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 配套教学设计(31)

文档属性

名称 ☆牧歌 配套教学设计(3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30 13:04:0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l、通过欣赏和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通过学生眼睛与心灵的对话,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对于音乐学习兴趣很高,但是课外知识较为贫乏,教师应补充相应的蒙古族民歌知识。
3重点难点
歌曲典型节奏型的练习突破;正确演唱歌曲,恰当艺术的处理长音及歌曲情绪;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 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三单元 草原牧歌 演唱《牧歌》
激趣导入:
有一个地方,天空湛蓝,碧草青青;
有一个地方,羊群雪白,清香阵阵;
有一个地方,牧歌嘹亮,天地悠悠。
那,就是美丽的大草原。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去感悟别样的民族风情,我们一起学唱蒙古民歌《牧歌》。(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演唱《牧歌》
歌曲感悟:
对于蒙古族,同学们了解哪些呢?(在学生回答基础之上,教师进行归纳点拨:蒙古民族乐器马头琴,蒙古族的特色服饰等)歌曲简介: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的典型的蒙族长调民歌。歌词两句一番,共四句,形象纯朴且富有诗意,字里行间处处都流露出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以1为中心的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宛转的旋律,犹如撤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壮阔的景象。许多作曲家为其动人的旋律所倾倒,瞿希贤曾把它改编为无伴奏合唱曲,沙汉昆曾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静听感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回答:
歌曲的曲调是怎样的?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歌曲的节奏有何特点?
5、归纳总结:G调,四二拍,第1、2小节与第5、6小节、9、l0小节
在节奏上相同,
即: X X │ X · X |X X X X
对于典型节奏的练习:
教师示范打击节奏;男生拍击练习;女生拍击练习;分组练习。
歌曲教唱:
听唱:和伴奏哼唱旋律。再唱:(1)男生唱歌谱,女生唱歌词,同步进行;
(2)女生唱歌谱,男生唱歌词,同步进行;
(3)小组唱;
(4)领唱;
(5)全班齐唱。
3、集体视唱乐谱。
4、和伴奏唱歌词。
5、注意问题:
(1)歌唱时的呼吸换气
(2)咬字吐字
(3)长音的拍数
(4)力度的把握
(5)演唱的情绪等。
6、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有表情演唱歌曲:
(1)教师出示相关打击乐器,讲解其演奏技巧;
(2)分小组轮流演奏,其他小组则跟其伴奏演唱;
(3)教师点评:表演效果及其存在问题。
活动3【练习】演唱《牧歌》
课堂延伸:(赛歌会)
(1)全班共分为四个代表队;
(2)各队轮流演唱各个民族歌曲;
(3)淘汰出局,坚持到最后者即为冠军;
冠军组同学每人获得才艺星一颗,纳入平时考核记录。
活动4【作业】演唱《牧歌》
同学们课后采用上网或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我国的各族民歌情况,下一节音乐课我们会以“民歌打擂台”的形式来进行,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位同学了解的音乐知识最多,会唱的民歌最多。
下课,同学们再见!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