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2 15:38:57

文档简介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4·郸城)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jiě qiū yǐn xī shuài zǔ lán dān wu
yào shi dǎo méi zhàn fàng yòu zhì tiāo tì
【答案】辨别、蚯蚓、蟋蟀、阻拦、耽误、钥匙、倒霉、绽放、幼稚、挑剔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辨别”不要写成“辩别”;“蚯蚓”不要写成“秋引”;“蟋蟀”不要写成“西帅”;“阻拦”不要写出“祖兰”;‘耽误“不要写成”单务“,”钥匙“不要写成””要是“;“倒霉”不要写成“倒没”;“绽放”不要写成“站放”;“幼稚”不要写成“幻稚”;“淘气”不要写成“不要写成”挑替“。
故答案为:辨别、蚯蚓、蟋蟀、阻拦、耽误、钥匙、倒霉、绽放、幼稚、挑剔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三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书写时字不要写出格,注意字的布局,整洁美观。
2.(2024·郸城)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宝藏(zàng cāng)    颤抖(chàn zhàn)    炊烟(cuī chuī)   
堤坡(tí dī)    参差(cān cēn)    勾勒(lè lēi)   
妩媚(wǔ fǔ)    愁怨(yuàn yàn)    蒙古包(mēng měng)   
【答案】zàng;chàn;chuī;dī;cēn;lè;wǔ;yuàn;měng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宝藏(zàng cāng):'藏'在这里表示储存、隐藏的意思,应读'zàng',所以选择'zàng'。
颤抖(chàn zhàn):'颤'表示抖动、振动的意思,应读'chàn',所以选择'chàn'。
炊烟(cuī chuī):'炊'表示烧火做饭的意思,应读'chuī',所以选择'chuī'。
堤坡(tí dī):'堤'表示防水、拦水的构筑物,应读'dī',所以选择'dī'。
参差(cān cēn):'参'在这里表示长短不齐的意思,应读'cēn',所以选择'cēn'。
勾勒(lè lēi):'勒'表示用线条描画轮廓的意思,应读'lè',所以选择'lè'。
妩媚(wǔ fǔ):'妩'表示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的意思,应读'wǔ',所以选择'wǔ'。
愁怨(yuàn yàn):'怨'表示怨恨的意思,应读'yuàn',所以选择'yuàn'。
蒙古包(mēng měng):'蒙'在这里表示蒙古族的意思,应读'měng',所以选择'měng'。
故答案为:1.zàng 2.chàn 3.chuī 4.dī 5.cēn 6.lè 7.wǔ 8.yuàn 9.měng。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这道题目,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这道题目也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积累汉字读音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2024·郸城)比一比,再组词。
溅    阶    贷    络   
践    价    货    格   
【答案】飞溅;阶梯;贷款;网络;践行;代价;货物;格局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对比形近字“溅”、“践”、“阶”、“价”、“贷”、“货”、“络”、“格”并组词。这些字在字形上相似,但意义不同,需从部首和字义上区分。“溅”与“水”相关,可组词“飞溅”;“践”与“足”相关,可组词“实践”。“阶”指台阶,可组词“石阶”;“价”指价格,可组词“价值”。“贷”与钱财借贷有关,可组词“贷款”;“货”指商品,可组词“货物”。
“络”与丝线网络相关,可组词“网络”;“格”指规格或品格,可组词“规格”。
故答案为:飞溅、阶梯、贷款、网络、践行、代价、货物、格局
【点评】题考查的是对形近字的辨识能力及组词能力。形近字是指字形结构相近,但字义不同的汉字。解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差异,理解其字义,然后基于这些差异和字义进行组词。从汉字书写角度看,书写这些形近字时需注意部首的准确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每个字的笔画要清晰、连贯,避免混淆。通过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对形近字的辨识和书写能力,使字形更加美观规范。
4.(2024·郸城)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走   观    不   然 赴   蹈   
   湖   海    全   美    心   意
司   见    不   思    见   知   
【答案】马;花;以为;汤;火;五;四;十;十;三;二;空;惯;可;议;微;著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由题干"走……观……",可知完整成语为"走马观花"。按照由题干"不……然",可知完整成语为"不以为然"。由题干"赴……蹈……",可知完整成语为"赴汤蹈火"。由题干"……湖……海",可知完整成语为"五湖四海"。由题干"……全……美",可知完整成语为"十全十美"。由题干"……心……意",可知完整成语为"一心一意"。由题干"司……见……",可知完整成语为"司空见惯"。由题干"不……思……",可知完整成语为"不思进取"。由题干"见……知……",可知完整成语为"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马、花、以为、汤、火、五、四、十、十、三、二、空、惯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常用成语或词语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补全不完整的词语,并理解其含义。这类题目不仅能够检验考生的词汇量,还能考察其对成语或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通过练习,考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5.(2024·郸城)选词填空。
(1)消失 消逝
①随着时间的   ,我们也逐渐长大成人。
②天空中的雁群逐渐   在天边。
(2)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①太阳他有脚啊,   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②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3)松散 松软
①一堆沙子是   的,可是它和水泥、沙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②周末,我们一家人在   的沙滩上散步。
(4)喜欢 喜悦
①少先队员怀着无比   的心情欢度自己的节日。
②爸爸和妈妈都   户外活动,他们经常周末去爬山。
【答案】(1)消逝;消失
(2)轻轻悄悄;伶伶俐俐
(3)松散;松软
(4)喜悦;喜欢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 这两道题目考察的是“消失”和“消逝”的区别。“消失”更多地用于描述物体或现象的逐渐不见,而“消逝”则侧重于时间或某种状态的慢慢流逝。因此,在描述时间的流逝时,应选用“消逝”;在描述天空中的雁群逐渐不见时,应选用“消失”。
(2) 这组题目考察的是“轻轻悄悄”和“伶伶俐俐”的适用场景。“轻轻悄悄”常用来形容动作轻盈、不引人注意,适合描述太阳悄悄移动的场景;而“伶伶俐俐”则常用于形容动作敏捷、迅速,适合描述时间(在这里是拟人化的“他”)快速从人身边跨过的情景。
(3) 这两道题目考察的是“松散”和“松软”的区别。“松散”多指结构上不紧密,容易散开,适合描述沙子的原始状态;而“松软”则指质地柔软、不坚硬,适合描述沙滩给人的触感。
(4) 这组题目考察的是“喜欢”和“喜悦”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喜悦”侧重于表达内心的愉快和高兴,适合描述少先队员欢度节日时的心情;而“喜欢”则用于表达对外在事物的喜好或爱好,适合描述爸爸和妈妈对户外活动的态度。
