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22 17:07:51

文档简介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高邑期末)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   物质,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答案】颗粒状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颗粒状物质,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土壤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土壤。
2.(2024四下·高邑期末)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   ,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   。
【答案】土壤;芽
【知识点】根;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芽。
3.(2024四下·高邑期末)剪下一小段月季枝条,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的月季植株,这种方法叫   。
【答案】扦插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扦插是利用植物的茎繁殖后代。剪下一小段月季枝条,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的月季植株,这种方法叫扦插。
4.(2024四下·高邑期末)运动后呼吸加快,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   。
【答案】氧气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5.(2024四下·高邑期末)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   器官对食物营养中的消化和吸收。
【答案】消化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6.(2024四下·高邑期末)茧里面有   ,茧能起到   的作用。
【答案】蛹;保护蛹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蚕茧是椭圆形,里面有蛹,蚕茧通常为白色,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
二、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7.(2024四下·高邑期末)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
A.砂土 B.水 C.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故选C。
8.(2024四下·高邑期末)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 (  )
A.充足的阳光 B.适宜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充足的阳光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故选A。
9.(2024四下·高邑期末)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舌在消化过程中没有意义,它的作用是辅助发音
B.舌帮助牙齿切碎和磨碎食物
C.舌帮助唾液充分与食物混合
【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其后依次是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里有牙齿和舌,还有唾液腺导管的开口。牙齿和舌分别对食物进行咀嚼和搅拌。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道食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A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0.(2024四下·高邑期末)我们吃的竹笋其实就是竹子的根。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我们吃的竹笋其实就是竹子的根发芽的部分。题目说法错误。
11.(2024四下·高邑期末)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等植物的生长;黏质土含黏粒多,适宜种植水稻、红薯;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差不多,适宜种植大部分植物如白菜。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题目说法正确。
12.(2024四下·高邑期末)认真思考、查阅资料、请教他人都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遵循科学原则,即方法要简单,过程要简洁,效率要高。所以要学会简单思维,没有简单,就没有复杂。复杂的事情实际上是由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复杂问题用简单方法解决,简单化并不是不认真去解决,而是要从简单入手,揭开复杂的外衣,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认真思考、查阅资料、请教他人都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13.(2024四下·高邑期末)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活量越大,肺供氧的能力越强。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肺活量越大,肺供氧的能力越强。题目说法正确。
四、实验。
14.(2024四下·高邑期末)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实验准备:烧杯A,烧杯B,澄清石灰水,注射器,吸管。
活动步骤:
①向烧杯 A 和烧杯 B 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②   
③   
现象:    
结论:   
(2)实验准备:两个广口瓶,木条,打火机。
活动步骤:
①用广口瓶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标号 A 和B;
②   
③   
现象:     结论:   
【答案】(1)用注射器向烧杯A中打气,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用吸管向烧杯B 中吹氯,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烧杯A没有变化,烧杯B浑浊;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
(2)向广口瓶A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向广口瓶B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A瓶正常燃烧,B瓶很快熄灭;呼出的有二氧化碳增多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1)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实验准备:烧杯A,烧杯B,澄清石灰水,注射器,吸管。
活动步骤:
①向烧杯 A 和烧杯 B 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②用注射器向烧杯A中打气,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③用吸管向烧杯B 中吹氯,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现象:烧杯A没有变化,烧杯B浑浊。
结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
(2)实验准备:两个广口瓶,木条,打火机。
活动步骤:
①用广口瓶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标号 A 和B;
②向广口瓶A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
③向广口瓶B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
现象: A瓶正常燃烧,B瓶很快熄灭;
结论:呼出的有二氧化碳增多。
15.(2024四下·高邑期末)请填写食物消化过程的器官名称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其后依次是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里有牙齿和舌,还有唾液腺导管的开口。牙齿和舌分别对食物进行咀嚼和搅拌。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道食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1 / 1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四下·高邑期末)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   物质,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2.(2024四下·高邑期末)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   ,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   。
