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和爬行类》学案 教案 习题——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两栖类和爬行类》学案 教案 习题——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30 13:13:24

文档简介

《两栖类和爬行类》习题
基础题
1.体表具鳞片或甲、用四肢在地面爬行的动物是爬行动物.下列动物中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鲨鱼 B.章鱼
C.鲍鱼 D.甲鱼(鳖)
2.下列关于爬行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B.体表被有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于干燥的陆地生活
C.生殖方式为卵生
D.体温恒定
3.有一类动物具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的特征下列哪一组动物具有此特征( )
A.马、鸡、蛇 B.扬子鳄、蜥蜴、甲鱼
C.鲸鱼、娃娃鱼、鲤鱼 D.蝗虫、河蚌、蜗牛
4.下列生物属于爬行类的是( )
A.家鸽 B.蟾蜍
C.蜥蜴 D.蚯蚓
5.爬行动物之所以能成为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因为( )
A.用肺呼吸
B.体表有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减少了水分的散失
C.生殖与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D.运动器官更加发达,便于捕食和逃避敌害蚯蚓
综合题
1.爬行动物比其他低等动物更加适应于陆地生活,有许多不同的因素,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可以用______来完成呼吸,可以完全的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体表附有鳞片和甲,既可以______,又能______,同时生殖和发育也摆脱了对水的依赖,______的出现更是进化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使它可以更加灵活的转动头部,更有利于______和______。
提高题
1.从蜥蜴的生殖和发育看,已经摆脱对______环境的依赖,从皮肤的覆盖物看,即可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______的蒸发;从呼吸器官看,只靠______的呼吸就能满足陆地生活对氧气的需求.这些都说明了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______环境的动物。
2.蜥蜴的颈能灵活______,有利于______和______敌害;蜥蜴的皮肤______,体表覆盖有______,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体内______的蒸发,其作用类似于昆虫的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答案】D
【解析】蜥蜴、蛇和甲鱼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鲨鱼属于鱼类;章鱼鲍鱼属于软体动物。
2.【答案】D
【解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3.【答案】B
【解析】A.马属于哺乳动物,鸡属于鸟类,蛇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扬子鳄、蜥蜴、甲鱼的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都属于爬行动物,B正确。C.鲸鱼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鲤鱼属于鱼类,C错误。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河蚌、蜗牛的身体柔软,用鳃呼吸,因此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4.【答案】C
【解析】A.家鸽营飞行生活,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心脏四腔,胎生,属于鸟类.不符合题意。B.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水中产卵.体外受精,属于两栖类,不符合题意。C.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符合题意。D.蚯蚓的身体有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选项C正确。
二、综合题
1.【答案】肺;减少;保护;颈;寻找食物;发现敌害
三、提高题
1.【答案】水;水分;肺;陆地
2.【答案】转动 寻找食物 逃避敌害 干燥又粗糙 鳞片 水分 外骨骼《两栖类和爬行类》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读图分析、自学、合作交流等方式,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出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4.关注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展示图片:
你认识上面的动物吗?你想了解它们吗?
新授
爬行动物
提问:你曾经在什么环境下见到过蜥蜴?你知道蜥蜴吃什么吗?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蜥蜴生活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在温暖有阳光的日子特别活跃。它们白天出来捕食昆虫、蜘蛛和其他小动物,夜间住在洞穴里。到了冬季,就用草把洞口封闭,潜伏在洞里过冬。蜥蜴的一生都是在陆地上生活的。
提问:蜥蜴与陆生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有哪些?
其他爬行动物
蛇:最早的蛇类化石发现于白垩纪早期,但蛇类的出现可能还要较早一些,大概在侏罗纪。这时地球上出现了很多品种的蜥蜴,所以生物学家认为蛇类生物是起源于侏罗纪中叶时期,由某些蜥蜴品种演变而成的。现时在地球上蛇类约共有十大家族,约四十八属和约有二千七百种。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
2.用肺呼吸;
3.体温不恒定;
4.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练习
1.某动物体表覆盖鳞片,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卵壳保护。据此我们可初步判断它属于( )
A.鱼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2.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爬行 B.吸收营养
C.辅助呼吸 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A.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B.体表都被有鳞片或甲
C.能生活在干燥的地面环境中 D.体温恒定,适应陆地生活
4.蛇是一种体表具角质鳞片,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动物,它属于( )
A.哺乳动物 B.软体动物
C.爬行动物 D.节肢动物
总结
作业
1.完成课后对应习题。
2.预习鸟类。
板书
爬行动物
一、蜥蜴
二、其他爬行动物
三、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1.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
2.用肺呼吸;
3.体温不恒定;
4.四肢短小或无四肢,爬行。
课堂练习答案:
1.B 2.D 3.D 4.D《两栖类和爬行类》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蜥蜴的头部后面有_______,_______短小,_______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_______。使用“学乐师生”APP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2.蜥蜴只靠_______呼吸,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_______环境的依赖。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__或甲,用_______呼吸,在_______上产卵,乱表面有坚韧的_______。
4.常见的爬行动物有哪些?
合作探究
蜥蜴和青蛙相比,是与陆地生活的特点:
1.外部形态:蜥蜴身体分为_______,皮肤_______,表面覆盖_______,可以保护身体,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呼吸:蜥蜴的肺比青蛙,气体交换能力_______,靠_______呼吸。
3.生殖:青蛙在水中受精,属于_______受精,蜥蜴属于_______受精,受精卵产在_______,卵有坚韧的_______保护,蜥蜴的生殖可以摆脱对_______的依赖,成为真正的_______脊椎动物。
4.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举例说明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