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东台实验中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图形的旋转(东台实验中学)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9-21 19:45:00

文档简介


执教:东台市实验中学 杨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旋转及相关概念,知道旋转的性质,掌握作图的技能。
(2)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体会旋转的性质。
(3)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讲解增加孩子们的爱国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观,渗透数学生活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旋转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
难点:旋转的性质的理解及利用性质来解决作图的问题。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通过“问题情境——自主探究——操作探索活动——拓展应用”的模式展开,首先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探索,得出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对于本节的难点——旋转图形的形成过程,则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效果,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之上,让他们直观地看到形成过程,自然地突破了难点,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自然掌握了作图的技能。
四、学习过程
㈠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
师:有谁知道刚才视频中的物体是什么?
生:是风车。
师:那么谁知道风车有什么用处?
生:是用来发电的。
师:我们知道风力发电是一种节约环保的新型能源,风车通过转动来发电。前不久,我们盐城东台刚刚落成了全国最大的一个风力发电项目,为我国的新能源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普通家庭的生活。图片中的汽车是我们盐城生产的东风悦达起亚轿车。我们知道汽车是通过方向盘的转动来控制行驶的方向。
师:炎炎夏日中,电风扇通过转动来产生风,从而使大家有凉爽的感觉。商场中各式各样的钟表通过指针的转动来记录时间。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一天风车、方向盘、电风扇、钟表,它们都停止了转动,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吗?
生:会。
师:那么在它们的转动过程中包含了许多数学知识。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旋转。(写标题)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除了平移、轴对称变换等图形变换之外,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着转动现象,从而产生对这种变换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欲望,同时引入课题“图形的旋转”。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观念。
(二)结合实例 探究新课
( 1 ) 建立旋转的相关概念
师:首先请大家思考,上面动画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让学生同桌讨论)
生:(1)都绕着某一点旋转;(2)都沿某一方向旋转一定角度。
师:我们把具有以上两个特征的图形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师:我们要描述一个图形的旋转,你们认为需要交代哪些要素?
生:需要知道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这三个要素。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本环节学生先独立尝试,再同学之间讨论交流、总结,在此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随后,给出旋转的定义:“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意味着图形上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结合定义进行强化练习
由第三个练习让学生归纳出: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练习结束后让学生再列举出生活中的其它旋转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融会贯通
(2)探究旋转的性质
活动一
1 . 将直角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的位置,画出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旋转前后三角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有没有变化? 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 你发现了什么?
2.如图,在硬纸板上,挖出一个三角形ABC,再挖一个小洞O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形(△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 ′ B′ C ′),移开硬纸板。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哪些发生了改变?哪些没有发生改变?
量一量线段OA与线段O A ′,OB与O′B,OC与O′C的长度, 度量∠AOA′、∠BOB′、∠COC′的度数, 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
课件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同时以问题为导引,逐步对旋转的性质进行探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性质:旋转前、旋转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
经历对旋转图形的涵义和性质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后,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层次,激发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来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3)活用新知 解决问题
活动二
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
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发现性质后利用画出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旋转作图导入,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让学生一起观看动画演示,体会其中的道理和作图的步骤,然后由学生自己作图并进行交流,最后一起观看动画演示,达到学生掌握图形的旋转的实质。
(三)总结反思
问题1: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在学生自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点拔:
①知道了旋转的概念.
②明白了旋转的基本性质.
③学会了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④肯定学生在课堂中合作交流意识和良好的反思习惯,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继续发扬.
[设计意图]:
围绕三个问题,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设计使得学生在一节课积极、热烈的探究、合作学习之余,有一点时间静下心来默默地反思自己,使自己对知识有一个沉淀、吸收的过程,这样小结显然要比简单的堆积知识点对培养学生能力更有利.实际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谈出自己的想法、收获以及自己还存在的困惑,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
设计目的是通过画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计本环节对于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螺旋上升,达到较高要求;第二,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实际——理论——实际的过程,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教师寄语:
我们知道图形在旋转时,自身的形状与大小是不会变化的,其实生活亦然,当你为生活的山重水复而愁眉苦脸时,不妨旋转一个角度看世界,相信你会收获一个柳暗花明的美好心情.祝各位同学每天都有好心情.
课件26张PPT。 图形的旋转东台市实验中学 杨晨风力发电是一种节约环保的新能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越来越多的走进普通家庭的生活 上面动画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我的问题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 _____旋转__________,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一定的角度定点我的问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我的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我的问题 如图,△DOE是△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所得的点B的对应点是_____;
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___;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
∠A的对应角是_____;
∠B的对应角是_____;
旋转中心是_____;旋转的角度是______.我的问题 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除了前面的旋转事例,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其它旋转的例子吗?
我的问题 △ABC绕点C旋转一定角度,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1)△ABC与旋转后所成的△A'B'C全等吗?(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吗?(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吗?
我的探索 如果旋转中心在△ABC外,在这个旋转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1)△ABC与旋转后所成的△A'B'C'全等吗?(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吗?(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吗?
我的探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我的探索 ☆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AD上一点,将△CDE逆时针旋转后得到△CBM.BCM⑴旋转中心是哪一点?⑵旋转了多少度?⑶如连结EM,那么△CEM是怎样的三角形?我的探索动手画一画1.画出将点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0后的点A′.AOA′AOA′M(1)定方向(2)定距离我的思考线段A’B’就是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后的对应线段。A'B'BAODC 2.已知线段AB和点O,画出AB绕点O逆时针旋转100°后的图形。⑴.连结OA⑵.画∠AOC=100°,在OC上截取OA'=OA⑷.画∠BOD=100°,在OD上截取OB'=OB⑶.连结OB⑸.连结A’B’
我的思考 3.(1)如图,画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对应三角形;⑵如果点D是AC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D旋转到什么位置?请在图中将点D的对应点
D′表示出来.(3)如果AD=1cm,那么点D旋转过的路径是多少?
我的思考 将等边△ABC绕着点A按某个方向旋转400后得到△ADE
(点B与点D是对应点),则∠BAE的度数为_____. 如图,如果正方形CDEF旋转后能与正方形ABCD重合,那么图形所在的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共有______个. 拓展与 如图,如果正方形EFGH旋转后能与正方形ABCD重合,那么图形所在的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共有______个. 变式1 如图,如果长方形CDEF旋转后能与长方形ABCD重合,那么图形所在的平面上可以作为旋转中心的点共有____个. 变式2大家一起来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请设计一个绕一点旋转600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 试一试课后活动
我们知道图形在旋转时,自身的形状与大小是不会变化的,其实生活亦然,当你为生活的山重水复而愁眉苦脸时,不妨旋转一个角度看世界,相信你会收获一个柳暗花明的美好心情.祝各位同学每天都有好心情.教师寄语: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东台市实验中学 杨晨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图形的旋转》
教材及其地位与学生分析
它是苏科版实验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七年级已学过平移和八年级学过的轴对称的基础的后续学习内容,又是本章学习四边形的必要准备。还是学生掌握了两种图形变换后的一种新的图形变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会更完整,也会为后面学习中心对称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其基本性质。
能力技巧目标:①在发现探索过程中完成旋转这一图形变换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能力。
②会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图形的旋转变化所蕴含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图形旋转的性质的形成与应用。
难点:对图形进行旋转变换。
教学方法及过程
我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动态变化的刺激物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在新课开始时让学生欣赏一组动画片。由于这些动画片都是学生身边随处可见的,学生对它们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对老师的提问: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为什么人们特别偏爱它们?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观察抽象,形成概念
(三)实验操作,探究性质
(四)变式训练,形成能力
(五)反思交流,归纳内化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