故答案为:(1)消逝、消失;(2)轻轻悄悄、伶伶俐俐;(3)松散、松软;(4)喜悦、喜欢。
【点评】本题通过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近义词之间细微差别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题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敏感度和表达能力。同时,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6.(2024·郸城)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补写句子。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倒挂福字,寓意   。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成陈述句)
(3)黄河非常凶猛暴烈,像   。(比喻句)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5)也许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修改病句)
(6)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改为反问句)
【答案】(1)福到了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3)一头发怒的狮子
(4)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叶子落了,有再生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5)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6)月球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比喻修辞手法;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以及句子补全能力。通过给出的例子,我们知道需要为过年时的某个习俗补写其寓意。这里,“倒挂福字”是中国春节期间常见的习俗,其寓意通常是“福到了”,因为“倒”与“到”谐音。所以,补写时应围绕这一寓意进行。
(2) 此题考察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反问句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时,需要去掉反问词,否定词变肯定词或肯定词变否定词,并去掉语气词和问号。原句中“你不是都很熟悉吗?”应改为“你都很熟悉”。
(3) 这是一道比喻句的创作题。题目要求将“黄河非常凶猛暴烈”的特点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创作时,需要找到一个与黄河凶猛暴烈特性相似且易于理解的事物作为喻体,如“一头咆哮的猛兽”或“一条奔腾的巨龙”。
(4) 此题考察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原句通过排比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特点。在仿写时,需要保持这种句式结构,并选取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表达。
(5)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原句中的“也许”和“可能”表达的是相似的意思,属于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6) 此题考察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能力。改为反问句时,需要在句子中加入反问词,如“难道”,并将肯定词变为否定词或否定词变为肯定词,最后加上语气词和问号。原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应改为“月球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
故答案为:(1) 福到了 (2)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3) 一头发怒的狮子 (4) 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叶子落了,有再生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5)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6) 月球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
【点评】该试题涵盖了句子补全、句式转换、比喻句创作、仿写句子以及病句修改等多个语言点,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试题也注重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7.(2024·郸城)根据积累填空。
(1)穷则变,   ,通则久。
(2)劝君更尽一杯酒,   。
(3)最是一年春好处,   。
(4)若到江南赶上春,   。
(5)门前流水尚能西,   。
(6)《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雨美好形象的诗句是:   ,   。想象第二天清晨雨停后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   。
(7)《泊船瓜洲》在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盼望早日回到家乡的诗句是:   ,   。
(8)从《学弈》这篇文章中悟出的道理是:   。
(9)《两小儿辩日》中表现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的句子是:   。
【答案】(1)变则通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绝胜烟柳满皇都
(4)千万和春住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9)孔子不能决也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由题干穷则变可知,“变则通,通则久”。
(2)由上句诗,可知下句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3)由诗的上句最是一年春好处,可知下句为:“绝胜烟柳满皇都”;
(4)由上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可知下句“千万和春住”;
(5)由上句“门前流水尚能西,”可知下句“休将白发唱黄鸡”;
(6)春夜喜雨》中,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轻柔与润物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描写春雨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雨后清晨繁花似锦的景象;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出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8)学弈》通过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强调了学习态度和专注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9)《两小儿辩日》中表现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的句子是:孔子不能决也。
故答案为:(1)变则通;(2)西出阳关无故人; (3) 绝胜烟柳满皇都; (4) 千万和春住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 随风潜入夜第,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第,花重锦官城 ; (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9)孔子不能决也
