
出示:核心任务
永州市剑桥学校拟开展“诵读经典,书香致远”书香校园创建活动,广泛征求意见,拟推荐同学们精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为初三学生劝诫励学,帮助他们跨越求学路上的困难。
【出示三个项目】
二初读:感宋濂之苦学
1. 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文意。
【文言学习小贴士】
(1)借助工具:查看课下注释,查阅现代和古代汉语词典等。
(2)知识迁移:遇到疑难、多义等字词,特殊现象和句式,翻阅之前积累和学习过的文章、笔记本等。
(3)联系情境:对于疑难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情境和生活情境,在情境中揣测作者表达的意思。
(4)适当存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己有疑惑或不同理解的地方,要标记下来,先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再在课堂上提出来。
【作品朗读小贴士】
(1)情感表达:本文同《孙权劝学》一样,都是尊长现身说法来劝诫晚辈,要用平和的语调、诚恳的态度、殷切的期望来朗读。
(2)节奏停顿:文言断句要按照语法、标点逻辑来停顿,还可结合朗读语感和经验来停顿。
(3)语速变化:前面讲述自己求学的经历和劝导马生勤奋学习的内容,朗读时要语气舒缓、语调明快些;结尾段议论的句子,朗读时语速稍快,语调要低沉些。
2.朗读展示
(1)聆听朗读:静心倾听4位朗读者的朗读,专注字音、节奏和情感把握。
(2)评价朗读:从字音、节奏、语调和情感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3.感受苦学
三品读:知宋濂之乐学
1. 如今的太学生的生活和宋濂相比是大不同的,请你从课文中选一个字来概括。
2. 请你找到这些“有”,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作者的羡慕和惋惜,边读边揣摩这些“有”字背后蕴藏的深意,然后来分享你的体会。
3.再次品读少年宋濂求学之“无”,找出暗藏其中的“有”。
4.宋濂受得住贫困、忍得下冷眼、耐得住苦寒、禁得起诱惑,学习的持久力如此强大,最关键的可能是“有”什么,请你从文中找出关键句来读。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有无相生”,再来品读太学的“有”,有没有暗藏着“无”呢?
四悟读:行我们之成学
1.少年宋濂以读书为乐,乐以忘忧,熬过“无”,收获“有”,请在文中找出体现他“学有所成” 的句子一起来读一读。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正在中考路上奋战的你,从宋濂的劝学中,你收获了什么,可借鉴下面的格式,写写你的感悟和思考。(2分钟)
格式参考:
我有……,无…… 。
我需要……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提示:可仿写文中语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
3.进入初三的你和身边的同窗好友,在求学的路上也有各种困难,请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里选取一个字,写一段劝勉的话(字数100字左右)来帮助自己或同窗好友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