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度高二下期末监测试题
物理学科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 请考生用 2B 铅笔填涂选择题,并用 0.5mm 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矩形边框内书写,字迹要工
整,清晰,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 选择题(4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8 分,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
1.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
隔为 t 。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
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在显示屏上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至雷达的距离。显示屏
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 t1 、 t 、 t2 的意义,结合光速 c ,则汽车车速为 ( )
A. v c(t1 t2 ) B v c(t1 t2 ) .
2t t2 t1 2t t2 t1
C v c(t1 t2 ) 2c(t t ). D. v 1 2
2t t2 t1 2t t2 t1
2.如图,质量m 1k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速度大小 v0 4m / s 水平向右滑上正在逆时针转动的水
平传送带,传送带 AB 的长度 L 6m ,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v 2m / s,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 / s2 ,物块滑离传送带时产生的划痕长度为 ( )
A.5m B. 4m C.9m D.8m
{#{QQABQS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3.如图,某建筑工地吊车的水平吊臂上,一辆小车带着下面吊着的建材向右匀速行驶,同时通过向上收
吊绳使建材先向上做加速运动后向上做减速运动,则建材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可能是 ( )
A. B.
C. D.
4.某校天文小组通过望远镜观察木星周围的两颗卫星 a、b ,记录了不同时刻 t 两卫星的位置变化如图甲。
现以木星中心为原点,测量图甲中两卫星到木星中心的距离 x ,以木星的左侧为正方向,绘出 x t 图像如
图乙。已知两卫星绕木星近似做圆周运动,忽略在观测时间内观察者和木星的相对位置变化,由此可知 (
)
A. a公转周期为 t0 B.b 公转周期为 2t0
C. a公转的角速度比b 的小 D. a公转的线速度比b 的大
5.如图 1 所示,用手握住软绳的一端拉平,手在竖直方向振动,手握住的绳子端点的振动图像如图 2 所
示,则 t 1s 时,绳子上形成的波形是 ( )
{#{QQABQS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A.
B.
C.
D.
6.如图所示,玻璃瓶 A、 B 中装有质量相等、温度分别为 60 C 的热水和 0 C 的冷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A.因质量相等,故 A瓶中水的内能比 B 瓶中水的内能大
B. A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 B 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小
C.若把 A、 B 两只玻璃瓶并靠在一起,则 A、 B 瓶内水的内能都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
热传递
D.若把 A、 B 两只玻璃瓶并靠在一起,它们的状态都会发生变化,直到二者温度相同时,两系统便达
到了热平衡,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7.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变压器为原、副线圈匝数之比5 :1理想变压器,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表, a、
b 间接入图乙所示电压, R0 、 R1为定值电阻, R 为滑动变阻器。现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
S 由闭合到断开,则 ( )
{#{QQABSQ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A.电压表V2 的示数恒为 40V
B.若观察到电流表 A1的示数减小了 2A,则电流表 A2 的示数减小了 0.4A
C.电压表V3 示数变化量的大小与电流表 A2 示数变化量的大小的比值为 R0
D.保持开关断开,若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电压表V3 与V1 的比值变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
全得 3 分,有选错的 0 分)
8.探测器减速着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探测器处于超重状态
B.探测器处于失重状态
C.火箭对探测器的作用力大于探测器对火箭的作用力
D.火箭对探测器的作用力与探测器对火箭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9.“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其
内部的一种核反应方程为 2H 2 31 1 H 2 He X ,则 ( )
A. X 粒子为中子
B.2 个 21 H 结合成
3
2He 时吸收能量
C. 32He 的平均结合能比
2
1 H 的大
D. 32He 的核子平均质量比
2
1 H 的大
10.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 q、质量为m 的滑块,沿固定绝缘斜面匀加速下滑。现加一电场强度大小为 E
