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商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商丘市商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2 16: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植物先天免疫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然而受材料与技术的限制,全长免疫受体结构甚至免疫受体更高级的复合物结构尚未被破解,这成为严重制约该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的瓶颈之一。
从2004年开始,柴继杰带领团队开始在数量众多的植物抗病蛋白中,筛选理想的研究对象,希望设计新型抗病虫育种,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直到近些年,柴继杰团队才在植物抗病蛋白免疫机制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19年,柴继杰等人合作在《科学》上发表两篇论文,揭示了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工作机制。据了解,合作团队不仅发现了抗病小体,还解析了其处于抑制状态、中间状态及五聚体活化状态的冷冻电镜结构,从而揭示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
据了解,自国际上首次鉴定到抗病蛋白以来,25年期间,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均未能纯化出可供结构分析的全长抗病蛋白,柴继杰等人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25年来对植物抗病蛋白认知的巨大空白。
这些年来,柴继杰团队揭示的抗病蛋白结构及机理实在太多了,他自己都有点数不过来,他在给记者解释抗病蛋白的时候打了一个比方:“蛋白是执行生命功能的一个劳动力,抗病蛋白也不例外,只是一旦启动执行就会引起相应的细胞发生死亡,可谓牺牲小我服务大我,确保侵染部位不会扩散到整体。”
“免疫的本质是机体识别‘自我’和‘非我’后,把作为‘非我'的敌人清除掉的过程。”柴继杰向《中国科学报》讲述了植物的免疫过程,“首先是识别病原菌,然后是与之对抗。”
柴继杰介绍,植物免疫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在细胞膜上,由膜表面识别受体直接识别病原体,包括受体激酶和受体蛋白两类;在细胞内,由核苷酸结合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识别病原体的效应因子,从而引发免疫效应。
最近几年,柴继杰团队的研究主要围绕细胞内NLR抗病蛋白展开。“由于植物体内含有的抗病蛋白量很少,这是我们研究遇到的最大困难。”柴继杰告诉记者,“我们团队在实验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提出了很多精巧的构思,最终顺利提取植物体内证据,完成实验。”
植物的自我防御系统一直存在,只是此前学术界对其知之甚少。“当植物遭到病原体侵袭后,植物作为宿主会进行识别并产生相应信号,进而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柴继杰表示,“我们目前知道信号由不同抗病蛋白产生,最后都传导汇聚于钙离子,即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我们也在逐渐揭示,抗病蛋白激活的钙离子信号是如何激活植物免疫反应的。”
柴继杰还指出,植物的免疫是极其精微的调控。“免疫也需要讲究一个合适的'度’,不是‘增强'就够。如果产生的免疫反应的时机不对,或是反应过度都会对植物本身造成负面影响。”
柴继杰团队还一直在探究如何介入植物免疫系统的调控,让它们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强度合适的免疫反应。这些研究也为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的免疫机制研究和培育广谱抗性作物提供了线索。
(摘编自《揭开植物自我防御的新密钥》)
材料二:
人遇到危险时会大喊救命,动物碰到敌人会狂吼示警,但是不动又不叫的植物怎么办呢 科学家的新发现解开了植物的“御敌密码”,原来植物比人类还要精明,深深懂得“联合次要敌人打击主要敌人”的大道理!
一些植物学家在美国犹他州西南区的沙漠进行深入的观察,发现一种野生的烟草植物在面临五星鹰蛾啃食树叶的时候,会施放出一种化学物质“通风报信”,引诱五星鹰蛾的天敌前来“解危”。
对五星鹰蛾而言,这种烟草是它们的窝,它们不但在其树叶上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也以其树叶作为食物来源。
研究报告的执笔人伊恩·鲍德温指出,当幼蛾破卵而出开始啃食树叶之时,其藏身的植物就会向空中施放羽毛状的气味烟云,告知附近幼蛾的天敌前来享用丰盛的蛾肉大餐。
烟草的求救信号之所以效力强大,是因为在无际的开放空间中有着无数的烟草植物生长。所谓虫海茫茫如大海捞针,一般捕食者平常想求个温饱简直是天方夜谭,有植物通风报信,当然莫不闻风拼了老命飞奔而来!
