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1.1-1.5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
2.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蒸馏水 D.氢氧化钠溶液
3.杭州全城旅游经久不衰,游客在豆腐工坊、绿茶工坊、红糖工坊、白酒工坊游玩。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磨碎豆子 B.采摘茶叶 C.压榨甘蔗 D.酿制米酒
4.将一定量的某盐酸加水充分稀释,所得溶液的pH( )
A.一定等于 7 B.一定大于 7 C.一定小于 7 D.一定等于 0
5.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在这个转化中参与了化学反应
6.小宁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发现滴入盛有NaOH 溶液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不可行的是
A.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B.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 小于7
C.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D.滴入MgCl2 溶液无白色沉淀出现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8.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氢氧化铜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9.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0.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B.M点时甲曲线的烧杯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
C.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
D.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11.下列实验或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汽的是(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口见到大量白雾
B.冬天人们讲话时出现“白汽”
C.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潮解
D.舞台上撒干冰,出现云雾腾腾的效果
12.向盛有100.0g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NaOH溶液,烧杯中沉淀质量与滴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NaOH溶液前,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m1﹣m2=19.6
C.原混合溶液中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为40:49
D.取a点对应溶液,滴加稀H2SO4,不能立即出现白色浑浊
13.向一定质量的Mg(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a克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不饱和的滤液和滤渣,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a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①滤渣中可能有铜
②向滤渣中加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③滤液中一定有Mg(NO3)2、Zn(NO3)2和Fe(NO3)2,可能有Cu(NO3)2
④若忽略过滤操作中溶液损失,滤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原混合溶液溶质的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 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符合的是( )
A.加水稀释NaOH溶液
B.加热分解KMnO4固体
C.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D.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OH溶液
二、填空题
16.有下列几种物质:①氢氧化钠固体②纯碱③盐酸④熟石灰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里:
(1)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
(2)能用来干燥氧气的物质是 。
17.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的“ ”“ ”“ ”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填写离子符号)。
18.科学促进社会进步。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安全、无毒、绿色环保。
(1)ClO2在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为:2ClO2+X=HClO2+HClO3,则X的化学式为 。
(2)许多发达国家水厂均采用ClO2来进行水的消毒,下列证据中属于支持使用ClO2来进行水消毒的有 (可多选)。
A.对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B.不会与有机物反应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C.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D.受温度等因素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一致
E.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值为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19.选择H、O、S、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可做干燥剂的一种酸 。
(2)一种可溶的钾盐 。
(3)常见的一种碱 。
(4)污染大气的氧化物 。
20.某澄清溶液的溶质由HCl、H2SO4、MgCl2、CuCl2 、NaNO3五种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直到沉淀不再产生。
将混合液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溶液,沉淀全部溶解后溶液呈现蓝色。根据以上实验推测,你认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该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有 种。
21.实验室用水吸收HCl气体时,若用导管直接将HCl气体通入水中,由于它溶解快、溶解度大,会造成导管内外压强差,形成倒吸(如图1),带来实验安全问题。图2装置用水吸收HCl气体时,可以防止发生倒吸。
(1)结合图2装置中液体分层情况,可得液体A的密度 水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用图2装置吸收HCI气体可以防止发生倒吸,请分析选择的液体A还应该具有 的性质。
三、解答题
22.现有16gFe2O3和Cu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100g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15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再改变。试计算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3.举重前运动员常常会抓一把“镁粉”在手里搓,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只含有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某兴趣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分别取4.2克MgO、Mg(OH)2,MgCO3和“镁粉”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四种固体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如表所示,且烧杯③和烧杯④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请结合实验现象和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MgO Mg(OH)2 MgCO3 “镁粉”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克 121.8 m 58.0 61.9
(1)烧杯③中产生的气体是 。
(2)“镁粉”中不只含有MgCO3一种物质,理由是 。
(3)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24.小惠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 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 26.5%的碳酸钠溶液, 出现气泡,滴加至 10g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 5g(如图所示)。
(1)10g 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 g。
(2)图中的 a 点数值是 。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通过计算说明,图中的 b 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四、实验探究题
25.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向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锌至反应完全。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如图的“”“〇”“●”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离子符号)
26.为了探究NaOH的化学性质,小科将浓CuSO4溶液逐滴滴入过量的浓NaOH溶液中,滴入1-6滴CuSO4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继续滴加3滴CuSO4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振荡后沉淀不消失,但沉淀很快变黑。实验中为何出现了异常现象 小科查找资料:Cu(OH)2在室温下稳定,在70℃~80℃时可分解生成CuO。于是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沉淀不消失
② 1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
2号试管蓝色固体不消失
3号试管蓝色固体减少
4号试管蓝色固体消失,溶液呈亮蓝色
(1)实验①基于的假设是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但实验现象不支持假设;实验②基于的假设是 ,且实验现象支持假设。
(2)根据实验现象 ,可知浓CuSO4溶液与浓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欲用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制备稳定的Cu(OH)2蓝色沉淀,需考虑的因素有 、 (写出两点)。
27.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
①在2支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里分别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试管里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1-3中。
②用pH试纸试验,氢氧化钠溶液能使pH试纸呈什么颜色?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1-3中。
③用澄清石灰水重复上述实验,观察产生的现象是否相同?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1-3中。
表1-3记录表
试液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实验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D
15.【答案】D
16.【答案】(1)③
(2)①
17.【答案】(1)Zn+H2SO4=ZnSO4+H2↑
(2)SO42-
18.【答案】(1)H2O
(2)B;D;E
19.【答案】(1)H2SO4
(2)K2SO4或KHSO4
(3)KOH
(4)SO2或SO3
20.【答案】H+、Cu2+;四
21.【答案】(1)大于
(2)不易溶解HCl气体,不与HCl气体反应
22.【答案】解析:设100g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由Na+和SO42-之间的关系得: H2SO4~2NaOH 98 80 x 150 g×16% x=(98×150×16%)g/80=29.4g H2SO4%=29.4g/100g×100%=29.4% 答案: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4%
23.【答案】(1)CO2
(2)相等质量的“镁粉”和MgCO3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不同
(3)解:设与MgCO3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与Mg(OH)2反应的HCl的质量为y
MgCO3+ 2HCl=MgCl2+CO2↑+H2O
84 73
4.2g x
X=3.65g
HCl%=
Mg(OH)2+ 2HCl=MgCl2+2H2O
58 73
4.2 y
Y=5.286g
M=
24.【答案】(1)2.65
(2)1.1
(3)HCl、CaCl2
(4)设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y。
CaCl2+ Na2CO3=2NaCl+ CaCO3↓
106 100
y 5g
y=5.3g
溶液质量为 =20g,则b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为20g+10g=30g
25.【答案】(1)Zn+H2SO4 =ZnSO4 +H2↑
(2)SO
26.【答案】(1)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NaOH浓溶液中
(2)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固体
(3)溶液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是否过量 (合理即可)
27.【答案】
试液 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钠溶液 红色 蓝色 蓝色
澄清石灰水 红色 蓝色 蓝色
;碱溶液遇酚酞变红的,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pH试纸遇碱溶液变蓝色的;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