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32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2 14:5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宋史·太祖本纪》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思考:赵普向宋太祖提出了哪些建议?宋太祖在其建议的基础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
(赵)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Q1:五代之弊是什么?
Q2:如何防止五代之弊?
——外重内轻、武将专权
1.背景:①北宋建立后,消灭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局面;
②统治者吸取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1)加强控制地方——防藩臣
①行政:派文官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夺实权
五代方镇残虐……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夺节度使实权的措施:
①“罢领支郡”,让节度使只负责其坐镇之州的政事。
②资历较深的节度使调任中央,以文官知州代替空位。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措施
(1)加强控制地方——防藩臣
②财政: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制钱谷
(宋太祖)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③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收精兵
“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分散机构权力——防权臣
民政
军政
财政
监察
①中央:
A.二府三司制
B.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调兵,后者统兵。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余年……当时所用宰相二三十人,其进退皆取天下公议,未尝辄出私意,公议所发常自台谏。
——苏辙
2.措施
②地方:设立“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③地方: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哲宗正史职官志》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2)分散机构权力——防权臣
中央

府州军监

安抚使司(帅司)
转运使司(漕司)
提点刑狱司(宪司)
提举常平司(仓司)
知州(或知府等)
通 判
知县(或县令)
北宋地方行政制度图
2.措施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3)崇文抑武——防武将
①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崇文: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北宋童谣
2.措施
◎宋太宗在位21年(976-997 )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1022-1063),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又四千五百十七人。
◎据《宋史·宰辅表》统计,宋朝宰相133名,科举出身的123名。
◎两宋三百年间,共取士达11万,是历史上科举取士最多的朝代。
【核心概念】“崇文抑武”政策
指北宋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北宋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是防止武将跋扈,但不是轻视武备和军队。这一政策一方面使北宋军队战斗力减弱,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多吃败仗;另一方面,这一政策使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情况的发生,有利于社会安定。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3. 影响
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转对条上四事》
(1)积极:有效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
①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②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虽有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至弱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 ——叶适《水心集》
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实谋》
【史料思考】根据史料,分析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影响?
【深化拓展】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及其评价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造成军队战斗力的低下。
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有利于巩固统一,防止分裂,但是导致行政机构效率低下,造成冗官。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对外战争中屡败的原因。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国史大纲》
1.积弱之原因
(一)边防压力
收精兵,换防
军权三分
崇文抑武
军事积弱
守内虚外
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武将位低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2.表现:
(一)边防压力
①北宋建立之前,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宋太宗时,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宋真宗时,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澶渊之盟”(1005年)。
岁币
(1)宋辽关系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2)宋夏关系
(一)边防压力
①北宋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
②宋仁宗时,双方最终达成“庆历和议”。
岁赐
契丹给宋造成的亡国威胁远大于西夏,而西夏给宋造成的国防压力则远甚于契丹。
——李华瑞《北宋朝野人士对
西夏的看法》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讨论: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一)边防压力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不可取: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每年付出一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的行为。
可取:北宋军事积弱,“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约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而经济损失有限。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积贫之原因
(二)财政危机
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万。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强兵篇》
宋初至元丰以前,官制最为繁猥,六部九寺皆为空官,特以寄禄秩、序班位,而别以他官判职事。如兵部事归枢密院,户部、工部归三司。
——王士禛《池北偶谈》
冗兵
冗官
①募兵过滥,连吃败仗
②官僚队伍膨胀
2.表现:
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三、王安石变法
①“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②“庆历新政”失败后,北宋朝廷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背景
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吏治方面)
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吏治方面)
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吏治方面)
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吏治方面)
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吏治方面)
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经济方面)
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强兵方面)
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经济方面)
推恩信(落实惠政信义)(法治方面)
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法治方面)
宗旨:
整顿官僚机构
结局:
遭到官僚集团抵制而失败。



三、王安石变法
(二)内容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措施:
青苗法
地方官府于每年青黄不接之际,分两次贷款给农民,收成后加利息20%。
用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问题,防止民间高利贷盘剥。
影响: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强制贷款的做法。