烟草施放的化学物质除了可以传召外援,还能有效地阻止五星鹰蛾继续在树叶上产卵。研究结果显示,当蛾妈妈们接收到烟草求救信号以后,会对该株“暗通敌营”的植物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转而寻找其他“沉默的大众”下手。
鲍德温强调,这类借由空气传播的化学物质的成分相当复杂,但是却能够发挥招引幼蛾的天敌捕虫专家来帮忙驱逐寄居幼蛾的强大功效。除了这类野生烟草以外,鲍德温还发现棉花、玉米以及油菜籽等植物也有类似的自我保护功能。
他以玉米为例。玉米经常遭到夜盗蛾的骚扰,所以只要玉米叶上出现夜盗蛾的踪影,玉米就会毫不犹豫地向黄蜂传递化学信号寻求援助。在这个玉米——夜盗蛾——黄蜂三角关系中,又以黄蜂的角色最为“狠毒”!因为黄蜂不但不必辛苦觅食,只要等待玉米求救就可享用美食,而且它们还在夜盗蛾的残骸中产卵,孵出的小黄蜂就以遗骸作为养分来源。
鲍德温表示,研究结果支持了他的一贯主张,将“间接防御"概念应用在农业上,可以利用生物特性对付害虫取代化学农药的喷洒。鲍德温认为,不论是哪一种化学农药,害虫都能够从基因演化形成抵抗力,但是害虫永远无法逃出天敌的魔掌。
(摘编自《植物兵法之间接防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材料与技术的限制、有关植物先天免疫的一些谜题尚未被破解,这严重制约该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B.当植物遭到病原体侵袭后,体内的不同抗病蛋白会产生相应信号,传导至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钙离子。C.材料二开篇将不动不叫的植物与人、动物进行对照,并提出问题,引发读者对植物御敌方式的思考。
D.五星鹰蛾用野生烟草植物作窝,在其树叶上产卵,而孵化出来的幼虫直接以其树叶为食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柴继杰等人的合作团队不仅发现了抗病小体,还解析了其在三种状态下的冷冻电镜结构,他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B.抗病蛋白是执行生命功能的劳动力,启动执行后会引起相应细胞的死亡,即使有牺牲也要确保侵染部位不会扩散到整体。
C.当五星鹰蛾的幼蛾开始啃食烟草植物的树叶时,所有的烟草植物都会向空中施放气味烟云,告知附近幼蛾的天敌。
D.玉米与黄蜂之间形成互利关系:玉米在黄蜂的援助下免遭夜盗蛾的骚扰;黄蜂既享受了美食,又让后代有了养分来源。
3.下列各项中,可以支撑材料二中植物防御现象的一项是(3分)
A.有些植物的茎叶细胞会硬化,即细胞壁加厚或高度木质化,使细胞组织变得坚硬以御虫害,例如核桃的内核,
坚硬如石,以保护里面的种子。
B.被毛虫吃掉的番茄会使用电信号向植株的其余部分发送警报,有助于植株加强防御,例如施放过氧化氢,可以
抵抗受损组织的微生物感染。
C.有些植物通过生长带毒刺毛来增强防卫力。如荨麻科的荨麻,茎叶上有带毒刺毛,当人或其他动物触及,则毛断刺入皮肤射毒,使其疼痛难忍。
D.樱树的叶柄上生有蜜腺,可分泌甜汁吸引益蚁以抵御侵害。益蚁因食此甜汁,常徘徊于枝叶之上,毛虫类害虫因怕益蚁的攻击而不敢来犯。
4.两则材料都对“植物的防御”进行了研究,但方向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材料一中柴继杰团队对植物抗病蛋白免疫机制的研究,给我们以后的科学研究带来哪些启示 请简要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阿舒
茹志鹃
天暖了,花开了,树上已抽出新条,地面上绿茸茸的一片,一切都在向上窜向上冒。在庄稼还是“苗"的时候,就要给它移植,添水,加肥,锄草。“苗壮五分熟”半年的收成,一半就看这时候的功夫。在这里,人过得紧张、热烈,有点辛苦,而生命的意味却更加深长。我正默想着,阿舒进来了。
“讲故事”,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接着她就伏在我肩膀上,纠缠不歇。我朝她那张娃娃脸看看,便决定给她讲一些解放前农民的生活和斗争。我答应讲了,阿舒倒又提出了条件“苦不苦 苦的我不要听。我要听有趣的。”
她不要苦的,她要喜的,要大团圆,而我却偏偏觉得她需要的,不应该只是那些“有趣”的。
于是,从这天起,我每天晚上要给她讲两个故事,一个是“有趣”的,一个则不是那么“有趣”的。她听故事的态度认真极了,不插嘴也不大笑,嘴巴微微张着;眼睛睁得大大的,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每晚必来的,还有一位,就是小队长阿舒娘,来和我谈白天的生产。娘来了,阿舒就着急。“唉!不懂人事不知愁啊!”阿舒娘又是这句老话。
说阿舒不懂人事不知愁,我同意;但是老支书说的“要她愁什么呢”,我也觉得有理。我总想在以上两种说法当中,挑选一个,但是每天都决定不下。“十七”这个年龄,真是个奇妙的年龄。
阿舒中学毕业了,稻子也黄了。
村边金色的稻子在沙沙作响,透过厚厚的稻穗,前面一块后季晚稻试验田里有灯光在摇晃,这是有人在诱害虫呢!
