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特点。教学重点
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学时难点
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1、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
2、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一)、在欣赏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 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二)、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三)、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2、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3、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谈一谈有什么感受?
(四)、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进一步感受音乐美。
1、 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2、分段欣赏。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活动3【活动】师生互动
1、老师伴随《牧歌》音乐给大家跳一段蒙古舞蹈。
2、听赏音乐,划出音乐的旋律线或音乐使你联想到的画面画下来。
3、学生可以自创一小段蒙古舞为大家展示。
活动4【活动】拓展延伸
欣赏: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活动5【讲授】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更进一步的感受和体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已深深地留在了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才使我们欣赏到了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吧。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蒙古民歌或无伴奏合唱歌曲试听、学唱,并自由选则一首歌曲演唱。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