【点评】这一系列题目覆盖了古代文学、诗词、寓言故事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具体诗句、名句的记忆能力,还深入到了对诗词意境、寓言寓意以及学习态度等深层次内容的理解。题目设计精巧,既有直接引用原文的填空题,也有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问题,如《两小儿辩日》中表现辩论内容复杂性的句子,这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原文,还要能够准确提炼出辩论的焦点和复杂性所在。
二、阅读。
(2024·郸城)课内阅读。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8.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9.在了解表里的真相过程中,我的心情在不断变化,根据选文内容
好奇——   ——   ——   
10.文中: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从这唯恐的心情中可以感受到   。
11.读了选文,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文中的我。
【答案】8.所以,可是,不但,还
9.痛苦;高兴;唯恐
10.“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11.好奇;执着
【知识点】关联词;课内现代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整套题目围绕“我”对父亲手表内部的好奇心展开,通过填空、心情变化分析、情感体会和人物性格描述等多个角度,全面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命题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主旨。锻炼学生的情感体会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色彩,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合适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8.第一个空:“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所以)很痛苦。”这里需要填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是原因,“很痛苦”是结果。所以,“因此”或“所以”都是合适的。第二个空:“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但是/可是)只许看,不许动。”这里需要填入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因为前半句表示允许看,后半句却有一个限制条件“只许看,不许动”。所以,“但是”或“可是”都是合适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空:“这小世界(不仅)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这里需要填入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因为“被表盖保护着”和“被一层玻璃蒙着”是两个并列且进一步说明小世界被保护得很好的情况。所以,“不仅……还”是合适的。
故答案为:所以,可是,不但,还
9.选文中提到:“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所以)很痛苦。”这句话直接描述了你在被禁止接触手表,却又对其内部充满好奇时的心理状态。你因为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源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无法探索的无奈之间的矛盾。选文中提到:“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这句话描述了当你得知可以一窥手表内部秘密时的喜悦心情。你的期待得到了满足,因此感到非常高兴。选文中提到:“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这句话描绘了你在观看手表内部世界时的专注和担忧。你害怕这个美好的瞬间会突然结束,因此产生了唯恐失去的恐惧感。
故答案为:痛苦、高兴、唯恐。
10.文中“我看得入神”直接体现了“我”对手表内部结构的极大兴趣。这种入神的状态,说明“我”被手表内部精密而美丽的世界深深吸引,这种吸引力正是源自于“我”内心强烈的好奇心。“我”能够如此入神地观察手表内部,说明“我”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种观察能力让“我”能够捕捉到平时可能忽略的细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则反映了“我”在观察过程中的一种担忧和思考。这种担忧不仅仅是对美好瞬间可能消逝的遗憾,更深层次地,它体现了“我”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欲。这种担忧促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观察机会,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动力。综上所述,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对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善于观察且爱思考的孩子。
故答案为:“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11.首先,选文中多次提到“我”对手表内部世界的好奇,如“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以及“我”在观察手表内部时“看得入神”等描述,都体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因此,第一个空格可以填写“好奇”来形容“我”。其次,选文中还展现了“我”在追求答案、满足好奇心过程中的执着精神。尽管父亲警告“我”不许动表,但“我”仍然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越是禁止越是想动。当父亲最终同意让“我”看表里的秘密时,“我”的高兴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都说明了“我”在追求真相和满足好奇心方面的执着。因此,第二个空格可以填写“执着”来形容“我”。
故答案为:好奇、执着。
(2024·郸城)课外阅读。
多想一步
①对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种种现象,人们常因为熟视无睹,而难于发现其中的奥秘。事实上,你只要能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就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②斐塞司博士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随着阳光的转移,每隔一段时间母猫便会醒过来,伸伸懒腰,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接着打盹儿。猫的这些举动唤醒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③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对,是光和热。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④就是这么一闪,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引发点。不久,日光疗法在世界上诞生了。
⑤如果我们家的院子里面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想到这些呢?或许想,这猫真会享受,不但长时间地睡,而且还喜欢睡在阳光下;或许想,这猫该产小猫了,怎么还不产呢……或许什么也不想。
⑥生活中的许多“金点子”也是源于多想一步的。厦门市民马达经常在风光旖旎的环岛路上跑步锻炼,跑过会展中心,跑过椰风寨,跑过景州乐园……跑着跑着,他思索着:环岛路这么美丽,能不能把它开辟为马拉松赛道呢?能不能在环岛路上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呢?
