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中国的地形 (课时2)同步分层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中国的地形 (课时2)同步分层练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23 07:4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地形》同步练习课时2
【基础篇】
一、选择题
1.下列景观描述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水田连片,鱼米之乡”——华北平原
B.“地形崎岖,岩溶地表”——内蒙古高原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云贵高原
2.读图判断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
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4.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5.读沿32°N线中国地形剖面图(左图)和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右图),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B.山区面积广大,适宜发展种植业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阶梯落差大,便于发展东西交通
6.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能力篇】
读下列各省级行政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四川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
A.太行山 东北一西南走向 B.阴山 东西走向
C.大兴安岭 东北一西南走向 D.贺兰山 南北走向
10.下列选项中,描述字母A所在阶梯地表景观的是(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11.下列景观描述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水田连片,鱼米之乡”——华北平原
B.“地形崎岖,岩溶地表”——内蒙古高原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云贵高原
12.如图示意沿某条纬线绘制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阶梯海拔大约1000~2000米 B.乙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甲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 D.乙地黑土广布,沼泽遍布
山脉构成了省区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也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对四座山脉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a西侧相邻四川 B.山脉b东侧相邻陕西
C.山脉c西侧相邻江西 D.山脉d北侧相邻四川
14.山脉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脉a西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B.山脉b东侧是东北平原
C.山脉c西侧是云贵高原 D.山脉d北侧是塔里木盆地
【拔高篇】
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上图①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读“中国沿北纬36°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位于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A是(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北平原
读中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有关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B.②为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
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18.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东高西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②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多样化农业
④山区面积广,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单一,平原广阔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中高周低,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20.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四川盆地,属第二级阶梯
B.③为华北平原,属第三级阶梯
C.②为云贵高原,属第一级阶梯
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1.读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回答问题。
(1)有关A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是____。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平坦开阔,一望无垠 D.崎岖不平,岩溶广布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B ,C 。
(3)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山脉中,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4)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包括山地、 和比较崎岖的高原。
(5)我国各类地形面积中占比最多的是 ,把高原、山地和丘陵统称为 。
22.我国幅员广阔,自然环境差异大,不同的环境形成了多样的人文景观。图为30°N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及部分区域人文景观图片(图片①、图片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藏自治区面积辽阔,图中从噶尔到拉萨图上距离2.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约为 千米。
(2)沿30°N线由西向东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高原、 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种地形分布态势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是 。
(3)在图片①、②中任选一幅,解释图中的服饰或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步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C
【详解】“水田连片,鱼米之乡”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误;“地形崎岖,岩溶地表”描述的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B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正确;“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D错误;故选C。
2.A
【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 A正确;②为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B错误;③为青藏高原,位于横断山脉西侧,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C错误;④为黄土高原,D错误。故选A。
3.D 4.D
【解析】3.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可知,a是太行山脉,b是武夷山脉,c是昆仑山脉,d是巫山。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根据图中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山脉的位置及走向可知,a是位于山西省东部的太行山脉,太行山脉的东侧的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A错误;b是位于福建省西部的武夷山脉,武夷山脉的西侧是东南丘陵的一部分,B错误;c是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北侧是塔里木盆地,C错误;d是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巫山,巫山的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地形类型多样,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构成的“网格”当中,镶嵌着平原、丘陵、高原和盆地。
5.A
【详解】据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农业多种经营,A正确;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错误;地势阶梯落差大,便于发展水能,D错误。故选A。
6.A
【详解】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故A正确;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东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排除BCD,故选A。
【能力篇】
7.B 8.D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为山西,b为福建,c为西藏,d为湖北,与台湾省隔台湾海峡相望的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8.a山脉是太行山,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A项错误;b山脉是武夷山,位于东南丘陵地区,B项错误;c山脉是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C项错误;d山脉是巫山,巫山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项正确。所以选D。
9.C 10.B
【解析】9.读图分析,甲是大兴安岭,走向是东北一西南走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图中A是第一阶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地表景观的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正确;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是云贵高原的特点,A错误;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是东北平原的特点,C错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D错误;故选B。
11.C
【详解】“水田连片,鱼米之乡”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误;“地形崎岖,岩溶地表”描述的是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B错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描述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正确;“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D错误;故选C。
12.A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大约1000~2000米,A正确;乙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B错误;甲为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C错误;乙地为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黑土广布,沼泽遍布”的是东北平原,D错误。故选A。
13.C 14.D
【解析】13.由图可知,a是巫山,a西侧是重庆市,A错误;b是太行山脉,东侧是河北省,B错误;c是武夷山,西侧是江西省,C正确;d是昆仑山,d的北侧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错误;故选C。
14.由图可知,a是巫山,a西侧是四川盆地,A错误;b是太行山脉,东侧是华北平原,B错误;c是武夷山,西侧是东南丘陵,C错误;d是昆仑山,d的北侧是塔里木盆地,D正确;故选D。
【点睛】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拔高篇】
15.C
【解析】15.图中①高原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正确;“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是内蒙古高原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ABD错误。故选C。
16.A
【解析】16.读图分析,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A是黄土高原,A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BCD错误;故选A。
17.C 18.B
【解析】17.①地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且海拔低于四周,是四川盆地,属第二级阶梯,A错误;②地海拔约为6000米,应该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属第一级阶梯,B错误;③地海拔较低,且地势地平,距离海洋比较近,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C正确;④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C。
18.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山区面积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③正确,④错误。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来自太平洋的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地区,季风区面积广大。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河段落差大,使河流水能丰富,①错误,②正确,故选B。
【点睛】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的国家,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许多山脉成了我国著名的地理分界线。
19.B 20.A
【解析】19.由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由图可知,图中①为四川盆地,属第二级阶梯,故A正确;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故B错误;②为青藏高原,属第一级阶梯,故C错误;④为巫山,是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错误。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点睛】青藏高原构成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
21.(1)D
(2) 准噶尔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3)①
(4)丘陵
(5) 山地 山区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形图和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四大高原、地势阶梯分界线、地形类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A是云贵高原,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崎岖不平,岩溶广布;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特征;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特征;平坦开阔,一望无垠是内蒙古高原的特征。故选D。
(2)读图可知,B是准格尔盆地,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
(3)读图可知,①是大兴安岭,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②是秦岭,③是武夷山,②③都不是阶梯分界线。
(4)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且山区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在山区可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5)我国各类地形面积中占比最多的是山地,占比达到33%,把高原、山地和丘陵统称为山区。
22.(1)1100
(2) 青藏 四川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图片①:藏族服饰及其穿戴方式适宜青藏高原高寒、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特征。图片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水热资源充足,适宜喜温喜湿的水稻生长。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比例尺表明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从噶尔到拉萨图上距离2.2厘米,实际直线距离约为1100千米。
(2)读图可知,沿30°N线由西向东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种地形分布态势反映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3)图片①: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藏族服饰及其穿戴方式适宜青藏高原高寒、昼夜温差大的环境特征。图片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充足,适宜喜温喜湿的水稻生长。