的匀强电场,无论电场方向在竖直平面内如何变化,滑块均不离开斜面。已知滑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斜面倾角为 ,则 ( )
{#{QQABQS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A.滑块的加速度一定变化
B.电场强度
C.若所加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则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一定变大
1 2 qE
D.滑块下滑的最大加速度比原加速度大
m
三,实验题。(11 题 6 分,12 题 8 分,共 14 分)
11.(1)如图 1 所示为利用 DIS 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时所得到的图象,该实验所用的传感器为 ;
观察图象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变化的;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性质相同的;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方向相反的。
(2)如图 2 所示为“用 DIS 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本实验中,需要保持 不变,位
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 v t 图象后,分别得到 t1 和 t2 时刻的速度 v1和 v2 ,则小车的加速度 a 。
12.某兴趣小组探究 PT100型铂电阻阻值 Rt 随温度 t 变化的关系。主要器材有:电源(电动势 E 3V 、内
阻不计)、电压表(量程3V 、内阻 RV 约3k ) 、毫安表(量程30mA、内阻 RA约50 ) 、滑动变阻器、加
热器、测温仪。采用伏安法测得不同温度下铂电阻的电压与电流,计算出不同温度下铂电阻的阻值,如下
表。
t /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R / 100.0 103.4 107.9 111.4 115.6 119.6 122.8 127.5 130.8 134.1 138.5 t
{#{QQABQS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1)为减少实验误差,测量电路中毫安表应采用 。(选填“内接”或“外接” );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作出 Rt t 的关系图像如图(a)所示,由图像可得 Rt 与 t 的关系式为 Rt ( )
;
(3)由于毫安表内阻未知,兴趣小组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如图(b)电路并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电
1
流,作出 t 图像如图(c)所示,可得该毫安表内阻 R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考虑电源内I
阻,则该毫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真实值。
四,计算题。(13 题 10 分,14 题 14 分,15 题 16 分,共 40 分,请在解答的时候写出完整,详细的
过程,如果只有最终答案,将给 0 分)
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变化到状态 B ,再变化到状态C ,其状态变化过程的 p V 图象如图所示
,已知该气体在状态 A时的温度为 27 C,求:
(1)该气体在状态 B 时的温度;
(2)该气体从状态 A到状态C 的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14.如图所示,宽度 L 0.5m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导轨的一端连接阻值
为 R 1 的电阻。导轨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2T 。一根质量为
m 0.5kg 的导体棒 MN 放在导轨上,两导轨之间的导体棒的电阻为 r 0.5 ,导轨的电阻可忽略不计。现
{#{QQABSQ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用一垂直于导体棒的水平恒力 F 2N 使导体棒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保持导体棒与导轨垂直且
接触良好,经过 t 2s 后撤去外力(此时导体棒已达到最大速度)。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导体棒运动过程最大速度 vm ;
(2)从开始运动到 t 2s 过程中导体棒通过的位移 x ;
(3)整个运动过程中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Q。
15.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
量为m 、电荷量为 q 的小球从 A点以速度 v0 沿直线 AO 运动, AO 与 x 轴负方向成53 角。在 y 轴与 MN
之间的区域 I 内加一电场强度最小的匀强电场后,可使小球继续做直线运动到 MN 上的C 点, MN 与 PQ
之间区域Ⅱ内存在宽度为 d 的竖直向上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小球在区域Ⅱ内做匀速圆周
运动并恰好不能从右边界飞出,已知小球在 C 点的速度大小为 2v0 ,重力加速度为 g , sin 53 0.8,
cos53 0.6 ,求:
(1)第二象限内电场强度 E1 的大小和磁感应强度 B1的大小;
(2)区域 I 内最小电场强度 E2 的大小和方向;
(3)区域Ⅱ内磁感应强度 B2 的大小。
{#{QQABSQ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
{#{QQABSQYy0ApgxgAq4ogAJIBSAACQS4gKCBAQWXqKCCEUMgQkBJAGjJCcAgYEgGUAFIOAAIMQAjgAYBFAIFRIFA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