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平王东迁
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一去不返。
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第 2 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1.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孔子、老子学说与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目
录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三、孔子和老子
四、百家争鸣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春秋
春秋列国形势图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的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战国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说:
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绝矣。晚世益甚,万乘(shèng) 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tāo) 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战国七雄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 “战国七雄” 。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2.何以华夏?
问:为什么会出现华夏认同?
华夏认同的影响有哪些?
原因:
诸侯争霸、民族斗争、
往来频繁、礼乐教化
历史解释:华夏认同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 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影响:
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
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基础。
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农业: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quebei )。
工商业: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分类 目的 内容 作用
政治 削弱贵族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什伍连坐; 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功爵制; 统一度量衡; 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变法运动——商鞅变法
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认识。
学思之窗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仁
关爱他人
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为政以德
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影响: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整理文献:《诗》《书》《礼》《易》《春秋》
影响: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书籍:《论语》
影响: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
三、孔子和老子
2.老子——思想
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老子的思想包含朴素的辩证法
揭示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
四、百家争鸣
四、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背景
1.大变革时期。——
学习聚焦
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针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
2.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
3.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四、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思想变化
代表 主张
儒家 孟子和荀子
道家 庄子
阴阳家 邹衍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崇尚逍遥自由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四、百家争鸣
3.百家争鸣——意义
3.意义
(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当时许多杰出的人物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总结和升华,为此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晢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