“是伯伯!”阿舒眼睛尖。
“今年单季稻长得不错。”我说了一句,老支书立即抬起头来,眼梢的皱纹像扇子似的舒展开来,“嗨嗨,错是不错,不过……你倒估估看 ”别人的估产,对老支书已是一种极大的快慰。
“错不了,少了七百五十斤你来问我。”田根公公说得斩钉截铁。
老支书连连摇头:“不行,赶不上啊!”我想,他肚里一定还有一个什么指标。“伯伯,我们跟哪个队挑战比赛了 ”
“比赛﹖我跟谁比赛 不过,人活在世界上,你不比也是在比。”老支书站起来,把灯挂在架子上。立即,老支书的身影映在厚厚的稻子上,灯晃动着,巨大的人影晃动着。老支书在说话:“人人都有一辈子,有人一辈子做的事硬是有些人活几辈子也赶不上的,这是什么缘故 ”他看着远处,好像在问自己,又好像在问那高高的天,问那无垠的土地,大片的庄稼。
“这叫什么,”田根公公含着旱烟嘴,稳稳地说道,“这叫有人活得像一条龙,有人活得像条虫。”他们这么谈着,阿舒迷惘了,忽然笑道;“做条龙有什么好处 ”
“你不懂。”老支书爱护地朝她看了一眼,说道,“上半年的小麦,就算它一亩地少收九十斤,全大队一千七百亩地,算算看……”
阿舒用最快的速度,把答数算了出来。老支书说:“看,国家要少收入十五万三千斤的粮食。”
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我听见阿舒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好像刚刚干了一件重活儿一样。
第二天去公社开会。会议上,老支书站起来了,说道:“我们上半年小麦歉收,我要负责任。半年的收获,不够我们队吃三个月的,我们自己是种粮食的人,可现在吃的粮是乘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从别处运来的……”阿舒不安地转动着,把辫梢一圈紧似一圈地绕在手指上。
“……好多人都说我们水稻不错,可是我们全年的产量跟人家比起来,我们还是要吃人家的,穿人家的,我们……”老支书说到这里,装着旱烟的手都颤颤的了。我看着阿舒,她一动不动地挺坐着,两只手捏着那只精心打起来的蝴蝶结,放在嘴里咬,把绸带上的丝都咬下来了。
“阿舒,你在干什么 "我碰了碰她。她茫然地朝我看看,像什么也没听见,仍咬着蝴蝶结,绿色的绸丝,一缕一缕地飘落下来。
有谁知道,这位姑娘的思想凝住在哪一点上
“伯伯是一条龙。”阿舒忽然没头没脑地说,“田根公公说的那条‘龙’是什么意思,我懂了。”
“我懂了,我懂了。”风在吹,云在移动,太阳渐渐西下,上弦月已经挂在当空,一天快要结束了。这一天里,在南方,在北方,多少小生命出生了,多少铁变成了钢,多少棉花变成了布匹,多少粮食收进了仓。在这里,十七岁的阿舒说“我懂了”。我发现“十七”这个年龄,不仅仅是奇妙,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年岁。
第二天一早,我刚起身,忽听窗外有人说话;“一层河泥,一层这玩意,倒是肥的呀。”
我推门一看,是老支书和阿舒娘朝外站在窗边议论,前面,那条河边上,阿舒带着她那个小组的全体成员五个姑娘,正在河边捞菱藤。
“她们在玩什么呀 "我问阿舒娘,阿舒娘不以为然地说:“在积肥呀!”我忍住笑,出来拉了阿舒娘朝河边走去,一边朝阿舒叫道:“阿舒,你们在干什么呀 ”
“我们给土地老爷下寿面呢!”阿舒嚷道。姑娘们都是裤脚卷到大腿上,手里一式拿着两根长竹竿,嘻嘻哈哈地用竹竿夹住那些菱藤,真像下面似的,把藤绞在竹竿上,然后拖上岸来。阿舒娘一看她们这半身的泥水,不禁又笑着感叹道:“唉!阿舒,你真是……”阿舒娘说到这,忽然来了个急刹车,下面那句“不懂人事不知愁”竟破例留在喉咙里面。
河边,菱藤已堆成了几个小山。几个幼儿园的孩子乐极了,在旁边转来转去,忙着采藤上的残菱。
“开心吧 ”我问那些围兜袋里塞满了菱的小孩子。
“开心,”阿舒大声回答道,“这才真叫开心呢,你看!”阿舒朝岸上指了指。
那头岸上,竖着一块大黑板,黑板上写着她们积肥的指标数和已完成数,上面总的题额是极大极醒目的四个大字:“努力!争取!”
