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由常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析归纳动物类群的特征,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节课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
海葵是我国各地海滨最常见的一种海洋生物,它们生长在浅海海底的礁石上,看上去像“菊花”或“向日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
思考:生活在海底礁石上的海葵是怎么生活的呢?
新授
水螅
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这部分人内容。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水溪流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食。
观察水螅
1.用吸管吸取活水螅,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它的体色、大小。它的体型像什么?数一数,它有多少条触手?体型有怎样的对称性?
2.用显微镜观察水螅纵切片,看看它的身体有几层细胞,有口和肛门吗?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口向上,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摄食与消化:
食性:各种小甲壳动物
捕食器官:触手;
捕食过程: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外。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里;2.身体呈辐射对称;
3.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4.有口无肛门。
常见腔肠动物举例:
珊瑚虫、海葵等。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珊瑚礁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
练习
1.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2.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A.触手的缠绕 B.发达的肌肉
C.口的吞噬 D.刺细胞
3.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螅、海葵、水母都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的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
C.腔肠动物是一类较高等的动物群体
D.珊瑚虫形成珊瑚礁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
4.具有辐射对称体型的动物是( )
A.草履虫 B.涡虫
C.蚯蚓 D.海葵
总结
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里
2.身体呈辐射对称
3.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4.有口无肛门。
作业
1.完成课后对应习题。
2.预习扁形动物。
板书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的代表水螅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生活在水里
2.身体呈辐射对称
3.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4.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课堂练习答案:
1.C 2.A 3.C 4.D《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观察涡虫的图片,阅读教材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1.蜗虫背面呈_______色,腹面颜色_______。身体_______,背_______,体形象一片_______。涡虫身体前端呈_______形,两侧各有一个v,头部背面的两个黑色的_______,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使用“学乐师生”APP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2.涡虫的身体是由_______个胚层形成的,由于中胚层形成了_______层,使涡虫的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3.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扁形动物。
4.多数扁形动物中营_______生活的。
合作探究
阅读下段文字,并回答问题:
血吸虫体长仅十几毫米,身体前端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它依靠吸盘吸附在人体肠壁的血管和肝脏的血管内,以吸血为生,能造成人的贫血等结果,甚至引起死亡。解放以前,血吸虫病严重威胁我国特别是南方水乡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开展了消灭血吸虫的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虫。血吸虫的传播途径是这样的:血吸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水中有一种软体动物钉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包蚴,包蚴再发育成尾蚴,这些属于幼虫阶段。但是随着幼虫的发育,它们的数量不断增加,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成几万至十几万条尾蚴! 尾蚴从钉螺体内出来,密集在水面。当人到水田干活时,尾蚴接触到人的皮肤,就从皮肤侵入,随血液循环到达小肠和肝脏的血管,发育为成虫。
(1)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_______,以_______为生。血吸虫动物分类上属于_______动物,在营养方式上属于_______,寄主有_______和_______。
(2)请你设计三个方案,防止血吸虫的传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