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屈 原 列 传
——司马迁
教材
解读少拓展
知人论世
1.关于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 学家。他才华过人,首创纪传体,编写首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他又命运坎坷,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下狱受腐刑。获赦 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最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润饰。 《史记》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教材
解读少拓展
础教育精品
知人论世
2.了解背景
课文节选自《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概是因为 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 》,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 节)。《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现已知的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 早、最完整的文献。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我们了解的屈原
1.基本信息: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出生于贵族家庭,知 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曾任楚国左徒,后因小人谗言离间, 被长期流放,晚年看到楚国前途无望,抱石自沉汨罗江殉国。
2.文学成就:创造了“楚辞”这种文体,长篇抒情诗《离骚》是中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此外还有《招魂》《天问》等代表作品。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我们了解的屈原
3.形象:正直高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4.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老百姓在 表达对屈原的纪念。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 木期楚国人 ,楚武王熊通之 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 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 他 被 列 为 世 界 四 大 文 化 名 人 之一。 (波兰哥白尼、英国 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印象
屈原
f 的 为
之
屈 原
com
教材
解读拓展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
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
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 千百年来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作 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创作了《 离 骚》、《天问》、《九歌》、《招 魂》、《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 是 中 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 义的政治抒情诗。
伟大的诗人
教材
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 解读9拓展
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
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
开创的新诗体——楚辞,楚辞:
“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
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具有浓厚的
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玄区 ,所 以也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 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 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 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
彩 .《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
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地方色彩。
教材
解读少拓展
[相关常识]
“楚辞”与《楚辞》
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 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 为“骚体”。
《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 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 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为 : 担 任左徒:战国时楚国特有的官名,中 原诸侯国无。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 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史记载春申君与屈原曾任 左徒。
闻,动 → 名 ,学 识 。志,记。
博闻强志,亦作“博闻强识”、“博闻强记”。 是指知识广博,长于记忆(记忆力强)。
明于,娴于 :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于治乱明,
于辞令娴 明 :明白,通晓。 娴:熟练,熟 悉
入:名→状,对朝庭内。出 :名→状,对外。
遇:对待
图:谋划计议 宾客:各国来使 任:信任。
屈原者,名平, 楚之同姓也。(判) 为楚怀王左徒。博 闻强志,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入 则与 王图议国事,以出 号 令 ;出则接遇宾 客,应对诸侯。王 甚任之。
教材
解读少拓展
相关知识
· 上古时代的姓和氏
· 上古时代,姓和民是有区刷是人幽生于就有,用来“别婚 姻”;由于人口繁衍, 一个氏族分为若干分支,它们的称号就是氏, 用来“明贵贱”。本文中“楚之同姓”的注释中的“屈、景、昭”都 是氏。有关资料表明,楚王的祖先姓“芈”(mǐ),氏是“熊”,屈原的 祖先熊瑕,封于屈地,就以封邑“屈”为氏,屈原担任的三闾大夫就 是管理“屈、景、昭”这三个氏的官职。除了以封邑为氏外,氏的来 源还有官职(如司马、尹、史)、职业(如巫、卜、陶)、居住地(如西门、
东郭、百里)、景物(如柳、云、杨)、动物(如马、牛、熊)、国号(如鲁、 赵、秦)、祖先的谥号(如文、武、景)、祖先的爵位(如王、侯、公孙)、
祖先的字(如孟孙、叔孙、季孙)、祖先的号(如轩氏、高阳氏)等。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害其能:嫉妒屈原的贤能。害 作“患”讲,这是嫉妒的意思。 造为宪 令 :制订国家的法令。
属( z hǔ):撰写。
夺之:强取为己有。
与:同意,允许。
因:于是趁机
谗:说某人坏话,诋毁。
伐:自夸,炫耀。
疏:疏远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 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 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 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 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 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 也。”王怒而疏屈平。