努力什么,争取什么,没有写出,可是我明白,她们要争取的,绝对不仅仅是完成积肥的指标。
太阳升起了,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这新的一天里,生活继续着,比赛继续着,看谁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比赛的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许多十七岁的青年,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就叫阿舒。
(节选自《茹志鹃小说选》,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决定给阿舒讲一些有关解放前农民的生活和斗争的故事,但阿舒表示自己想要听有趣的故事。
B.文章穿插描写了劳作的场景,如“后季晚稻试验田里有灯光在摇晃”,是有人在诱捕害虫,具有生活气息。
C.“九十斤”“一千七百亩”“十五万三千斤”等具体数字展现了公社今年歉收的情况,老支书对此深感忧虑。
D.公社开会时,阿舒听了老支书的话后“一动不动地挺坐着”,说明老支书的话让阿舒的内心有所触动。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切都在向上窜向上冒”意蕴丰富,既写出了植物们生长的情况,也暗示了后文阿舒的成长变化。
B“不插嘴也不大笑,嘴巴微微张着"运用外貌描写,展现了阿舒无论听什么故事,都非常认真、投入。
C.“眼梢的皱纹像扇子似的舒展开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老支书此时喜悦的心情。
D.“阿舒,你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阿舒的“懂事”,阿舒娘既感到惊讶,又十分欣慰。
8.文章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阿舒鲜明的形象,这样写有何妙处 (4分)
9.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活得像条龙” 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欲上书自陈,幸二世寤而赦之。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饬政教,官斗士,尊功臣。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此皆臣之罪也,臣当死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①者至,则楚兵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高皆妄为反辞以相傅会,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秦纪三》)
材料二:
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 ”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闾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注]①由:即李由,李斯长子。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天子A无故B贼杀C不辜人D此上帝E之禁也F鬼神G不享H天且降殃。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兼,文中指兼并、吞并,与《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的“并”意思相同。
B.幸,文中指希望,与《鸿门宴》中“故幸来告良”的“幸"意思不同。
C.微,文中指没有,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意思不同。
D.郊祀,古代君王带领大臣依据礼法于郊外祭祀天地,为百姓和国家祈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斯坚持要给二世上书为自己辩解,希望二世能赦免自己,至死也不认罪。
B.李斯在上书中正话反说,将他的功劳说成是罪过,并说自己早就应该被处死。
C.赵高命令狱吏丢弃了李斯的奏书没有呈给二世,同时派门客轮番审讯李斯。
D.二世在上林苑游猎时亲手射死一名行人,赵高借此事让二世离开了皇宫。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4分)
(2)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 ”(4分)
14.秦二世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世事比作春梦,将人情比作秋云。
B.“不须计较”两句是倒装句,词人的情调发生了由沉重到轻松的转变。
C.“酒”常含愁情,但词人认为“酒好”,又邂逅了一朵新花,更感愉悦。
D.全词使用散文化语句,纯用议论来表达词人对生活的思考,耐人寻味。
16.南宋诗人黄升在《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中评价此词“辞浅意深”,请简要概括词人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两句说明孔西华能做大事,而不是只做一个小相。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 ”两句阐明若是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认为正确那就不要去后悔的道理。