⑦这个想法使这位热心的市民激动不已,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市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成功举办了“4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40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⑧厦门环岛路上跑步锻炼的人并不少,可为什么只有马达想到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主意?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只是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还在于能否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2.短文要表达的观点是:   
13.短文讲述了两个事例,请概括出事例主要内容。
事例一:   
事例二:   
14.你认为两个事例能不能支撑观点?为什么?
15.你发现第①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两个段可以交换吗?
【答案】12.只要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13.斐塞司从晒太阳的母猫发现了日光疗法。;马达在环岛路跑步之余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建议。
14.能。这两个事例都是从小处着眼,从“科学发现”和“生活”两个方面论证了多想一步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观点。
15.前后呼应,不可以。第①自然段总起文章,引出全文的观点,第⑧自然段总结上文两个事例,呼应开头。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重视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答案开放,鼓励多元:部分问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表达能力。
12.短文要表达的观点是“只要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这一观点,这句话贯穿全文,通过两个具体事例:斐塞司博士发现日光疗法和来阐述和热心的市民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证明这一观点。
故答案为:只要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13.第1空、斐塞司从晒太阳的母猫发现了日光疗法。这个事例讲述了斐塞司博士通过观察母猫在阳光下打盹的行为,进而思考光和热对人体的益处,最终启发了日光疗法的诞生。第2空、马达在环岛路跑步之余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建议。这个事例描述了马达在环岛路跑步时,通过观察美景并深入思考,提出了将环岛路开辟为马拉松赛道并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最终这一建议被采纳并成功实施。
故答案为:斐塞司从晒太阳的母猫发现了日光疗法。马达在环岛路跑步之余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建议。
14.这两个事例都能很好地支撑观点。斐塞司的事例从科学发现的角度出发,展示了多想一步可以带来重大的科学突破;马达的事例则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多想一步可以带来实际的生活改善和社会贡献。两者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论证了“多想一步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观点。
故答案为:能。这两个事例都是从小处着眼,从“科学发现”和“生活”两个方面论证了多想一步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观点。
15.第①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是总分总的关系。第①自然段总起全文,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第⑧自然段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和升华中心论点。这两个自然段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和总括全文的作用,因此不能交换。如果交换了位置,会破坏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述的连贯性,使读者难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故答案为:前后呼应,不可以。第①自然段总起文章,引出全文的观点,第⑧自然段总结上文两个事例,呼应开头。
三、习作乐园。(30分)
16.(2024·郸城)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请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1 / 1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4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4·郸城)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jiě qiū yǐn xī shuài zǔ lán dān wu
yào shi dǎo méi zhàn fàng yòu zhì tiāo tì
2.(2024·郸城)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宝藏(zàng cāng)    颤抖(chàn zhàn)    炊烟(cuī chuī)   
堤坡(tí dī)    参差(cān cēn)    勾勒(lè lēi)   
妩媚(wǔ fǔ)    愁怨(yuàn yàn)    蒙古包(mēng měng)   
3.(2024·郸城)比一比,再组词。
溅    阶    贷    络   
践    价    货    格   
4.(2024·郸城)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走   观    不   然 赴   蹈   
