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清】
狼
谁 知道有关狼的故事?
狼和小羊
东郭先生和狼
喜洋洋与灰太狼
小红帽
关于狼的成语,你知道的有多少?
狼心狗肺、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狼狈为奸、狼吞虎咽、鬼哭狼嚎
谚语: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狼披羊皮还是狼
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
歇后语:
狼吃东郭——
恩将仇报
狼头上长角——
装洋[羊]
撵走了狐狸住上了狼——
一伙更比一伙凶
世人心目中狼的本性
残忍
狡猾
凶暴
淄博聊斋宫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人,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中年以后一边教书,一边应考,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穷困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
蒲松龄故居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郭沫若
朗读正音
疏通大意
请读准下列字音
zhuì
jiǒng
shàn bì
chí
dān
míng
suì
xiá
shǎo
bì
kāo
缀行
屠大窘
苫蔽成丘
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目似瞑
隧入
狼亦黠矣
少时
数刀毙之
止露尻尾
假寐
mèi
字正腔圆
按课本注释(加下划线的)疏通课文大意,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按课本注释疏通课文大意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按课本注释疏通课文大意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按课本注释疏通课文大意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课后练习二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顾:回头看。苫蔽:遮盖。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洞:打洞。隧:从洞中,即钻洞。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寐:假装睡觉。
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③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
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1 .一狼洞其中
2 .狼不敢前
3 . 其一犬坐于前
4 . 意将隧入
5 . 一屠晚归
( “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
( “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 )
( “犬”,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狗一样” )
( “隧”,名词活用为动词,“钻洞” )
( “屠”,动词活用为名词,“屠户” )
词类活用
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向前:狼不敢前
止
意
敌
前
一词多义
同“只”: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神情:意暇甚
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敌方:盖以诱敌
虚词的用法
(1)之
①代词,它,指狼
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久之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介词,把
投以骨
介词,用
以刀劈狼首
连词,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连词,用来
盖以诱敌
虚词的用法
(3)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虚词的用法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遇
惧
御
毙
理清故事情节
屠户
__狼
__狼
__狼
__狼
作者 __狼
议
品析形象
贪婪凶恶、狡诈阴险
1.你认为这是两只 的狼,因为……
2.你认为这是一个 的屠户,因为……
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作者对此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止增笑耳”的仅仅是这两只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呢?
启 示
***要敢于斗争。
***要善于斗争。
***一味退缩,只会助长敌人气焰。
***要冷静,利用有利地形和条件,予以反击。
***……
美读课文
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
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 看效果如何,可稍停。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
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一屠……止有……途中……缀行……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屠惧……一狼……复投之……骨已……而两狼……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屠大窘……顾野……苫蔽……屠乃……弛担……眈眈……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少时……其一……目……意……屠暴起……
根据下面画面背诵课文
方欲行……一狼……身已……屠自……乃悟……
请结合图片适当想像,将此文改编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白话小说,注意环境、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提示:
1.开头可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来突出屠夫的紧张 心理
2.“投以骨”时,屠夫的心理活动
3.屠夫看到麦场时的心理
4.屠夫杀狼的经过
5.两狼的动作、神态描写
6.结尾可呼应开头,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反衬屠 夫得胜而归的喜悦心情。
在你的知识积累中,“狼”是否都象征着阴险、卑鄙、狡猾……?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狼”的?
换 一 种 角 度……
结合当代环保主题不妨也
狼,是陆地上生物最高的食物链终结者之一。由于有狼的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也因为有狼的威胁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被迫进化得更优秀,以免被狼淘汰,所以狼使生态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狼的存在,生态上将出现莨莠不齐、传染病众生的局面,不利于生命的稳定、健康的平衡发展。况且狼是群居动物中最有秩序、纪律的族群。
--阿奎利斯·爱克斯
狼的十大处事哲学
一、卧薪尝胆狼不会为了所谓的尊严在自己弱小的时候攻击比自己强大的东西.
二、众狼一心狼在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时,必群而攻之.
三、自知之明狼也想当兽王,但狼知道自己是狼不是老虎.
四、顺水行舟狼知道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
五、同进同退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狼是最团结的动物,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同伴受伤时独自逃跑.
狼的十大处事哲学
六、表里如一 狼也想当一个善良的动物,但狼知道自己的胃里只能消化肉,所以狼唯一能做的只有干干净净的吃掉每次食物,有些自认为善良的动物却总在酒店饭庄做一些不是太"善良"的事.
七、知己知彼 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时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他,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八、狼亦钟情公狼会在母狼怀孕后,一直保护母狼,直到小狼能独立生活.
九、授狼以渔 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他,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有当羊.
十、自由可贵 狼不会为了嗟来之食而不顾尊严的在主人面前摇头晃尾.因为狼知道,决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所以狼有时也会独自哼哼自由歌.
词曲:齐秦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
歌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63届奥斯卡获奖影片
与狼共舞
课外拓展
1.查词典和其他有关资料,积累与狼有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中西方),并据此收集的资料,概括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2.查阅“狼”的相关资料,阅读有关“狼”的作品。
3.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狼”为题,写一篇短文。
推荐作品: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另外两篇
毕淑敏《母狼的智慧》 肖潇《母爱的较量》
贾平凹《怀念狼》 蔡振兴《夜遇狼狈》
尹晓波《生死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