3)生活中,我们常有对眼前的景物产生“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体验,这种微妙难言的感觉,可以借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 ”两句来表达。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在影视作品中植入广告是当下广告营销的常用手段。不同于贴片广告和中插广告,植入广告讲求艺术性,往往需要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将品牌或产品融入影视文本,这种广告方式能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的购买欲。在这个过程中,影视艺术是主体, ① ,植入广告不能破坏影视艺术的完整性和逻辑性。然而,当下部分影视创作却本末例置,植入广告表现方式简单,植入频率密集,效采生硬,拉低了作品艺术质量的同时也破坏了受众的观赏体验。
广告植入出现诸多的问题,与当前影视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回收成本,获得利润依赖广告收入( A )。在商业逻辑和投机心理的影响下,一些创作者为了获得高额的广告费,放松对植入品牌、数量以及产品性质与作品题材契合度的把控,有的甚至 ② 。多而杂的广告破坏了作品的艺术主体性,甚至( B ),使影视作品沦为“广告定制剧”。一些创作者为了让品牌方满意,把广告效果放在艺术质量前面,一味突出品牌或产品的商业信息,而不顾艺术规律甚至现实逻辑,使剧情发展突兀,人物行为怪异。不仅这种做法影响了人们的观剧体验,反而会引起观众对品牌或产品的反感。
影视作品唯有质量过硬,内涵深刻,才能真正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因此,影视从业者应该端正创作态度,始终将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丰富其精神内涵放在首位,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在这个基础上,再植入广告,围绕艺术属性和商业属性的协调统一积极探索。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双赢。
18.将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以“植入广告”为开头的长单句,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22.如何避免广告植入拉低影视艺术质量这一现象?请根据文本,从影视创作者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良知是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声音,不管外界如何诱惑,我们都应该听从它的指引。
材料二:悲悯是一种对他人的同情和爱,它能让我们更加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更有爱心和包容心。
材料三:良知和悲悯是人类道德的两个支柱,有了它们,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及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传导至植物细胞内最重要的钙离子”错误,钙离子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但不是“最重要的”)
2.C(“所有的烟草植物都会向空中施放气味烟云”曲解文意,当幼蛾啃食树叶时,其藏身的植物才会施放气味烟云。)
3.D (材料二主要分析了一些植物会施放某种化学物质来吸引其他动物帮助自己抵御人侵或损害。D项,樱树通过分泌甜汁吸引益蚁防止毛虫类害虫的侵害,符合材料二的植物防御现象。其他三项都是植物自身的防御措施,不属于间接防御。)
4.①材料一阐述了植物先天免疫的过程,是对植物自我防御的研究。②材料二分析了植物借助其他动物增强防御的过程,是对植物间接防御的研究。(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①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柴继杰团队从2004年开始一直研究植物抗病蛋白,直到近些年才取得突破性进展。②要敢于迎难而上。柴继杰团队的研究面临植物体内含有的抗病蛋白量很少这―难题,但他们不畏困难,在实验设计上下大工夫,最终成功提取植物体内的证据。③要有积极探索的精神。柴继杰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还探究如何介入植物免疫系统的调控,让它们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强度合适的免疫反应。(每点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C(“展现了公社今年歉收的情况”错误,原文说的是上半年小麦歉收的情况,前文说到“今年单季稻长得不错”,可见下半年的收成情况预计较好;“深感忧虑”也不准确,后文老支书直接说“我要负责任”,这里老支书更多地是感到责任重大。
7.B(“外貌描写”错误,这里应是神态描写.)