   湖   海    全   美    心   意
司   见    不   思    见   知   
5.(2024·郸城)选词填空。
(1)消失 消逝
①随着时间的   ,我们也逐渐长大成人。
②天空中的雁群逐渐   在天边。
(2)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①太阳他有脚啊,   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②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
(3)松散 松软
①一堆沙子是   的,可是它和水泥、沙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②周末,我们一家人在   的沙滩上散步。
(4)喜欢 喜悦
①少先队员怀着无比   的心情欢度自己的节日。
②爸爸和妈妈都   户外活动,他们经常周末去爬山。
6.(2024·郸城)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补写句子。
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倒挂福字,寓意   。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成陈述句)
(3)黄河非常凶猛暴烈,像   。(比喻句)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5)也许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修改病句)
(6)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改为反问句)
7.(2024·郸城)根据积累填空。
(1)穷则变,   ,通则久。
(2)劝君更尽一杯酒,   。
(3)最是一年春好处,   。
(4)若到江南赶上春,   。
(5)门前流水尚能西,   。
(6)《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雨美好形象的诗句是:   ,   。想象第二天清晨雨停后的美丽景象的诗句是:   ,   。
(7)《泊船瓜洲》在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盼望早日回到家乡的诗句是:   ,   。
(8)从《学弈》这篇文章中悟出的道理是:   。
(9)《两小儿辩日》中表现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的句子是:   。
二、阅读。
(2024·郸城)课内阅读。
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  )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8.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9.在了解表里的真相过程中,我的心情在不断变化,根据选文内容
好奇——   ——   ——   
10.文中: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从这唯恐的心情中可以感受到   。
11.读了选文,可以用   ,   等词语来形容文中的我。
(2024·郸城)课外阅读。
多想一步
①对于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种种现象,人们常因为熟视无睹,而难于发现其中的奥秘。事实上,你只要能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就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②斐塞司博士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随着阳光的转移,每隔一段时间母猫便会醒过来,伸伸懒腰,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接着打盹儿。猫的这些举动唤醒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
③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对,是光和热。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④就是这么一闪,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疗法的引发点。不久,日光疗法在世界上诞生了。
⑤如果我们家的院子里面也有这么一只睡懒觉的猫,我们也看到它一次次地趋近阳光,我们是不是能想到这些呢?或许想,这猫真会享受,不但长时间地睡,而且还喜欢睡在阳光下;或许想,这猫该产小猫了,怎么还不产呢……或许什么也不想。
⑥生活中的许多“金点子”也是源于多想一步的。厦门市民马达经常在风光旖旎的环岛路上跑步锻炼,跑过会展中心,跑过椰风寨,跑过景州乐园……跑着跑着,他思索着:环岛路这么美丽,能不能把它开辟为马拉松赛道呢?能不能在环岛路上举办国际马拉松赛呢?
⑦这个想法使这位热心的市民激动不已,他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市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成功举办了“403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和“40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⑧厦门环岛路上跑步锻炼的人并不少,可为什么只有马达想到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主意?有些人几乎天天见到猫晒太阳,可为什么只有斐塞司一人发现了日光疗法?可能我们都只是认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别人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其实在很多时候,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还在于能否比别人多想一步。科学发现如此,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2.短文要表达的观点是:   
13.短文讲述了两个事例,请概括出事例主要内容。
事例一:   
事例二:   
14.你认为两个事例能不能支撑观点?为什么?
15.你发现第①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两个段可以交换吗?