教材
解读少拓展
虞:痛心 听:动作名,听觉,听力
聪:明察 谗谄:说好人 的坏话,谄媚国君题作名,说好人的坏话,
谄媚国君的人 邪圃:形作省,邪恶小人
害:妨害 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
正直的人幽: 深 沉 作: 写 ,创作
离忧:遭遇忧愁,离同“罹”,遭遇
穷:处境困难
反:同“返”返回,文章有追念的意思 本,根本。
惨怛:忧伤,悲痛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 也 ,邪 曲之害 公也,①方正之不容也 ( 被 ),故忧愁幽思而作 离骚。②离骚者,犹离忧 也(判)。1/③夫天者, 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 本也(判)。人穷则反本 故劳苦倦 极,未尝不呼天 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 父母也。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正道直行:屈平使(自己 的 )道德端正,使(自己
的)品行正直
间:离间
见:表被动,被
盖:大概
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被 ),能无怨乎 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教材
解读拓展
淫:过度,无节制
怨诽:怨愤发牢骚 署:像
上 /下:往远处/往近处 剩:讽刺
朗:形容词作动词,阐明
广崇:广大崇高 条 贯:条理
靡:无
见:同“现”,表现
《国风》好色而 不淫,《小雅》怨诽 而不乱。若《离骚》 者,可谓兼之矣。上 称帝喾,下道齐桓, 中述汤、武,以刺世 事。明 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
见 。
约 :简约 微:含蓄隐晦
指 :同“旨”,旨意
举类迩:列举的事物浅近_ 类 :事物;迩 :近 见 :同“现”
称 :称许 濯、淖、污、泥:“污浊”
单 蜕 :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 秽:形 容 词作名词,污浊环境 状语后置,蝉于浊秽蜕
获 :辱,这里指被辱 滋:黑 然:洁净的样子
泥:同“涅”,指可做黑色染料的矾石,这 里指“染黑、玷污”滓 :污染
雅:推赞,推许 虽 :即使
其 文约,其辞微 , 其志洁,其行廉,其称 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 迩而见义远。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其行廉, 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 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 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 滓者也。推此 志 也 ,虽 与日月争光可也。
教材
解读少拓展
细: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假:攻打 愿: 同“ 纵”,合纵,联合抗秦
丛亲:合纵亲善
愚:担心 递 :同“佯”,假装 圈 :离开 “厚市 ”,是指丰厚的礼物,“币 ”,礼物。
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委质 ”,向君主献礼,表示献身。
委:呈现质:同“贽”,见面礼
诚:果真 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
遂 :于是,就
使使如秦受地:使:派遣使:使者 如:到受:接受
诈:欺骗
屈平既绌 ( 被 ), 其 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 亲,惠王患之,乃令张 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 楚,曰:“秦甚憎齐, 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 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 百里。”楚怀王贪而信 张仪,遂绝齐,使使如 秦受地。张仪诈之曰: “仪与王约六里,不闻 六百里。”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兴:发动师:军队
发 :派遣
乃:于是 悉:全部
自:从
竟:终究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 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 之 ,大破楚师于丹、淅(状
后 ),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句 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 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 田(状后)。魏闻之,袭楚至 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 怒不救楚,楚大困。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明年 :第二年与 :给以 :用 和:
讲和
目 :快意,心 里舒服
当:抵挡姻:到 因:趁机用事: 当权
设诡耀:说假话
宽 :居然 复: 又一次
释 :放走是时: 这时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 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 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 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平既疏(被),不复在位, 使于齐,顾 反,谏怀王曰:“何 不杀张仪 ”怀王悔,追张仪不 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 杀其将唐眛。
顾反:回来。顾 ,还。反 ,同“返”
教材
解读拓展
婚 :名作动,通婚,结为儿女亲家。
秦,虎狼之国:判虎狼:名作状,像虎 狼
毋: 不 稚 子 :小儿子
奈 何 ,表示疑问的固定形式,译为“怎
么”。绝,断绝。欢,在这里指两国
间的友好关系:怎么能断绝和秦国的友 好关系呢
靡:最终困:趁机以:凭借。以之求 割地,省略之
昕 :答应
: 逃 跑
是:奔向内:同“纳”:到
寬:终于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 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国, 不可信,
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 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 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 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
赵不内。复之秦 ,竟死于秦 (状后)而归葬。
教材
解读拓展
以:用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 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楚左尹项伯者”, 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
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 县尹等。
状语后置,楚人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既咎子兰
智:归罪,责怪 媛 :憎恨
虽:即使 系心:惦记,挂心 翼:希望 : 都 一 概 “一如既往”
存:思念
反覆:回归,覆:翻转过来
志:意愿
长子顷襄王立, 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盟人既咎子兰以劝不
重入秦而不反也。 屈 平既嫉之 ,虽放流
(被),眷顾楚国,
系心怀王,不忘欲反。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 一改也。其存君兴国 而欲反覆之,一篇之 中,三致志焉。
图:终究反:同“返”
以此:由此
无 :无论肖:贤能 区 :来
忠:形容词作名词,忠诚之人
宾语前置,莫不欲求忠以为自,举贤以佐自
:使……灭亡;破:使……破败
圣 君 :圣明的君主
治国:安定太平的国家
相随属:接连出现
累世:多个时代。 所 谓:所认为的
