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和爬行类》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读图分析、自学、合作交流等方式,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4.关注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新授
两栖类
两栖动物中的“两栖”是什么意思?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成体陆上生活,用肺呼吸。
观察青蛙
1.取一只活青蛙,观察它的体形、体色,青蛙背腹两面的颜色一样吗?注意它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趾间有什么结构。
2.用手摸一摸青蛙的皮肤,再轻轻握住它的身体,有什么感觉?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和功能?
青蛙与两栖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特点有哪些?
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青蛙的体色一样吗?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1.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相似,为保护色。
2.皮肤:裸露,分泌黏液,游泳时减少阻力;皮肤内有丰富的血管,可辅助呼吸,这是对陆上生活的适应。
3.头部:呈三角形,可减少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头部有口、鼻孔、眼、鼓膜等发达的感觉器官,是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
4.四肢:后脚强大,前脚短小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肢五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
5.呼吸系统:青蛙有肺,能从空气中吸收氧气,皮肤湿润,在水中有陆地均可呼吸。
肺:肺不发达,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完成呼吸作用。
青蛙的口腔和舌与捕食昆虫相适应
1.口腔宽阔,可容纳较大的食物。
2.上颌生有小齿,可防止食物从口腔内滑脱出去。
3.舌倒生。舌根生在前端,舌尖生在后端。
4.舌长面宽,表面布满黏液。
5.舌软多肉,富有弹性,伸缩力强,能将昆虫拉入口中。
常见两栖类动物
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是皮肤腺,眼晴后面有一对大型的毒腺,能分泌白色毒液,可制中药蟾酥。
大鲵:又叫娃娃鱼(传说它的哭声像婴儿啼哭),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达2米。生活在深山的溪流中,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等产的二级保护动物。
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体温不恒定。
练习
1.青蛙被称为“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
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发育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
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
2.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 )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与外界气体交换
C.减少游泳阻力 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总结
两栖类的不完善性:
1.呼吸问题
肺呼吸不足以承担陆上生活所需气体 , 代谢需要皮肤或鳃辅助。
2.保水问题
根本未能解决陆上生活防止体内水蒸发的问题(皮肤抗透性与皮肤呼吸对立。
3.繁殖问题
繁殖及发育过程还须在水中完成。
作业
1.完成课后对应习题。
2.预习爬行类动物。
板书
两栖类
观察青蛙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常见两栖类动物
课堂练习答案:
1.C 2.B《两栖类和爬行类》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可都生活在________中,有尾,用________呼吸,发育成青蛙以后,尾和________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________,可以在________上生活。使用“学乐师生”APP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2.青蛙的眼睛后面有________,可感知声波,头部前段有一对________,是呼吸的通道,青蛙的________短小,发达________。
3.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幼体生活在________中,用___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上,也可以生活在________中,用________呼吸,兼用呼吸________。
4.常见的两栖动物有哪些?
合作探究
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1.头部:呈三角形,可________水中游泳时的阻力,头部有口,一对________是呼吸的通道,一对眼,对活动的物体敏感,________可感知声波,这些发达的器官,是对________环境的适应。
2.四肢:后肢________,前肢________,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后肢五趾,趾间有________,适于_______。
3.皮肤:________,分泌________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皮肤内有丰富的________可进性气体交换,这是对陆地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呼吸系统:青蛙有________能从________中吸收氧气,皮肤________,在水中陆地均可呼吸。
5.两栖动物的特征________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________生活在陆地,也可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呼吸,兼________用呼吸。
6.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
基础题
1.青蛙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哺乳类
D.无脊椎动物
2.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在水中生活,偶尔在陆上生活
B.体温恒定
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D.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3.下列是两栖动物的是( )
A.龟、青蛙、蜥蜴
B.大鲵、蝾螈、蟾蜍
C.鳄鱼、青蛙、蟾蜍
D.中华鲟、大鲵、青蛙
4.小明养了一种动物,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这种动物可能是( )
A.龟
B.蚯蚓
C.金鱼
D.青蛙
5.青蛙必须依靠皮肤辅助呼吸的原因是( )
A.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
B.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C.皮肤裸露分泌黏液
D.肺不发达,结构简单
6.两栖动物是由于( )而得名的.
A.成体能水陆两栖生活
B.幼体的发育和受精必须在水中进行
C.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又可以在潮湿的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
D.受精作用在水中进行,成体可在陆地上生活
7.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综合题
1.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
2.两栖动物的成体可水陆两栖,用_____呼吸;皮肤裸露,能分泌粘液,有_____作用.
提高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然后交配、产卵、发育成幼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______.
(2)蝌蚪能由小长大,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特征.
(3)青蛙呼吸时需要吸入______,呼出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答案】B
【解析】A.鱼类用鳃呼吸,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不属于鱼类.B.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C.青蛙不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不属于哺乳动物.D.青蛙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2.【答案】C
【解析】两栖动物主要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两栖动物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受精)卵生,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所以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太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属于变温动物.故C的说法正确.
3.【答案】B
【解析】A.龟和蜥蜴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大鲵(娃娃鱼)、蝾螈和蟾蜍具有两栖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动物.B正确;C.鳄鱼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D.中华鲟具有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D错误.
4.【答案】D
【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龟用肺呼吸,蚯蚓用体壁呼吸,金鱼用鳃呼吸,青蛙既能用肺呼吸又能用皮肤辅助呼吸.
5.【答案】D
【解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6.【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如青蛙等.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龟、扬子鳄等属于爬行动物.
7.【答案】B
【解析】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不适于干燥的陆地生活,A不正确;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适宜陆生,用皮肤呼吸适于水生,B正确;C.青蛙的食物主要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昆虫,C不正确;D.青蛙皮肤裸露,身体散快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的原因是用肺呼吸,D不正确.
二、综合题
1.鳃;变态发育
2.肺;辅助呼吸
三、提高题
1.(1)繁殖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生长发育 (3)氧气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