三、习作乐园。(30分)
16.(2024·郸城)正在一天天长大的你,回首走过的路,沉淀在记忆深处的是那些往事。妈妈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微笑;生活中的一次挫折,学习上的一个感悟;天边的一片云彩,黎明的一道曙光……回忆往事,会让生命感动,让生活精彩……请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辨别、蚯蚓、蟋蟀、阻拦、耽误、钥匙、倒霉、绽放、幼稚、挑剔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辨别”不要写成“辩别”;“蚯蚓”不要写成“秋引”;“蟋蟀”不要写成“西帅”;“阻拦”不要写出“祖兰”;‘耽误“不要写成”单务“,”钥匙“不要写成””要是“;“倒霉”不要写成“倒没”;“绽放”不要写成“站放”;“幼稚”不要写成“幻稚”;“淘气”不要写成“不要写成”挑替“。
故答案为:辨别、蚯蚓、蟋蟀、阻拦、耽误、钥匙、倒霉、绽放、幼稚、挑剔
【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三拼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的拼读。书写时字不要写出格,注意字的布局,整洁美观。
2.【答案】zàng;chàn;chuī;dī;cēn;lè;wǔ;yuàn;měng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宝藏(zàng cāng):'藏'在这里表示储存、隐藏的意思,应读'zàng',所以选择'zàng'。
颤抖(chàn zhàn):'颤'表示抖动、振动的意思,应读'chàn',所以选择'chàn'。
炊烟(cuī chuī):'炊'表示烧火做饭的意思,应读'chuī',所以选择'chuī'。
堤坡(tí dī):'堤'表示防水、拦水的构筑物,应读'dī',所以选择'dī'。
参差(cān cēn):'参'在这里表示长短不齐的意思,应读'cēn',所以选择'cēn'。
勾勒(lè lēi):'勒'表示用线条描画轮廓的意思,应读'lè',所以选择'lè'。
妩媚(wǔ fǔ):'妩'表示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的意思,应读'wǔ',所以选择'wǔ'。
愁怨(yuàn yàn):'怨'表示怨恨的意思,应读'yuàn',所以选择'yuàn'。
蒙古包(mēng měng):'蒙'在这里表示蒙古族的意思,应读'měng',所以选择'měng'。
故答案为:1.zàng 2.chàn 3.chuī 4.dī 5.cēn 6.lè 7.wǔ 8.yuàn 9.měng。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了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这道题目,可以了解学生对基础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这道题目也提醒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注重积累汉字读音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答案】飞溅;阶梯;贷款;网络;践行;代价;货物;格局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对比形近字“溅”、“践”、“阶”、“价”、“贷”、“货”、“络”、“格”并组词。这些字在字形上相似,但意义不同,需从部首和字义上区分。“溅”与“水”相关,可组词“飞溅”;“践”与“足”相关,可组词“实践”。“阶”指台阶,可组词“石阶”;“价”指价格,可组词“价值”。“贷”与钱财借贷有关,可组词“贷款”;“货”指商品,可组词“货物”。
“络”与丝线网络相关,可组词“网络”;“格”指规格或品格,可组词“规格”。
故答案为:飞溅、阶梯、贷款、网络、践行、代价、货物、格局
【点评】题考查的是对形近字的辨识能力及组词能力。形近字是指字形结构相近,但字义不同的汉字。解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字形差异,理解其字义,然后基于这些差异和字义进行组词。从汉字书写角度看,书写这些形近字时需注意部首的准确性和结构的稳定性。每个字的笔画要清晰、连贯,避免混淆。通过多次练习,可以提高对形近字的辨识和书写能力,使字形更加美观规范。
4.【答案】马;花;以为;汤;火;五;四;十;十;三;二;空;惯;可;议;微;著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由题干"走……观……",可知完整成语为"走马观花"。按照由题干"不……然",可知完整成语为"不以为然"。由题干"赴……蹈……",可知完整成语为"赴汤蹈火"。由题干"……湖……海",可知完整成语为"五湖四海"。由题干"……全……美",可知完整成语为"十全十美"。由题干"……心……意",可知完整成语为"一心一意"。由题干"司……见……",可知完整成语为"司空见惯"。由题干"不……思……",可知完整成语为"不思进取"。由题干"见……知……",可知完整成语为"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马、花、以为、汤、火、五、四、十、十、三、二、空、惯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常用成语或词语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补全不完整的词语,并理解其含义。这类题目不仅能够检验考生的词汇量,还能考察其对成语或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通过练习,考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5.【答案】(1)消逝;消失
(2)轻轻悄悄;伶伶俐俐
(3)松散;松软
(4)喜悦;喜欢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1) 这两道题目考察的是“消失”和“消逝”的区别。“消失”更多地用于描述物体或现象的逐渐不见,而“消逝”则侧重于时间或某种状态的慢慢流逝。因此,在描述时间的流逝时,应选用“消逝”;在描述天空中的雁群逐渐不见时,应选用“消失”。
(2) 这组题目考察的是“轻轻悄悄”和“伶伶俐俐”的适用场景。“轻轻悄悄”常用来形容动作轻盈、不引人注意,适合描述太阳悄悄移动的场景;而“伶伶俐俐”则常用于形容动作敏捷、迅速,适合描述时间(在这里是拟人化的“他”)快速从人身边跨过的情景。
(3) 这两道题目考察的是“松散”和“松软”的区别。“松散”多指结构上不紧密,容易散开,适合描述沙子的原始状态;而“松软”则指质地柔软、不坚硬,适合描述沙滩给人的触感。
(4) 这组题目考察的是“喜欢”和“喜悦”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喜悦”侧重于表达内心的愉快和高兴,适合描述少先队员欢度节日时的心情;而“喜欢”则用于表达对外在事物的喜好或爱好,适合描述爸爸和妈妈对户外活动的态度。
故答案为:(1)消逝、消失;(2)轻轻悄悄、伶伶俐俐;(3)松散、松软;(4)喜悦、喜欢。
【点评】本题通过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近义词之间细微差别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题型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还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敏感度和表达能力。同时,试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6.【答案】(1)福到了
(2)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3)一头发怒的狮子
