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校园风景 配套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3 校园风景 配套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5-12-30 13:10:0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理解并初步学会运用主次关系和虚实关系的方法;了解透视关系、营造空间的方法;提高构图、处理关系能力以及鉴赏力;培养学生掌握合作、主动、研究讨论的学习方式;爱护绿化、爱我校园、爱家乡与大自然的情怀;培养学生大胆创作和感受、欣赏、表达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学情分析
本次课内容为“造型、表现”类型的欣赏与评述。校园风景写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可谓既新鲜又棘手。以前所学的知识还没掌握好根本谈不上运用,大部分同学面对眼前熟悉的校园风景却不知如何搬到纸上,一脸的茫然。为此,本次写生以他们曾有所接触、较易把握、可方便处理空间关系的方法如:主次、虚实与前后等关系为基础,结合本课的知识点(构图、透视关系)来进行教学。
3重点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难点: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要求掌握的知识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教学导入
回顾导入(情景性):播出校园风景片断、学生对校园风景写生的片断。导语:“在这次的写生课中,每个同学都画了一张有些还画了两张,那么你们来说说从拿起笔到完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纷纷就自己的画法踊跃发言。 通过问答,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并将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归纳和整理能力。理解与欣赏
在投影仪上展示一张未完成的作业。问:“这张画还缺些什么?”;各小组长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画得太浅了,前后不能拉开,没有空间感……。” “主景是建筑,背景应多画些物体,把主景衬托出来。
“主体应加明暗,更有立体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有机会发表观点与看法,并带动羞于发言的同学,使他们从探索中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探究学习
讲出自己的看法,并在投影仪上改画,让学生观看。将作业发还学生本人、并要求在小组内互相对比交流经验后,完善自己的作业;学生观看画是如何改的,留意作业改动前后的效果对比,并在小组内作总结。做组内的经验交流后,完善自己的画作;此举是带给学生一些启发,让他们有个参照比较。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彼此争论、互教互学中共同提高改画、评画的水平。
教学活动
活动1【测试】作业展示与评述
要求各小组评出组内最好的两张作业并贴出讲台评述;各小组把优秀的作品贴出,先评讲自己的画作、说说有那些优缺点和自己最满意的地方,然后小组间互相评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活动2【活动】教学小结
学生互评后,教师进行小结,并提问:“这节课我们主要是评画,那我们从评画中学到了些什么?”;各组同学踊跃答问。学生回答中点出了本课的目标:提高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
活动3【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针对“互评、自评”须全员最大限度地参与,把座位设计为6人小组围坐,这种上课形式便于同学之间交流,课堂气氛也随之变得轻松活跃。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评价也很比较有清晰,比如有学生是这样评价自己作品的“我是用了透视的画法来表现画面的空间感,经过这样的处理后画面使人感觉开阔了很多”。“我这幅画树没画好,我自己也很不满意,太乱了。但是前景的花台明暗、透视关系我都画得很细致、很有立体感。后面的墙我也做了些处理,画面主体突出所表现的环境也很宁静,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画的不错的”。“这画是我的作品。近景我画得非常细致,充分表现了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我觉得画得不错,美中不足的是周边的草画得太乱了而且没画完,要不然这画会更好看”;改画这一环节由个别同学上台改画变为每人根据自己的认识改自己的画,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学们埋头苦干、分秒必争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这环节中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动手、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想法,这就为一环节的自评和互评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