8.①通过“我”的所见所闻,直观地展现阿舒的言谈举止,凸显了阿舒天真活泼的形象。②以“我”的视角呈现阿舒从不懂人事到积极投入劳动的成长变化,更客观真实。③用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写,显得冷静客观,在展现阿舒形象时又加入“我”的理解和心理感受,使文章意蕴更丰富。(每点2分,答满两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①要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不惧与他人竞争。②积极投入劳动,努力争取,不懈奋斗,用劳动充实人生。③作为青年人,要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突破小我。(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DFH(原文标点为: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
1l.C(B项,“故幸来告良”的“幸”意思是幸亏。C项,“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意思是没有,二者意思相同。)
12.A(“至死也不认罪”错,根据原文“终不敢更言,辞服”可知,李斯最后还是认罪了。)
13.(1)又在北方驱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部族,来彩显秦王朝的强大。(“北”“以”“见”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赵高自知权力过重,就献上鹿,称它为马。二世问左右侍从说:“这是鹿吧 ”(“谓”“左右”各1分,“此乃鹿也”判断句Ⅰ分,句意通顺Ⅰ分)
14.昏庸无知。(2分)①他轻信赵高,给他极高的地位和巨大的权力;②他不能明辨是非,任由赵高蒙蔽摆布。(具体分析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李斯之所以不自杀,是因为他自恃能言善辩,有功劳,确实无反叛之心,而想要上书作自我辩解,希望秦二世能幡然醒悟从而赦免他。于是就从狱中上奏书说;“我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经三十多年了。曾赶上当初秦国疆土狭小,方圆不过千里,士兵仅数十万的时代。我竭尽自己微薄的才能,暗地里派遣谋臣,供给他们金玉珍宝,让他们去游说诸侯;同时暗中修整武装,整治政令,教化百姓,给敢战善斗的将士以官职,尊崇有功之臣。因此终于能以此胁迫韩国,削弱魏国,击破燕国、赵国,铲平齐国、楚国,最终兼并六国,俘获了它们的国君,拥立秦王为天子。又在北方驱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部族,来彰显秦王朝的强大。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书奏文牍的格式,颁布于天下,来树立秦王朝的威名。这些都是我的罪状啊,我早就应当被处死了!只是由于皇上希望我竭尽所能,才得以活到今日。希望陛下明察!"奏书呈上后,赵高却命狱吏丢弃而不予上报,并且说道:“囚犯怎么能上书!”
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充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前往反复审讯李斯,李斯则翻供以实情对答,于是(赵高)就让人再行拷打他。后来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供词,李斯以为还与以前一样,便终究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词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状。判决书呈上去后世高兴地说:“没有赵君,我几乎就被丞相出卖了!”等到二世派出去调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抵达三川时,楚军已经杀死了李由。使者回来,正逢李斯被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赵高即捏造了李由谋反的罪证与李斯的罪状合在一起,于是叛处李斯五刑,在威阳街市上腰斩。李斯走出监狱时,与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李斯便回头对次子说:“我真想和你重牵黄狗,共同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但哪里还能办得到呢 ”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而且李斯三族的人也都被诛杀了。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
材料二:
赵高自知权力过重,就献上鹿,称它为马。二世问左右侍从说:“这是鹿吧 ”左右都说“是马”。二世惊慌起来,以为自己迷惑,就把太卜召来,叫他算上一卦,太卜说:“陛下春秋两季到郊外祭祀,供奉宗庙鬼神,斋戒时不虔诚,所以才到这种地步。可依照圣明君主的样子再虔诚地斋戒一次。”于是二世就到上林苑中去斋戒,整天在上林苑中游玩射猎。一次有个行人走进上林苑中,二世亲手把他射死。赵高就让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出面弹劾说不知谁杀死了人后把尸体搬进上林苑中。赵高就劝谏二世说:“天子无缘无故杀死没有罪的人,这是上天所不允许的,鬼神也不会接受您的祭祀,上天将会降下灾祸。应该远远地离去皇宫以祈祷消灾。”二世就离开皇宫到望夷宫去居住。
15.D(“纯用议论”错误,下片还有记叙。)
16.①对世事短暂、人情淡薄的感叹;②对难以与命运安排进行抗争的无奈;③人生有时也应及时行乐的旷达。(每点2分,意对即可;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7.(l)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2)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3)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8.植入广告是一种借助道具、台词、置景等手段,艺术性地将品牌或产品融入影视文木,潜移默化地激发观众购买欲的广告方式。(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A不无关系/息息相关B反客为主/喧宾夺主(每空1分)(填写其他意思相近的成语亦可)
20.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观剧体验,而且会引起观众对品牌或产品的反感。(语序不当,将“这种做法”移至“不仅”前,2分;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将“反而”改为“而且”,2分)
21.①植入广告是附属(客体)②只要给钱就“来者不拒”(每处2分,意对即可)
22.①影视创作者要端正创作态度,始终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精神内涵放在首位;②影视创作者要对植入广告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把关;③影视创作者要将广告植入和剧情发展、人物设置协调统一。(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3.【写作指导】材料中三句话,阐述了悲悯与良知的重要性。写作时,考生可以先阐述悲悯与良知的内涵或意义,然后谈谈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悲悯与良知。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思路入手,如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来谈对悲悯与良知的理解,并列举相关事例进行阐述,最后收束全篇。
【参考立意】①怀悲悯,守于良知,奏和谐乐章。②以悲悯与良知之心,善待间万物。③心怀悲悯,坚守良知,传递世间温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