(4)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叶子落了,有再生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5)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6)月球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仿写;比喻修辞手法;习俗及习俗寓意
【解析】【分析】(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理解以及句子补全能力。通过给出的例子,我们知道需要为过年时的某个习俗补写其寓意。这里,“倒挂福字”是中国春节期间常见的习俗,其寓意通常是“福到了”,因为“倒”与“到”谐音。所以,补写时应围绕这一寓意进行。
(2) 此题考察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能力。反问句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时,需要去掉反问词,否定词变肯定词或肯定词变否定词,并去掉语气词和问号。原句中“你不是都很熟悉吗?”应改为“你都很熟悉”。
(3) 这是一道比喻句的创作题。题目要求将“黄河非常凶猛暴烈”的特点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创作时,需要找到一个与黄河凶猛暴烈特性相似且易于理解的事物作为喻体,如“一头咆哮的猛兽”或“一条奔腾的巨龙”。
(4) 此题考察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原句通过排比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特点。在仿写时,需要保持这种句式结构,并选取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进行表达。
(5)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原句中的“也许”和“可能”表达的是相似的意思,属于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6) 此题考察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能力。改为反问句时,需要在句子中加入反问词,如“难道”,并将肯定词变为否定词或否定词变为肯定词,最后加上语气词和问号。原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应改为“月球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
故答案为:(1) 福到了 (2)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都很熟悉。 (3) 一头发怒的狮子 (4) 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叶子落了,有再生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 (5)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月球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6) 月球难道不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吗?
【点评】该试题涵盖了句子补全、句式转换、比喻句创作、仿写句子以及病句修改等多个语言点,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试题也注重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7.【答案】(1)变则通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绝胜烟柳满皇都
(4)千万和春住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9)孔子不能决也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分析】(1)由题干穷则变可知,“变则通,通则久”。
(2)由上句诗,可知下句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3)由诗的上句最是一年春好处,可知下句为:“绝胜烟柳满皇都”;
(4)由上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可知下句“千万和春住”;
(5)由上句“门前流水尚能西,”可知下句“休将白发唱黄鸡”;
(6)春夜喜雨》中,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的轻柔与润物无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描写春雨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雨后清晨繁花似锦的景象;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写出了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8)学弈》通过两个学弈者的不同表现,强调了学习态度和专注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9)《两小儿辩日》中表现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的句子是:孔子不能决也。
故答案为:(1)变则通;(2)西出阳关无故人; (3) 绝胜烟柳满皇都; (4) 千万和春住 (5)休将白发唱黄鸡; (6) 随风潜入夜第,润物细无声;晓看红湿处第,花重锦官城 ; (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9)孔子不能决也
【点评】这一系列题目覆盖了古代文学、诗词、寓言故事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具体诗句、名句的记忆能力,还深入到了对诗词意境、寓言寓意以及学习态度等深层次内容的理解。题目设计精巧,既有直接引用原文的填空题,也有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问题,如《两小儿辩日》中表现辩论内容复杂性的句子,这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原文,还要能够准确提炼出辩论的焦点和复杂性所在。
【答案】8.所以,可是,不但,还
9.痛苦;高兴;唯恐
10.“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11.好奇;执着
【知识点】关联词;课内现代文阅读;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
【解析】【点评】整套题目围绕“我”对父亲手表内部的好奇心展开,通过填空、心情变化分析、情感体会和人物性格描述等多个角度,全面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命题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主旨。锻炼学生的情感体会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色彩,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合适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细节和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8.第一个空:“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所以)很痛苦。”这里需要填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是原因,“很痛苦”是结果。所以,“因此”或“所以”都是合适的。第二个空:“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但是/可是)只许看,不许动。”这里需要填入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因为前半句表示允许看,后半句却有一个限制条件“只许看,不许动”。所以,“但是”或“可是”都是合适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空:“这小世界(不仅)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这里需要填入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因为“被表盖保护着”和“被一层玻璃蒙着”是两个并列且进一步说明小世界被保护得很好的情况。所以,“不仅……还”是合适的。