然终无可奈何,故 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 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 愚、智、贤、不肖,莫 不欲求惠以自为,举贤
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 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 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 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也。
教材
解读少拓展
队:因为
分:资质
于 :表被动
内、外: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 外
疏:疏远;信:信任
亡:使……灭亡
客: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
为:被
张 仪 。 ( 极 )疏屈平而
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 其六郡,
身客死于秦,为 天下 笑
(被), 此不知人之祸 也 ( 判 ) 。
敌肉惑与郑袖,外欺于
怀王图不知忠臣之分,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教材
解读拓展
使:指使
短:形作动,诋毁,说坏话
状语后置,使上官大夫于顷襄王短屈 原
迁:放逐
令尹子兰听说屈原愤恨他的话后很生气,最 终派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顷襄王很 恼怒,把屈原放逐了。
令尹子兰闻之,大 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顷襄土。顷襄 王怒而迁之。
被:同“披”
颜色:(古)脸色;(今)色彩
形容:外貌、模样。形:身形;容:面容
是 以:因 此 见,表被动。①被动句:因此被放逐
②不凝滞于物:不为事物所拘束(于:被)
:吃
啜:喝
见,表被动。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 吟泽畔,颜色憔 悴 ,形 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 曰 :“ 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 :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 以见放。 ”渔父曰:
“夫圣人者 ,不凝滞于 物,而能与世推移。举 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 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 不哺其糟而啜其离 何 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 放为 ”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困:洗头
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
溶 :洗澡
察察:洁净的样子
反液:浑浊的样子
定语后置,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者
乎
常流:即“长流”,指长江
皓 皓:皎洁的样子
温蠖:尘垢
屈 原 曰 :“ 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 冠,新浴者 必振衣。人又谁能
之察 察 义
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 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 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 蠖乎 ”乃作《怀沙》 之赋。于是怀 石,遂自 投汨罗以死。
教材
解读少拓展
身者
之徒者:这一班人
辞:文辞,这里指文学
以 : 凭
见:表被动
祖:名作动,效法
从容辞令:说话得体,善于应对。
终:始终
目: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祖:名作动,效法,模仿
终:始终 宽:终于
为,表被动
屈原既死之后,楚 有宋玉、唐勒、景差之 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 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辞令,终莫敢直谏。其 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 为秦所灭。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圈:痛惜 圈:志趣
固:到某地去
未 尝 :不曾
图:诧异
以:凭借
游:游走
而:表转折,却
若是:像这样
爽然自失:茫然若有
太史公曰:“余 读《离骚》、 《天 问 》 《招魂》
《哀郢》, 悲 其 志 。
适长沙,过屈原所自 沉渊,未 尝不垂涕,
想见其为人。及见贾 生吊之,又怪屈原以 彼其材,游诸侯,何 国不容,而自 令若是! 读《服鸟赋》,同 死 生,轻去就,又爽然
自失矣。
95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精神 是文化 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
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 脊梁。
十九年;心存汉社稷,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胡节不辱!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雪地又冰天,苦守
解读少拓展
教材
教材
问题一:文言文的判断句式有什么特点 解读拓展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 判断的句子。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动词“是”作述语,例 如“我们是中国人”。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很不相同,一般 不用判断动词作述语,而是基本上用名词性成分作谓语,用判断句式 本身来表达判断,并且多用句末语气词“也”来协助表达判断。例如 本文中的一些判断句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天者,人之始也。
秦,虎狼之国。
此不知人之祸也。
类型
例句
1.“......者,....也”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 “者”“者也”句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3. “也”字句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劝学》)
4.无标志句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5. “为”字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6.用“乃、即、则、皆 ”等副词表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 “是”字句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一般来说,文言文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类型:
教材
解读少拓展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不带标记的被动句,即单
纯在意义上表示被动的被动句,另一种是市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不 带标记的被动句古今汉语都很普遍,带有标记的被动句古今之间具有 很大的差异。
在不带标记的被动句里,动词不借助任何专门表示被动意义的词 语,自身就可以直接表示被动意义。
而带有标记的被动句,不仅在意义上是被动的,而且在形式上也 有自己独特的标记,构成了被动句型。现代汉语多以“被”作为被动 句的标记,古代汉语里有标记的被动句十分丰富。
问题二:文言文的被动句式有什么特点
教材
解读拓展
教材
解读少拓展
本文中的被动句也多为带有标记的被动句:
“见”十动词,“被”十动词
“为”十动词
“见”十动词
动词十“于”
“为.....所.....”
“见”十动词
动词十“于”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而自令见放为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是以见放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