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议论文
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试找出每一节的重点句,用横线画出,并用“这一节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
整体感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自然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二自然段重点句:
第三自然段重点句:
要点:
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重点句:
要点: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白求恩的
共产主义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
毫无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中心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分论点
研读探究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记叙
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一段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加拿大共产党员
国籍、身份
五十多岁
年龄
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来中国的目的
被派遣到中国的时间
工作地点
去世的原因
殉职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
记叙文也“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二段
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叙议 叙 议 叙 议
先高度概括白求恩精神的具体表现,后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先联系“不少的人”的表现,后分析“不少的人”的实质。
先转述从前线回来的人对白求恩的评价,后号召学习他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三自然段
先叙后议。
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的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第四自然段
先叙后议。
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强调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对比方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微写作
对比论证,增强文章说理性
本文对比手法比较鲜明,通过对比论证,让白求恩的高贵精神显得更加突出。请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写一段话。(150 字左右)。
商纣王刚愎自用,最终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最后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关键就在于商纣王和楚怀王狂妄自大、固执已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之,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成功。
1、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语言品读赏析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感人之深,使语气更坚定,句子更具感染力。从侧面烘托其精神的高尚与可贵。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说到周恩来,没有一个不赞叹,没有一个不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品读赏析
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有益于人民”
指人生意义。
“高尚”
指人格
“纯粹”
指品质
“有道德”
指修养
“脱离了低级趣味”
指志趣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责任,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有涵养的人,一个摆脱了腐化思想的人,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
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品读赏析
“只”和“仅”表达了作者遗憾的心情,流露出作者面对这个精神高尚者的死亡的沉痛的感情。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这个“只”和“仅”字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