3.(2024四下·高邑期末)剪下一小段月季枝条,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的月季植株,这种方法叫   。
4.(2024四下·高邑期末)运动后呼吸加快,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   。
5.(2024四下·高邑期末)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   器官对食物营养中的消化和吸收。
6.(2024四下·高邑期末)茧里面有   ,茧能起到   的作用。
二、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7.(2024四下·高邑期末)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  )
A.砂土 B.水 C.空气
8.(2024四下·高邑期末)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 (  )
A.充足的阳光 B.适宜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9.(2024四下·高邑期末)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
A.舌在消化过程中没有意义,它的作用是辅助发音
B.舌帮助牙齿切碎和磨碎食物
C.舌帮助唾液充分与食物混合
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0.(2024四下·高邑期末)我们吃的竹笋其实就是竹子的根。 (  )
11.(2024四下·高邑期末)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 (  )
12.(2024四下·高邑期末)认真思考、查阅资料、请教他人都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
13.(2024四下·高邑期末)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活量越大,肺供氧的能力越强。 (  )
四、实验。
14.(2024四下·高邑期末)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实验准备:烧杯A,烧杯B,澄清石灰水,注射器,吸管。
活动步骤:
①向烧杯 A 和烧杯 B 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②   
③   
现象:    
结论:   
(2)实验准备:两个广口瓶,木条,打火机。
活动步骤:
①用广口瓶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标号 A 和B;
②   
③   
现象:     结论:   
15.(2024四下·高邑期末)请填写食物消化过程的器官名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颗粒状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颗粒状物质,由各种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土壤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合理利用土壤。
2.【答案】土壤;芽
【知识点】根;茎的形态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植物的根大都生长在土壤,植物的茎大都分节,节上有芽。
3.【答案】扦插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扦插是利用植物的茎繁殖后代。剪下一小段月季枝条,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的月季植株,这种方法叫扦插。
4.【答案】氧气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在运动以后呼吸会加快,这是因为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所以呼吸加快,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5.【答案】消化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6.【答案】蛹;保护蛹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蚕茧是椭圆形,里面有蛹,蚕茧通常为白色,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
7.【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放入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以及种子饱满无损伤。充足的阳光不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故选A。
9.【答案】A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其后依次是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里有牙齿和舌,还有唾液腺导管的开口。牙齿和舌分别对食物进行咀嚼和搅拌。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道食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A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10.【答案】错误
【知识点】根
【解析】【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繁殖器官。我们吃的竹笋其实就是竹子的根发芽的部分。题目说法错误。
11.【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沙质土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比较适合西瓜、花生等植物的生长;黏质土含黏粒多,适宜种植水稻、红薯;壤土沙粒和黏粒含量差不多,适宜种植大部分植物如白菜。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题目说法正确。
12.【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要遵循科学原则,即方法要简单,过程要简洁,效率要高。所以要学会简单思维,没有简单,就没有复杂。复杂的事情实际上是由简单的事情组成的。复杂问题用简单方法解决,简单化并不是不认真去解决,而是要从简单入手,揭开复杂的外衣,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认真思考、查阅资料、请教他人都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题目说法正确。
13.【答案】正确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肺活量越大,肺供氧的能力越强。题目说法正确。
14.【答案】(1)用注射器向烧杯A中打气,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用吸管向烧杯B 中吹氯,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烧杯A没有变化,烧杯B浑浊;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
(2)向广口瓶A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向广口瓶B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A瓶正常燃烧,B瓶很快熄灭;呼出的有二氧化碳增多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1)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实验准备:烧杯A,烧杯B,澄清石灰水,注射器,吸管。
活动步骤:
①向烧杯 A 和烧杯 B 中注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②用注射器向烧杯A中打气,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③用吸管向烧杯B 中吹氯,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现象:烧杯A没有变化,烧杯B浑浊。
结论: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增多。
(2)实验准备:两个广口瓶,木条,打火机。
活动步骤:
①用广口瓶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分别标号 A 和B;
②向广口瓶A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
③向广口瓶B中放入点燃的木条,观察木条的变化;
现象: A瓶正常燃烧,B瓶很快熄灭;
结论:呼出的有二氧化碳增多。
15.【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其后依次是咽 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里有牙齿和舌,还有唾液腺导管的开口。牙齿和舌分别对食物进行咀嚼和搅拌。咽和食道是食物的通道食道通过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能够暂时储存食物。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