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自主检测
一 、基本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钩凉月天如水”的秋夜,耳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音乐宁静、淡远,宛若山间清泉,细语淙淙,潺潺流泻。万木霜天,清明澄chè( )。轻柔的旋律,似清风拂过水面,安抚、慰藉着我怅wǎng( )的心灵,xuān( )嚣、嘈杂潜沉了,灵魂在秋水般宁静中升华。
2.根据课文默写。
① , ,盖竹柏影也。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
③ ,一览众山小。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⑤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来形容 ,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
A.市委书记对于全民读书情况的社会调查结果嫉恶如仇,相当一部分家庭买书、藏书很少,读书、用书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冰岛被来势汹汹的火山灰覆盖,与此同时,欧洲多个国家的航空系统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
4.选出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小石潭记》一文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忧伤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情,抒发了作者被贬后忧郁、愤懑之情B.《阿里山纪行》一文通过移步换景,按空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抒发了独特的感受。
C.少数民族作家李舵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文中将五个小标题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不同穿插编排。其中第一、三节是自然景观,而二、四、五节则是人文、风俗景观。
D.《蓝蓝的威尼斯》一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杂和你闲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赞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5.名著阅读 。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 ,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 。
(2)同学们已读过《西游记》、《钢 ( http: / / www.21cnjy.com )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关情节对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6.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一阶一阶地,没有任何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感觉,只是这样地爬着。四周是什么样的夜,我不知道,只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手电筒照亮的那片青石台阶上晃动……终于不知是谁叫起来:“到了!南天门!”
我急切地抬起头,想看看泰山的夜是否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神秘和威严,可是在我四周的似乎是盘古开天辟地前的那一片混沌状态,天地都消失了,只有被山风吹散的云的形骸充斥在这片空间,一条被灯光打亮的石阶像天梯一样垂下。山顶上。人们相互依偎,缩成一团,彼此用体温温暖着,仍抵御不了山风的肆虐,瑟瑟发抖。这就是自然的力量吗 轻而易举地就把我们打得晕头转向 轻而易举地就让我们在它巨大的身躯下弯下了脊梁 是在警告我们自然的威力之大远不是我们人类可以控制的吗
天亮了。树木、怪石、山峰,在远远近近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晰起来,十八盘的石阶蜿蜒而下,所有的山顶都在我的脚下,蓝天白云抚摸着我的头发。昨晚的恐惧和迷茫渐渐退去。五千多级台阶,我不是也爬了上来 一夜的寒风后,我不依然立在泰山的头顶 而它——自然,在冲我恐吓、吼叫了一夜后,现在又只能显出驯服温顺的神色。
下山的路上遇到一队队挑山工,扛着重物快步疾行,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挑起人类的尊严,走向与自然的搏击,步伐是那么自信。走过“回马岭”,我想起了那山上没有石阶的日子,马儿由土路上山,在半腰就只能望山兴叹,在天地的嘲笑声中退下山去。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他们并不有力的手掌,并不宽大的肩‘膀,抬呀,挑哇,用石头一点点砌起巨人的脚趾,一直爬上了他的头顶,在那里长啸一声,天地为之动容!
一路欣赏刻在石头上的题字,大都是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叹泰山之险峻,造物之神奇,惟有一篇,像是一份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傲然踞于古老的山石上。那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的力量可以挑起天地,震撼乾坤!这使我非常感动,这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人本主义思想,西方几百年前就有了文艺复兴,把人凌驾于神之上并将其作为天地真正的主宰而赞美!而我们——有着悠久历史和深邃思想的民族,是否也早已悟出这份道理 孔子在几千年前就站在这里,发出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就已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直至现在,漫山的香火依然旺盛,仍然有不少人宁愿将希望寄托于缥缈的天国。难道脚下的青山台阶不能给他们坚实的感觉 难道一身热汗的挑山工不比庙中的冷面菩萨更给人以希望与活力吗
坐在回旅馆的车上,望着泰山在我的视野中越来越小。冥冥中,一个大大的“人”字顶天立地!
7.第二段中写“我”夜间登上泰山南天门是有哪些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为什么称赞挑山工“挑起人类的尊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划线“人类递交给自然的挑战书”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登泰山后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岳麓山》,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把岳麓山称作“辛亥山”是否妥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不知道把登岳麓说成读岳麓是否荒唐。然而,在我的眼中、心中,岳麓山确然已化作一部书。这书由碑文、墓志铭、挽联等等组成;这书由长眠岳麓的黄兴、蔡锷、刘道一、蒋翊武、禹之漠、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洪业等辛亥革命英烈集体撰著。
读岳麓吧!
