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23 13:5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2)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独特性,树立制度自信,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艰难的“共和”之路

共和的缔造与破坏
——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缔造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3)
(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孙中山就任仪式油画
◎大总统誓词
◎五色旗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②内容及原则:
材料1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总揽行政事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之,行使司法权。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辅佐临时大总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阅读《临时约法》条文,指出体现了哪些民主共和特点?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评价:
参议院
总 统
总理内阁
法 院
参议院多数党
经参议院同意任免
选举 弹劾
对参议院立法有一次否决权
经参议院同意任命
立法权
司法权
行政权
A.积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B.局限: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职权不明,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破坏共和:北洋政府时期(1912.3-1928)
(1)开始:
(2)发展:
1912.8国民党成立,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3)转折:
“宋案”发生,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但很快被镇压
——教材14页历史纵横
(4)失败: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强迫国民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就任正式大总统后,袁世凯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为各党派、团体的建立创造了制度环境。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第一阶段:政党政治的尝试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北洋军阀割据形势图
第二阶段:复辟帝制
(1)形成:
(2)结果:
(3)影响:
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帝制之路。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
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的反对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不久死去。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教材 15页思考点: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①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政党政治活跃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先进的中国人想通过议会政治实现资产阶级民主
③政党政治在民国初年获得了发展,国民党在当时是最具有革命性和影响力的大党
④中国的实权掌握在袁世凯等旧势力手中,他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使得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3.一党专政: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
(1)训政时期——颁布《训政纲领》
孙中山的“革命程序”论:经过军政 、训政 、宪政三个时期,最后做到“主权在民”
“军政”:通过武装革命彻底打倒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训政”:开启民智,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筹备地方自治。
“宪政”:地方已实行自治,进入“还政于民”的宪政民主时期。
内容:
①在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实质: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与民主共和、主权在民相背离
(2)宪政时期——1948年
①内容: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②实质: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材料4 1948年3月,“行宪国大”在南京召开,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在“戡乱时期”,总统“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定,为紧急处分”,而“动员戡乱时期之终止,由总统宣告”。……“临时条款”的通过,满足了蒋介石继续独揽大权、个人独裁的愿望。
——《中国近代史》
◎1948年5月20日,正副总统就职典礼
问题探究: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毛泽东选集》第2卷
中国民族资本在它积累的最高峰的时候,不过是七十多亿元(1936年币值),合二十亿美元,而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资本估计达四十二亿八千万美元,比民族资本大一倍以上。稍后,官僚资产阶级所积累的财产达一百到二百亿美元,比民族资本大四倍至九倍。”
——据于素云、张俊华《中国近代经济史》等整理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③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
④军阀控制政权

因地制宜的共和
——中国共产党的的制度探索
革命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
解放区
土地革命时期
全面抗战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学习聚焦: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级苏维埃政权
边区政府
行政区
二.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
①苏维埃政权建设: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②性质:
③意义:
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二.中共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工农民主专政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
①目的:
②政权建设: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实行“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③意义:
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 年满十八岁, 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及文化程度的差别,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学思之窗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
阅读材料,谈谈你对“三三制”原则的认识。
①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为争取团结各阶级抗战而采取的政权
 组织原则。
②突出体现了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和共产党人愿与党外人士实
 行民主合作的精神。
③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扩大了参政议政的群众
 基础,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上,中国共产党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而非建立苏维埃政权,主要是由政党的性质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的首要任务是团结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统一战线的性质,有利于调动一切抗日阶层共同联合抗日,对边区建设和抗战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P17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
意义: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①政权建设:设置行政区
先后建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意义:
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理论基础: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让位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课堂探究:比较中共在革命时期的制度建设
时期 制度建设 地区 意义
土地革命 时期 农村革命 根据地
抗日战争 时期 抗日 根据地
解放战争 时期 解放区
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苏维埃政权
边区政府、
参议会、
三三制原则
大行政区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开辟人民政权的重要实践,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定基础。

共和的确立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根三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②发展过程:
1949
1954
1957
1966-1976
1982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其正式建立的标志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文革”结束后逐渐恢复
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①概念: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2、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949
1956
1978
1982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进一步明确这一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并提出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理论与政策
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改革开放后
中共十二大
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
②过程:
①地位: 政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制度名称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国情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
中国特色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政党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合作)
西方情况 组织原则:三权分立制度 政党关系:执政党与在野党(竞争)
中国优势
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动员全体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
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速运转;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中国特色
时间 发展历程
1947 内蒙古自治区设立
1949 《共同纲领》的规定
1954 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1984 《民族区域自治法》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结合教材P20页,概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依照宪法和法律,由居民(村民)选举的成员组成居民(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1)确定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01
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02
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03
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