三、王安石变法
(二)内容
均输法
在完成上供物资任务之余,根据“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贩运买卖物资。

市易法
在东京等大城市设立“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待机出售。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年息20%。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农闲时军训,平时负责夜间轮差巡逻,维持治安。

【史料思考】阅读材料,王安石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最终又为何失败?
◎熙宁三年的八月, 宋神宗告诉司马光说:“青苗有显效”。譬如元丰六年发放的青苗钱是1000万贯石匹两, 收回的数字是1400万贯石匹两,收取利息近400万贯。
——《从青苗法看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和效果》
◎青苗法……由于执行不一,有些地方利息之高,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手续还麻烦,给衙役交“好处费”,各地定下贷款指标,硬性摊派。 ——《帝国的惆怅》
进步性
·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局限性
·强兵效果并不明显;
·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加重人民负担;
·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利益,遭激烈反对
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王安石变法
(三)评价
三、王安石变法
(三)评价
1.成效:
①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
2.不足:
①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②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③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今介甫为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金军从开封撤退后,张邦昌傀儡政权得不到宋廷旧臣的支持,只存在了33天就瓦解了。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史称“靖康之变”。5月,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 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 后来高宗又定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明人临摹南宋人画反映康王赵构受命为大元帅并梦见钦宗授予龙袍的图卷
宋高宗 赵构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
2.宋金和战
南宋初年,岳飞抗金。
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主动求和,催令班师。
1141年,“绍兴和议”。
1142年,宋廷以莫须有的罪名赐死岳飞。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3.偏安南方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继续南北对峙局面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岳飞
宋与辽、西夏、金地位之对比
澶渊之盟
庆历和议
绍兴和议
(北宋——辽)
“岁币”
(北宋——西夏)
(南宋——金)
“岁赐”
“岁贡”
钱物:
银10万两,绢20万匹
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银25万两,绢25万匹
称呼:
“兄弟”
“君臣”
“臣君”→“侄叔”
地位:
金>宋=辽>西夏
 绍兴和议后,(南)宋、金开始在沿边地带陆续设立许多榷场。
宋对金的输出以茶为大宗,其次为南方的绢帛、麻布、木及生姜等药物。另外,宋的书籍亦是重要商品之一……金对宋的输出有皮毛、人参、甘草、马匹、盐等物品。
根据材料,说出榷场的特点。榷场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特点:在边界地点;双方互市;互市贸易比较活跃;南宋除土特产品外,以制成品、书籍为主;金多以土特产品为主。
问题:反映宋、金对峙时期,南北人民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当时人民交往、交流是历史的主流,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史料思考】
南宋的偏安:
南宋建立——宋金和战——偏安南方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背景:结束分裂局面,吸取历史教训
措施
内容:基本原则,措施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加强控制地方:行政,财政,军事
分散机构权力
崇文抑武方针
中央:二府三司制,军权三分
地方:四监司,通判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影响
王安石变法
背景:“三冗二积”,“庆历新政”
评价:成效;不足
1.(2024·广西适应性测试)宋太宗时规定,各路转运使不准随便上京奏事,遇“非常事,许乘驿入奏”。神宗时,特准部分转运使“如有要切公事,须合面奏者,即取旨”。徽宗后期,要求转运使“各条具所部无名之费、不急之务”奏报朝廷。据此可推断(  )
A.地方向中央奏事流程规范化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逐渐下降
C.转运使的政治地位日益上升 D.中央对地方管理方式集权化
C
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A
3.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
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
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运转效率
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
4.对于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的刘擎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其观点认为变法
(  )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C.操之过急加重百姓负担 D.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C
5.(2024·贵州适应性测试)宋真宗时期,王禹偶偁上疏提到:“臣本鲁人,占籍济上,未及第时,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阙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太平兴国中,增置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材料意在强调当时北宋(  )
A.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B.地方事务日益繁杂
C.官僚体系庞大臃肿 D.行政官员相互制约
C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