石阶道从茂密的丛林中穿过,云梯似的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往上攀。山坡陡,登完百余级石梯,我已是汗流浃背……在挥去汗水、重抬头欲攀登之际,一柱雄碑蓦然扑入眼帘。在这高高的山峰上,仰视虎踞峰巅的10米高碑,石碑显得格外高大壮伟,犹如一把傲世的长剑,背倚苍松翠柏,直刺白云蓝天。碑上“黄公克强之墓!’’六个大字宛如刻在天地之间。站在陵墓正前方远眺.但见湘江如练,长沙景物,尽收眼底,那气象甚是壮观。黄兴墓有联云:“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这气象壮观、境界磅礴的墓地,怕是也只有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伟人方可享得!
从禹王碑下行,第一大墓是焦达峰墓。焦墓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栏门的短柱上刻一联语:“大翼垂天九万里,长松拔地五千年。”此联颇可喻被迫赠为陆军上将的焦氏光复湖南、挥师武汉的勋业。
蔡锷墓在麓山寺后、白鹤泉上,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古木参天立,清泉石上流,曲径通幽,景致清雅。蔡墓挽联出手均不凡:“义不帝秦,间关万里;功在救国,俎豆千秋。”“从头收拾了山河,一身尘土;正气磅礴在天地,万古日星。”“一戎衣而天下定,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在这里,真不知引发多少凭吊者的共鸣!我以为岳麓不仅是辛亥山,又是文化山,岳麓的辛亥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读不尽的辛亥,阅不尽的岳麓!儿时诵袁枚 ( http: / / www.21cnjy.com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不甚了了;及长,方知这是中华民族审美传统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所使然。将山水与人物璧合的审美心态,乃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自然流露。青山有幸埋忠骨。传集辛亥英烈于一山的,普天之下舍岳麓其谁 黄兴墓有挽联云:“一代勋名昭国史,千秋浩气壮名山。”好一个“千秋浩气壮名山”啊!
去读岳麓吧!那是一册辛亥英烈传,那是一卷中国近代史,那是一首民族正气歌,那是一章无声的交响乐。
11.本文是一篇游记,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的?请画出文中的语言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2.本文着力描写了哪些景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3. “这书由长眠岳麓的黄兴、蔡锷、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道一、蒋翊武、禹之漠、焦达峰、陈作新、陈天华、姚洪业等辛亥英烈集体撰著。”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4.本文着力写辛亥英烈,歌颂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你知道的爱国英雄还有哪些?试举两个并简述其事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撬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封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5.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吾 疑 造 物 者 之 有 无 久 矣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是二者,余未信之”一句中“”指代什么?(用原文)
18.本文与《小石潭记》相比,有什么相同点?
(三)文采展示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蔚蓝的天空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给予我们心灵的慰 ( http: / / www.21cnjy.com )藉,净化我们的灵魂,伴随着我们成长。请以“我的一片蓝天”写一篇作文。①不少于6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从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素材,写出真情实感。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自主检测题答案
1. 澈 惘 喧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水尤清冽 会当凌绝顶 谁家新燕啄春泥 3.C 4.B 5.(1)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2)例: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 6. ①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②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7.我感到十分可怕,在自然面前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时也感受到了寒冷。 8.因为他们留下洪亮的吆喝声比那风声还悠远,留下健壮结实的身影比那巨石还强劲,他们在险峻的自然面前写下了人类的自信。9.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0. 感到人类所涌动的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对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讴歌。11.移步换景。石阶道从茂密的丛林中穿过,云梯似的直往上攀。 登完百余级石梯,站在陵墓正前方远眺, 从禹王碑下行 蔡锷墓在麓山寺后、白鹤泉上 12.黄兴墓、焦达峰、蔡锷墓。 特点分别是:气象壮观、境界磅礴 大 景致清雅。13. 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座山上埋葬了黄兴等辛亥英烈,使得这座山富有了一定的人文气息。 14.略 15.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16.(1)其中一条小道向西延伸,没有发现什么好景致。(2)竹子疏密相间,有的倒伏,有的挺拔,像是聪明人刻意设计并种植出来的一样 17.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18.二文均描写了奇丽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