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课件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08:2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语文园地七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目录
1
学习目标
3
课文解读
2
优秀案例
4
延伸拓展
01
学习目标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描写冬天的词语
数九寒天 冰天雪地
银装素裹 寒风呼啸
白雪皑皑 玉树银花
描写心情的词语
忐忑不安 心花怒放
喜出望外 万念俱灰
大喜过望 大惊失色
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我会在合适的地方给摘抄的内容注明出处。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金波《春的消息》
分享交流:你还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或体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摘抄形式可以更丰富,如做便条、小卡片、剪报,长的文段还可以直接复印下来……
摘抄的内容要时时翻看,还要读一读、背一背,要能在习作中运用起来……
02
优秀案例
优秀范例
边阅读边摘抄,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好词好句,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可以摘抄写得生动的语句,并进行归类。经常翻看这些摘抄并记下来,这样才可以在自己的习作中灵活摘用。
03
摘抄方法
1.选取课内文章进行摘抄。就地取材,从现行的在学语文教材上选取内容进行摘抄,学到哪课就摘抄哪课,从文中寻觅品鉴好词佳句。
摘抄的方法
2.多读课外书,从课外书中拓宽视野。可阅读一些贴近自己的生活,趣味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著作。
3.读书在精不在多。读书有略读与精读。做摘抄,一般是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对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品味和鉴赏,进而摘抄下来。
4.先读后摘抄,一次不必摘抄得太多。在对所读内容进行大致了解之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进行摘抄,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摘抄下来。一次摘抄十来个词语,三五个句子就行了。
填一填。
(1)这是一只机灵( )小刺猬。
(2)这只小刺猬正慢慢( )往树上爬。
(3)这只小刺猬爬( )可真慢呀!
的 地 得



“的”+ 名词(如事物名称)
“地”+ 动词(做什么)
“得”+ 修饰语(怎么样)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得”后面接的内容都是表示具体程度的。
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
子写句子。
我发现……
小家伙摔了。
王老师很急。
他在跑。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得”后的内容能让被描述的情形更加具体生动。
比一比
联系生活实际,把句子补充完整。
妈妈累得 。
示例:
直不起腰来
直冒汗
直喘气
倒头就睡
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示例:天空黑得像刷过漆一样。
战士的脚步重得像灌了铅似的。
小狗高兴得直摇尾巴。
……黑得……
……重得……
……高兴得……
示例:花儿红得像燃烧的火焰。
他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豹子跑起来快得像一道闪电。
得 。
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 湃。
pénɡ pài
xiōnɡ
cónɡ
chán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前面结尾的词语用在下一句的开头。
首尾相连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想象:月夜下小桥流水,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它们形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示例: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边是那弯弯的的影子,弯弯的影子在水面摇晃,摇晃出无数个弯弯的月亮。
书写提示
我发现这些生字都有“撇、捺”笔画。有些生字如“天”做部首时,捺变成了点。
书写指导
以上八个字,撇和捺写得舒展些,字形就优美。其中,撇向左下力行撇出,捺颈部束紧,出锋收笔。
撇捺书写小口诀
撇捺在中如鸟翅,左右舒展要大度。
撇捺在上如小伞,左低右高让下部。
撇捺在下如支架,左右持平求稳固。
◇猜谜语◇
一个小姑娘,住在大池塘。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植物)
荷花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luó
fú rónɡ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高适、王之涣齐名。诗绪密而思清,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诗歌大意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04
延伸拓展
诗歌赏析
这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画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拓展积累 下面也是一首写少女生活的古诗,读一读,感受诗中的少女形象。
西洲曲(节选)
南朝民歌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