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牧歌》,并能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歌唱、提问、探究与发现和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主
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合作与表演能力。
3.通过学习《牧歌》,学生能了解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与艺术魅力,同时,初步感受音乐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热爱上民族音乐。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牧歌》
教学难点:了解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与艺术魅力,及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3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电子白板、多媒体、电子琴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牧歌
一、创设情境
以蒙古族草原风景为主题制作PPT配乐图片,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通过图片了解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环境,为感受音乐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做好铺垫。
师:【提问】通过聆听音乐观赏图片,你所感受到的蒙古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具有哪些特点)
生:交流讨论,用已储存的知识,各抒己见。
师:真好,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蒙古族的知识,那么,对于蒙古族的音乐又了
解多少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发现蒙古族音乐究竟有哪些音乐特点?首先请仔细聆听这首歌曲,聆听的同时,感受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或者说,给你展现了怎样的一副画面?)
二、聆听与歌唱
生:仔细聆听歌曲《牧歌》,边听边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初次聆听这首歌曲
的感受(或者所展现的画面)。生:交流并自由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聆听了这首歌曲,描述的都非常贴切,有感受有意境。这么美的
一首歌曲,同学们想唱一唱吗?你感觉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下面就和老师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牧歌》。
师:钢琴伴奏,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生:边看歌谱,边再次聆听,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师:同学们刚才在听老师演唱的时候,都很投入,我还发现有许多同学都在跟着
老师小声的哼唱,这非常好,说明同学们的乐感很好。但老师要问了:刚才在哼唱的同时,你有没有发现歌曲中的一些特点?(比如:从旋律、节奏、速度、歌词等方面)如果刚才没有注意,那就老师再给一次机会,那下面这一次,请同学们跟着钢琴模唱旋律,熟悉学习歌曲,这一次,一定注意去发现歌曲中有哪些特点?
生:在老师琴声的带领下模唱旋律,(个别掌握不准确的地方,老师加以纠正。
再次熟悉歌曲,边模唱边发现歌曲中的特点。(听唱教学法)生:相互交流并回答。
师:出示表格1
旋律A优美流畅B活泼热烈速度A快速B稍慢C舒缓
节奏A舒展B紧凑
ACA
师:同学们刚才已经发现了歌曲中的这些特点,再看看我们从歌词中还能发现些什么?
生:有感情朗诵歌词,感受歌词带给我们的意境。
生:在老师的琴声带领下,自主配唱歌词,初步完整的模唱歌词部分。
师:出示表格2
歌词A复杂B简洁乐句A四句B两句C三句意境A整装待发
B宽广辽阔
C其他
BBB
师生共同小结:
1.小结: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舒展,歌词简洁朴实,意境宽广辽阔,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师:进一步提出:蒙古歌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风格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思考并自由回答,畅所欲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生产方式等)
师:再次提出: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去?(轻声歌唱)
2.全体同学与歌唱家一起,再次用轻声唱法演唱《牧歌》。
师:同学们刚刚演唱得非常好,下面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的耳朵了,听听这首歌曲,同样是《牧歌》,它与我们刚刚演唱过的《牧歌》又有哪些不同的感受?(播放无伴奏合唱《牧歌》)
三、拓展与实践
生:聆听并感受由作曲家瞿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所带来的艺术魅力。
(思考并简单的谈一谈。)
生:在老师引导、指挥下,尝试用无伴奏齐唱的形式演唱《牧歌》
师: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并积极鼓励,展开下面的音乐活动。
四、长调歌曲《牧歌》和短调歌曲《鸿雁》对比欣赏。
五、课后延伸
收集知道和喜欢的蒙古族歌曲,下次课与大家分享。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