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诗三首:题西林壁》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诗三首:题西林壁》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23 08: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三首: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主题 《题西林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组词认识整体认读音节“缘”,了解“缘”的古今异义,会写“题、侧、峰、庐、缘”等5个生字。 2.通过补充诗中所描绘的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以及引导学生想象、描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庐山所看到的山的不同形态,深入理解写景诗句。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感悟哲理与他们熟悉的情境建立联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朴素哲理。
【评价任务】 1.通过诵读、组词认识整体认读音节“缘”,了解“缘”的古今异义,会写“题、侧、峰、庐、缘”等5个生字(目标1) 2.能通过补充诗中所描绘的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能想象、描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庐山所看到的山的不同形态,深入理解写景诗句;(目标2)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感悟哲理与他们熟悉的情境建立联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朴素哲理。 (目标3)
【学习内容】 《题西林壁》和《雪梅》两首诗与《暮江吟》相比,内容主题有所不同,《暮江吟》是纯粹的写景诗,《题西林壁》和《雪梅》虽然也写了具体景象,但主题落在了明理上,与充满感性的《暮江吟》相比,后两首诗就显得尤为理性了。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提到庐山,我们会联想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李白来到庐山,看到雄伟壮丽的瀑布奇观,写下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奇崛瑰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驰骋想象和对祖国秀丽山川的赞叹,是诗人情感的迸涌,同样是庐山之游,苏轼面对庐山美景,却没有把笔墨放在精心刻画庐山景色的优美上,而是融理于景,情理相融,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审视和思考,充溢着哲学情味。 “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是南北走向的山脉,“横看”就是从东西两面看,“侧”是指从南北两面看,“岭”是指顶部有路可通的山,“峰”是指高而尖的山头。这一诗句的意思是:从东西两面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南北两面侧着端详,庐山是一座座奇峰相连。 “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同,观景的角度不同,不管是远看、近看、俯看、仰望,都可以欣赏到庐山的美景,而且每处景色各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每个角度的庐山面貌都各不相同,导致诗人无法真正认识庐山的“真面目”,究其原因,是因为诗人正身处于这座山中,终究无法“窥一斑而视全豹”。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想要揭示的道理是:由于人们所在的位置不同,看客观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必不可少,想要认识事物的全貌或本质,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寓理于景,情理交融,学这类诗需要在“景”与“理”之间,“事”与“理”之间铺设桥梁,根据这一目标,可以设计两个学习活动:一个是通过补充诗中所描绘的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以及引导学生想象、描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庐山所看到的山的不同形态,使庐山的各种形态跃然纸上,为后半句哲理诗句的理解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另一个是联系生活实际,将感悟哲理与他们熟悉的情境建立联系,比如说教学楼,身在教学楼里的我们,由于其他物体的遮挡,无法看到教学楼的整体外形,而站在教学楼外面时,我们也会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见到的形状也不一样。有了“教学楼”的体验,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叹了,通过这两个活动,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也就呼之欲出了。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在学习语言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 定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阅读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会边读边想,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语文的兴趣浓厚。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真、假、美、丑的辨别十分有限的,加上他们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文章的魅力。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诵读古诗 整体感知(指向目标1)1、(1)自主诵读诗题,结合注释读出停顿。 (2)书写“题”和“壁” 2. 诵读古诗,感知诗意。 (1) 自主诵读古诗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字正腔圆;第二遍读出节奏。 (2)听示范朗读 (3) 听读模仿,读出韵味,交流展示。1. 揭示诗题,指导书写。 (2) 检查诵读结果,解释停顿原因。 (3) 指导书写“题”和“壁”,根据会意字特点,提醒“壁”下面是“土”。 2. 诵读古诗,感知诗意。 (1)引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节奏。 (2) 播放阿雷吟诵讲堂《题西林壁》,听示范朗读。 提示:引导学生边听边用符号表示古诗中的停顿和连读,说说范读带给自己的感觉;引导学生发现“看”读一声,了解平起七言绝句。 认识整体认读音节“缘”,了解“缘”的古今异义,会写“题、侧、峰、庐、缘”等5个生字活动意图说明:古诗节奏分明,合辙押韵,诵读是古诗教学最根本的策略,诵读需要顺应学情,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意。通过示范朗读、谈听读感受、听读模仿等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诗境,读出韵味。环节二:多种方法 理解诗意(指向目标2)借助图示,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读懂诗人表达的意图 (1) 利用“∧”图示描绘“岭”和“峰”的形状,用自己的话说说“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 (2) 结合“岭”和“峰”的图片,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 借助图示,理解诗意。 导语:请大家再次诵读古诗,结合注释,一行行地读,一行行地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读懂诗人想要表达什么? (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的图示表示“岭”和“峰”的形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比如从横向看过去,庐山是层层叠叠的山岭;从侧面端详,庐山是一座座奇峰相连。 (2)出示“岭”和“峰”的图片,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进一步理解诗句意思。能通过补充诗中所描绘的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的图片。活动意图说明:“岭”和“峰”是学生理解诗意的“阻滞点”,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和图示,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直观形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内容,并通过诵读,深入理解诗句意思。环节三:想象诗句画面,感受诗歌意境(指向目标2)2. 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的理解。 (2)结合图片,发挥想象,运用“他远望庐山......近观庐山......从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的句式说说对“各不同”的理解。 (3)结合图片,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2. 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发挥想象,运用“他远望庐山......近观庐山......从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的句式说说对“各不同”的理解。 (3)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能想象、描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庐山所看到的山的不同形态,深入理解写景诗句。活动意图说明: 在初步感知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诗句空白处发挥想象,通过想象补充扩展画面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句式描述画面内容,进一步理解诗句内容,为后面感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哲学道理做铺垫。
环节四:联系生活 探究诗理(指向目标3)1. 联系上下文,感知诗理。 (1)通过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后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庐山三维实景图,质疑从哪个角度看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3)班内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2. 联系生活,探究诗理。 (1)结合生活,提出问题,交流讨论。 (2)小组交流讨论类似事例,迁移运用诗理。 3. 诵读古诗,熟读成诵,默写古诗。1. 联系上下文,感知诗理。 引导学生利用三维实景图,身临其境地观察庐山,引发学生思考:到底站在什么位置,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3)班内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2. 联系生活,探究诗理。 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我们现在坐在教室里,能看清楚教学楼的全貌吗?班内交流讨论,总结观点。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感悟哲理与他们熟悉的情境建立联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朴素哲理。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哲理诗 寓理于景 诗化生活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解释下列词语
题: 缘:
根据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前两句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处在 、 、
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睹清。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3、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夏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