故答案为:所以,可是,不但,还
9.选文中提到:“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所以)很痛苦。”这句话直接描述了你在被禁止接触手表,却又对其内部充满好奇时的心理状态。你因为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感到痛苦,这种痛苦源于对未知的好奇与无法探索的无奈之间的矛盾。选文中提到:“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这句话描述了当你得知可以一窥手表内部秘密时的喜悦心情。你的期待得到了满足,因此感到非常高兴。选文中提到:“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这句话描绘了你在观看手表内部世界时的专注和担忧。你害怕这个美好的瞬间会突然结束,因此产生了唯恐失去的恐惧感。
故答案为:痛苦、高兴、唯恐。
10.文中“我看得入神”直接体现了“我”对手表内部结构的极大兴趣。这种入神的状态,说明“我”被手表内部精密而美丽的世界深深吸引,这种吸引力正是源自于“我”内心强烈的好奇心。“我”能够如此入神地观察手表内部,说明“我”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种观察能力让“我”能够捕捉到平时可能忽略的细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则反映了“我”在观察过程中的一种担忧和思考。这种担忧不仅仅是对美好瞬间可能消逝的遗憾,更深层次地,它体现了“我”对于未知世界的渴望和探索欲。这种担忧促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观察机会,同时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动力。综上所述,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对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善于观察且爱思考的孩子。
故答案为:“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11.首先,选文中多次提到“我”对手表内部世界的好奇,如“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以及“我”在观察手表内部时“看得入神”等描述,都体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因此,第一个空格可以填写“好奇”来形容“我”。其次,选文中还展现了“我”在追求答案、满足好奇心过程中的执着精神。尽管父亲警告“我”不许动表,但“我”仍然无法抑制自己的好奇心,越是禁止越是想动。当父亲最终同意让“我”看表里的秘密时,“我”的高兴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都说明了“我”在追求真相和满足好奇心方面的执着。因此,第二个空格可以填写“执着”来形容“我”。
故答案为:好奇、执着。
【答案】12.只要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13.斐塞司从晒太阳的母猫发现了日光疗法。;马达在环岛路跑步之余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建议。
14.能。这两个事例都是从小处着眼,从“科学发现”和“生活”两个方面论证了多想一步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观点。
15.前后呼应,不可以。第①自然段总起文章,引出全文的观点,第⑧自然段总结上文两个事例,呼应开头。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重视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答案开放,鼓励多元:部分问题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表达能力。
12.短文要表达的观点是“只要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开头和结尾都提到这一观点,这句话贯穿全文,通过两个具体事例:斐塞司博士发现日光疗法和来阐述和热心的市民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证明这一观点。
故答案为:只要留心,并比别人多想一步,往往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13.第1空、斐塞司从晒太阳的母猫发现了日光疗法。这个事例讲述了斐塞司博士通过观察母猫在阳光下打盹的行为,进而思考光和热对人体的益处,最终启发了日光疗法的诞生。第2空、马达在环岛路跑步之余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建议。这个事例描述了马达在环岛路跑步时,通过观察美景并深入思考,提出了将环岛路开辟为马拉松赛道并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建议,最终这一建议被采纳并成功实施。
故答案为:斐塞司从晒太阳的母猫发现了日光疗法。马达在环岛路跑步之余提出了举办国际马拉松赛的好建议。
14.这两个事例都能很好地支撑观点。斐塞司的事例从科学发现的角度出发,展示了多想一步可以带来重大的科学突破;马达的事例则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说明了多想一步可以带来实际的生活改善和社会贡献。两者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角度论证了“多想一步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观点。
故答案为:能。这两个事例都是从小处着眼,从“科学发现”和“生活”两个方面论证了多想一步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的观点。
15.第①自然段和第⑧自然段是总分总的关系。第①自然段总起全文,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第⑧自然段总结全文,进一步强调和升华中心论点。这两个自然段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和总括全文的作用,因此不能交换。如果交换了位置,会破坏文章的逻辑结构和论述的连贯性,使读者难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故答案为:前后呼应,不可以。第①自然段总起文章,引出全文的观点,第⑧自然段总结上文两个事例,呼应开头。
16.【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题目的要求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感情要真挚,语句通顺。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