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过河》(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2 12:4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过河 课型 新授课
已有知识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过河”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学准备 导学单、PPT
教学过程
学习阶段 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 教学策略 二次备课
条件化阶段 【学习活动一】 一、导学 师:上课!同学们好!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先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谁能快速计算出下面两道题,尝试在算草本上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是怎样计算的? 生1:第一题先计算6×3=18,再用32加18结果等于50。 生2:第二题先计算42÷6=7,再用60减7结果等于53。 师:计算的真准确!请同学们结合上面的算式,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二、自学 师:我们已经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了,下面一起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夏天来了,三年一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北湖游玩,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吧(出示情境图。)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生1:我发现男生有29人,女生有25人。 生2:大船能坐9人,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3人。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如果都坐大船,需要几条大船。 生2:如果都坐小船,需要几条小船。 师:同学们都是爱提问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分别进行分析,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课件出示问题) 师:独立思考: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三、研学 组内交流: ①交流各自不同的解题方法。 ②说一说每一步算式及结果的具体含义 四、展学 全班汇报:认真倾听,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 生1:先算有多少人,再算需要几条船,列出分步算式。29+25=54(人),54÷9=6(条) 师:谁来具体说一说每一步算式及结果的具体含义。(学生汇报) 生2:我列一个综合算式就可以了,29+25÷9(板书) 师:这样写对吗?为什么? 生1:不对,因为这样写就不是先算加法了。 生2:不对,因为这样就先算女生需要几条船,男生没算。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要先算29+25,就需要请一个新朋友小括号来帮忙,加上括号(29+25)÷9才能先算29+25。 五、评学 板书:(29+25)÷9 29+25÷9 师:这个算式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师: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一样。 师:小括号在算式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算式加了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同(意义也不同)。 师小结:大家说的都很好,小括号真重要,它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结果也不同。以后,大家看到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六、练学 师:刚才还有同学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师:独立思考:尝试独立列式解决问题。 组内交流:交流各自不同的解题方法。 全班汇报:认真倾听,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 生1:我是用分步列式计算的。 9-3=6(人),54÷6=9(条) 师:9-3求的是什么? 生1:一条小船可以坐几人。 师:54÷6求的是什么? 生1:需要几条小船。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2:我是用综合算式计算的。 54÷(9-3)=9(条) 师:算式54÷(9-3)=9(条)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生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3=6(人),再算54÷6=9(条)。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的实际含义。(学生汇报) 【学习活动二】 一、自学 师:让我们继续走进公园里,看看同学们还会遇到什么问题。(出示情境图)三年五班,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大车限乘46人,也就是大车坐满是46人,小车限乘8人,也就是小车坐满是8人。 师:怎样列式计算呢?在任务单上写一写。 生:70-46=24(人)24÷8=3(辆) 师:70-46求的是什么?24÷8求的是什么? (学生结合题意进行回答。) 师:综合算式该如何列?又该如何计算呢? 生:(70-46)÷8 =24÷8 =3(辆) 师:算式(70-46)÷8中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二、研学+展学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明确先算括号里的70-46,再算24÷8。因为要先算出大车坐满后剩下的人数,再通过每辆小车乘8人,算出需要多少辆小车。)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说一说,用(70-46)÷8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生1:一本书70页,已经看了46页,余下的想用8天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生2:有70元,买了1个书包,余下的钱可以买多少本日记本? 三、评学 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是爱思考的孩子!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 1.小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从而改变运算结果; 2.综合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课堂练习 【基础巩固】 1.三⑴班有男生和女生各18人参加队列和团体操表演。 2.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5×(36-29) (46+17)÷7 81÷(16-7) 3.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4.看一看,说一说,用(4+2)×5能解决什么问题? 【能力提升】 5.回答下列问题。 6.笑笑买了一种糖,付了20元,找回2元。她买的可能是哪种糖?买了几袋? 7.加上小括号,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15-6÷3=3 2×5+3=16 15÷6-3=5 【拓展延伸】 奇思在计算45- ÷5时,先算减法,得到的结果是4,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复习旧知。 学生观察数学信息,并进行提问。 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当需要改变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时,需要用到小括号。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明确带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题意、列式并准确计算。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先试 后导
六、总结评价 1.自我反思我学到了什么? 2.还有哪些疑问? 3.对于混合运算你还想学习什么?
板书设计 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