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农事歌,一种劳动美《插秧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两首诗歌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
2.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表现出来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和他们的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3.鉴赏诗歌传承下来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两首诗的内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其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表现出来的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和他们的欢欣,深入体会劳动精神的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绵延至今。在这片古老的以农业为本的土地上,那些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吟唱,始终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里最滚烫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芣苢》《插秧歌》,诵读并品味劳动歌谣,感受并深悟劳动之美。
过渡: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两首诗,同学们从采芣苢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到了姑娘们的欢乐,从雨中插秧、田妇呼唤等场景中感受到了农人一家的忙碌。据此,大家认为《芣苢》是一首劳动的欢歌,《插秧歌》是一首劳动的赞歌。这样的理解非常正确!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根据同学们的体会来朗读这两首诗,读出《芣苢》中的欢乐,读出《插秧歌》中诗人对劳动的赞美。
活动一:诵读劳动歌谣,再现劳动场景
诵读劳动歌谣:女生读《芣苢》,男生读《插秧歌》。
过渡:大家读得很好,情感饱满,声音洪亮。现在就请两组同学以情景剧的方式分别演绎两首诗中的劳动场景。首先掌声有请表演《芣苢》的这一组同学……感谢同学们的倾情演绎,现在让我们掌声欢迎下一组表演《插秧歌》的同学。
再现劳动场景:学生自制情景剧,然后表演。
小结与过渡:看完了同学们的表演,我想借清代方玉润对《芣苢》的一段评价与大家分享:“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乎断乎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然后我想用自己写的对《插秧歌》的一段评价送给大家:“农人一家夫妻双儿,于漠漠水田、濛濛春雨中,戴笠披蓑,协力插秧,呼食不应,忙碌不暇,使人心感其稼穑之艰辛而有悟劳动之伟大。”再次感谢大家的倾情演绎!
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可谓有境界,否则无境界。我们刚刚正是通过朗读和表演走入了两首诗的劳动境界。那么有了读,有了演,我们何不再用手中的笔写一写两首诗中的劳动境界呢?接下请大家一起“品味劳动歌谣,对比劳动图景”。
活动二:品味劳动歌谣,对比劳动图景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文化思想,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歌唱劳动”朗诵比赛,我们班决定在《芣苢》和《插秧歌》中选择一首作为朗诵篇目。那么你更想选哪一首呢?请有感情地朗读诗作,然后说明选择理由。
温馨提示:主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来陈述理由。(其它角度:生活经历、阅读经历、根据诗意所联想到的画面……)
小结与过渡:同样是农事诗,写劳动,《芣苢》与《插秧歌》各具艺术魅力,一者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心驰神往;另一者描写动作,善用比喻,十分清新自然。二者在技法上都可评可赞,可圈可点,并且最重要的是,技法都贴合内容,服务于情感表达之需要,使我们很好地感受到了劳动是如此的美丽与崇高!因此我们认为两首诗无论推荐哪一首作为朗读篇目,都是合适的。
采采芣苢已是千年前的场景,插秧之歌也已距今好几百年。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古老的农耕文明,不知不觉间,已渐行渐远。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正慢慢地离开人们的视域,可是我们知道劳动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并且对于我们当代人而言,劳动的形式和种类更加丰富多彩。
提问:请列举你的生活经历和所学过的有关劳动的诗文,然后说一说,你认为的,劳动的本质是什么?
小结与过渡: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发现劳动不分体力还是智力;既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既有造福社会的大劳动,也有解决生计的小劳动。这样来看,劳动的确是实现人类本质的过程,是人的第一需要。那么就请大家结合刚才对两首诗的分享以及对劳动的认识,一起来写一段既有文采又有深度的推荐词吧!
活动三:深悟劳动歌谣,思考劳动意义
为了更好地给我们的朗读节目营造气氛,班委会决定向文学社提供一篇我们自己写的推荐词,然后在学校的公众栏展示。请大家积极思考,为你所推荐的那一首诗写一段既有文采又有深度的推荐词。
温馨提示:推荐词中既有对诗歌之美的艺术鉴赏,也有对劳动之美的深入认识。
小结: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带来希望,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因之,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不管是造福社会的大劳动,还是解决生计的小劳动,都具有其永恒不朽的社会意义。事实上,习总书记就曾多次表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只要踏实勤勉,爱岗敬业,那么都能提升自我,创造价值。所以每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被尊重。
并且他还强调,是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所以当下我们更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总结:最后我想将自己写的一篇推荐词送给大家,同时作为本节课的总结。
看,春雨绵绵,一场雨中抢插稻秧的战斗已经打响!一家四口,一块稻田,他们以禾苗为笔,汗水为墨,尽情抛、接、拔、插,一次次为大地着色,为生活放歌。他们的劳作彰显质朴,他们的忙碌昭示收获。这画面,这繁忙,无不在告诉我们:劳动从来不分大小,无论贵贱,它永远是属于勤奋者的歌谣,幸福者的诗篇。要想聆听这支歌谣,体会这种幸福,就请翻开宋诗,来到杨万里的笔下。南宋淳熙六年,浙江衢州,那一轮春耕,那一场春雨,正等着你去诵读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