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习题+教案+学案——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习题+教案+学案——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12-30 14:34:47

文档简介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习题
基础题
1.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A.蚯蚓和涡虫 B.蚯蚓和沙蚕
C.蚯蚓和蛔虫 D.水蛭和水螅
2.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
A.干燥,疏松的土壤
B.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巳潮湿
C.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
D.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
3.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4.判断蚯蚓前后端的简便方法是( )
A.观察蚯蚓的运动 B.有环带的一端是身体前端
C.观察蚯蚓的反应,反应快的 D.长有口的一端是前端
5.蚯蚓的体壁总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
A.完成呼吸 B.在土壤中运动
C.吸收营养 D.保持水分
综合题
1.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请你列举三条,写在括号里:
( )
( )
( )
提高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蚯蚓和沙蚕都属于环节动物,这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构成;靠______或______辅助运动。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答案】B
【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沙蚕、水蛭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门;蛔虫属于线形动物门;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含有无芽体、精巢,多见于海中,少数种类产于淡水.水螅一般很小,只有几个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研究
2.【答案】C
【解析】潮湿的土壤有利于蚯蚓的呼吸,疏松的土壤有利于蚯蚓运动。蚯蚓以腐叶等有机物为食,虏以喜欢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
3.【答案】A
【解析】蚯蚓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靠体壁与疏松土壤中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雨后,土壤中灌满了水,蚯蚓无法呼吸,只有爬出地面呼吸。
4.【答案】B
【解析】环带长在身体前端附近,所以看环带便知蚯蚓身体的前端。其他办法则不大容易判断。
5.【答案】A
【解析】蚯蚓用体壁呼吸,体壁如果干燥,则不利于氧气的溶解和向体内的护散,所以蚯蚓会不停地分泌液体,使体壁湿润,体壁一旦干燥,则意味着呼吸的停止。
二、综合题
1.【答案】蚯蚓在土壤中活动,疏松土壤;它吃进土壤,消化系统将其中的有机物消化后排出粪便,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提高了土壤肥力;它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饲料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蚯蚓对人类的益处,有蚯蚓的运动能疏松土壤;它的粪便能提高土壤肥力;蚯蚓本身又是很好的蛋白饲料。
三、提高题
1.【答案】体节 刚毛 疣足
【解析】环节动物的共有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别环节动物。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蚯蚓的身体呈__________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_________构成。它身体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不同,且较厚,象在身体上戴了一个环,称为__________。使用“学乐师生”APP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2.蚯蚓身体__________可以使它的躯体运动__________。它的体壁有发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配合完成运动。它以土壤中的__________为食。它的体壁能分泌__________,使体表保持__________。体壁密布__________,氧气可溶于体表的__________里,再进入体壁的________中,体内的二氧化碳经体壁的__________由体表排出。
3.__________、__________也属于环节动物。
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蛭也叫水蛭或蚂蟥,它的唾液中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叫__________,可生产抗血栓药物。蚯蚓的作用:①__________土壤;②粪便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提高土壤的__________;③身体富含__________,是优良的饲料。
合作探究
1.在一些地方,大雨后蚯蚓常爬到地面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2.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请你列举三条。
3.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中,将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识别环节动物。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出示图片:
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蚯蚓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新授
实验: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讨论:
1.观察蚯蚓的身体是否两侧对称?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2.身体分节对于运动有什么意义?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3.体表黏液有什么意义?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与人类的关系
(1)蚯蚓的生态价值
(2)蚯蚓是一种优良的蛋白质饲料,用以饲养鱼类和家禽;
(3)可以利用蚯蚓处理废料、垃圾,防除公害;
(4)蚯蚓还可人药,中药称为“地龙”;
(5)水栖种类是淡水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将湖底腐殖质疏松并转变为淤泥。
有些种类亦可作水质污染情况的指示生物。
其他环节动物举例:
环节动物的突出特征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练习
1.下列哪个不是环节动物的特点( )
A.身体分节 B.体表干燥光滑
C.体表有粘液 D.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陆地上
2.区分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正确方法是( )
A.环带靠近前端 B.环带靠近后端
C.有刚毛的一面 D.无刚毛的一面
3.蚯蚓、沙蚕、水蛭三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是穴居生活
B.身体都是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C.都是昼伏夜出
D.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
4.观察蚯蚓标本时,应区分其前、后、背、腹,标志是( )
A.有眼睛的是前端,颜色浅的是背面
B.有环带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背面
C.有肛门的是后端,颜色浅的是腹面
D.有口的是前端,颜色深的是腹面
总结
作业
1.完成课后对应习题。
2.阅读“水蛭的用途”。
板书
课堂练习答案:
1.B 2.A 3.D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