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2.2 轴对称再认识(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22 16:1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课时 轴对称再认识(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认真观看下面的图形动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把图形对折后,图形的上下两侧能够完全重合,折叠重合的两点叫对应点也叫对称点。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A
B
C
D
E
F
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见图①)画出了整座房子(见图②),他画得对吗?


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的不对。
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
说一说,做一做
你能帮淘气改正吗?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先想象一下对折的过程……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最后把它们连起来!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选自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1题
1. 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选自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2题
选自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3题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变成“6”。
选自教材第24页练一练第4题
1.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分别以不同的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三角形在各个方向的轴对称图形。
古人对于中型布局的推崇,使其对于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种天人合一的中庸思想,体现在古代建筑上就是建筑的平面作对称均齐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作用。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中式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对称也是自然美的形象表征。对称往往与均衡联系在一起,对称是均衡的天然格局,让人产生健康和平静的均衡感。
对称讲究相同部分间规律的重复,呈现在建筑上,往往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具有古典美感和秩序感。
华人喜嗜成双美,建筑庄重平衡美,中式装饰协调美,物件摆放对称美。对称不仅限于左右,也在上下置位上,如临水物体的倒影对称,也是中式对称美,因此大型建筑总要临水或开凿人工湖。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追求着造物里的对称美,在许许多多中国的文化国粹中,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对称元素的摄入,一对璧人、出双入对,早期的配饰都是成对。建筑、绘画、诗歌、瓷器、楹联、图章、书法等也都讲究对称,反映着中国人独有的阴阳平衡概念。
中式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中式建筑中的对称之美
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定: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每条线段的端点)。
(2)数:数出或量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描: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连:按照已知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各对应点,画
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再认识(二)
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1)定
(2)数
(3)描
(4)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